深入推进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世界寿乡·富美蕉岭”持续打造乡村振兴新优势 啃下“三年硬任务” 实现乡村颜值内涵“双提升”
蓝坊镇峰口村峰桥溪韵,成为群众日常休闲之地。汪敬淼摄
三圳镇东岭村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村蝶变为一个极具特色的“精品村”。图为东岭村蓝坊肚战斗纪念园。汪敬淼摄
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羊岃村。
汪敬淼摄
九月的梅州蕉岭,弥漫着丰收的味道。
通往文福镇白湖村羊岃自然村的道路两旁,瓜果飘香,鲜花争艳。远处的客家民居,数位老人正在聊家常。“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我们休闲地方也多了,现在每天都有不少游客过来呢。”说起村里的变化,丘大叔乐呵呵地说。
无论是垃圾、污水和“厕所革命”环境整治第一场硬仗,还是点线面结合的美丽乡村示范打造,甚至特色精品村的优化升级,记者通过深入走访,切实感受到梅州蕉岭立足认真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决心和成效。该县通过立足“世界寿乡·富美蕉岭”总体定位,因地制宜抓“厕所革命”、干群合力抓“微改造”、深挖人文抓“特色精品”,全县越来越多的乡村颜值和内涵有了新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折射出一个客家山区小县持续打造乡村振兴新优势的内生动力。
●邱珂娜祝银清黄培强
因地制宜抓“厕所革命”提升村民幸福感
通过狭长的巷道,来到蕉城镇陂角村村民赖关胜的家中,廊道的尽头是他家新建的厕所,抽水马桶、蹲便器、洗手台、抽风机等基本设施一应俱全,墙和地面都铺上了瓷砖,干净卫生。
“现在上厕所又方便又卫生,再也不用刮风下雨还得跑出外面去上厕所。”赖关胜咧嘴笑着说,在没建厕所之前,大人小孩想方便都在百米外的露天旱厕中解决,特别是夏天的时候蚊蝇漫天飞,实在难以忍受。今年7月份,在镇、村的帮助下,他在房屋门前的廊道旁,利用闲置空间单独建了一座水泥浇筑的标准无害化厕所。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如今这样干净卫生的户厕在该县并不少见,去年以来,蕉岭县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厕所革命”。
“根据县出台的相关实施方案,之前没有达到无害化户厕标准的村民如果愿意主动改造,在县农业农村局实地勘察后,户厕改造达到标准后都会给予一定的补助。”蕉城镇人大主席王志说。
据悉,卫生户厕改造平均每户补助5000元,目前该县完成改造核查445户。通过加紧组织实施,将确保今年年底前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推进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是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千家万户,从简陋脏乱的旱厕到如今干净方便的无害化厕所,如火如荼开展的“厕所革命”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现在很多家庭的条件变好了,大家开始注重卫生,知道要进行厕所改造,村民们都很支持。”王志说。
时值九月,天气依然炎热,在蕉岭镇陂角村,村民黄阿姨并没有以往夏日的窘迫,“村里新建的公厕干净又方便,以前出门散步,离家远了又急于上厕所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了。”
2017年底,蕉城镇陂角村在红心组的小公园新建了近10平方米的公共卫生间并投入使用,公厕进门处设有一个干净的洗手池,两边各设了男女两个厕位。
“以前这里是村民的菜地,2016年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村民们都让出土地新建了这个300平方米的小公园,很多村民晚上都会来这里散步、跳广场舞。”陂角村党委委员赖小宏说,当时公园没有建有公共卫生间,部分村民反映不方便,考虑到村民的切身利益,于第二年冬新建了公厕,惠及全村村民4500多人。同时,陂角村也强化了对公厕的管理,设置专门的保洁员,每天对公厕进行清洁、维护。
据了解,截至目前,蕉岭县完成公厕新建或改造194座。为加快推进无害化厕所改造,该县多次发动振兴工作队员、驻村工作组、村干部,重点对无厕户进行“改水改厕”宣传,对符合申请改厕补助条件的,及时帮助其完善材料,申报改厕补助。
“小厕所,大民生。”日前,该县领导在调研农村无害化厕所建设工作中强调,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推进农村厕所改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深化认识,对照各自工作任务,迅速掀起农村“厕所革命”热潮。
干群合力抓“微改造”擦亮世界寿乡品牌
驱车进入蓝坊镇石湖村高礤自然村的青檀古树园,仿佛置身一处“天然氧吧”。抬眼望去,绿韵沁人,一条利用生态元素进行细节提升的弯曲硬底路往公园深处延伸,环绕于山谷中的30多棵高大挺拔、茂葱翠绿的青檀古树群下。“这里的青檀树最古老的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最高达30多米。大的要几人合抱,最小的也要两人合抱,是非常珍贵的古树品种。”石湖村村民江涛说道。
“青檀树是我们村的风水树,每逢过节过年,村民们都会来到这边休闲会友,很是热闹。”江涛说,在改造前,这里都是羊肠小道,路很不好走。
前人种树,后人受益。为了保护祖辈留下的宝贵财富,2018年初,高礤村民理事会倡议打造青檀古树园,并发动全村的村民出钱出力参与到青檀园的保护和提升当中。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造桥、建亭、修路,古树周边林密幽静、小桥流水,空灵秀美,旧貌换新颜,俨然成为石湖村的一处世外桃源。“自从去年开始建青檀古树园后,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过来散散步、吸吸氧,路边都停满了车辆。”江涛说。
随着青檀古树园的名气打响,为更方便村民和游客休憩,蓝坊镇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规划指导,在加强古树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具人性化的细节优化升级。
在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该镇充分利用古树资源优势,立足在保护中开发,通过政府主导、理事会牵头、乡贤捐资、群众投劳等形式,累计投入资金约180万元,修建了护栏、铺设水泥道路,进行了石凳、休闲亭等配套休闲设施升级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更加有效地利用原有极佳的生态资源,打响蓝坊“长寿乡中乡”品牌,该镇广大干部群众还合力推广梅花的种植,致力打造“十里梅廊”生态旅游景观带。“十里梅廊”景观工程从县道045线峰口起至石中止,沿线全长约12公里,以梅花种植为主,同时套种红球植物,并配套灯光营造丰富的观赏功能,达到“目力所及,树成排,花成片,远山含岱,绿草成茵,鸟语花香”的效果,打造极具寿乡特色的生态旅游观光路线。
“沿路的休闲走廊,让我们再也不用走在公路上担心受怕,不仅让村民出行更加安全,而且沿路景点的打造也让人赏心悦目。”蓝坊镇峰口村村民汤赣南说。
面对下雨天经常受淤泥堵塞的困扰,蓝坊镇通过全面落实“河长制”,对部分河道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深入开展“五清”专项行动,积极配合蕉岭县水务局实施镇级污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推动江河湖库长效化常态化治理,不断提高民生水利保障和支撑能力。
经过河道清淤和水环境治理,该镇还在溪峰河蓝坊段的大治桥上新建一座廊桥,进行“峰桥溪韵”景观打造,如今这条河不仅清澈见底,还成为该村乃至全镇的“休闲景观”亮点。“这座廊桥建设主要是对原有的大治桥进行改造,对原有桥墩进行加固,桥面由3.5米扩宽至5米多,并结合"一河两岸"栈道风格,两边各增加2米人行廊道。”蓝坊镇副镇长王志均说,该桥是南岸50多户村民去县城的必经之路,之前一辆小车通行都显得拥挤,行人经过很是危险。
此次通过新建廊桥的方式避免了整座大治桥的大拆大建,有效实现人车分流,既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又将为蓝坊和蕉岭增添一处靓丽的特色风景。“每天饭点过后,都有很多老人到这个廊桥的休息椅上闲聊。”汤赣南说。
在蕉岭县大力推行乡村“微改造”的指导下,蓝坊镇秉持“花小钱办大民生”的原则,在充分挖掘保护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群众意愿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逐一提升,美了环境,乐了人心,聚了人气,获得村民们的交口赞誉。
深挖人文优势实现“精准化”升级打造
“去年那场国际会议我还记忆犹新呢,大家两排列队、密密麻麻的人群从周边赶过来,夹道欢迎学者们归来,那可是我前所未见的大场面。”谈起卡拉比—丘理论发展40年国际会议的场景,蕉岭县文福镇白湖村羊岃村村民丘小明回忆。
羊岃村是丘成桐院士祖居。去年,蕉岭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行动载体,发挥人文优势,坚持规划先行,树立特色精品意识,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乡愁浓郁的“院士之村”。
如今的羊岃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孩子们在村口公园边玩耍,老人们绕着耕读园散步,还有些许游客在福寿堂前合影留念,而在福寿堂不远处,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正井然有序地推进着。
“我们在丘成桐院士祖居地打造过程中,发现有大量的历史人文资源还可以深挖下去,得到更好的展现。接下来,我们将按照蕉岭县要求"修旧如旧"的原则全力推进后续的人文节点建设。”广东高时古建梅州总经理曾建鹏说。
为不断推进人文特色精品村的升级打造,文福镇正持续完善羊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有序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同时积极发挥羊岃村民理事会的作用,进一步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对羊岃自然村2000多平方米的危旧房屋进行了连片拆除,整合投入资金建设镇英园、村史馆等项目。
据悉,1945年8月,时值蕉岭遭受特大水灾,当时丘镇英任联合国善后救济广东分署第六工作队队长,积极发动人员调拨大量粮食物资赈济蕉岭灾民,并筹集资金在家乡羊岃村的君坑河修筑堤坝,最大程度减少了水灾隐患。如今,堤坝已不完整,却依然坚固,显现出岁月的痕迹。
为纪念丘成桐的父亲丘镇英对于家乡的救灾功绩、用生动的事例激励教化后人,蕉岭县指导该镇将人文故事进行梳理,致力于将此堤坝原址延伸打造成集家风家训传承和人文思想教育于一体的镇英园。
“去年盛会之后全村人都感觉很自豪,听说村里要打造一个镇英园更好地教育子孙后代,大家都很支持,我们全家商量后把沙坝地和菜地都让出来了。”羊岃村村民徐荣清说,她的儿子丘志添主动让出自家300多平方米的菜地,方便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该镇还依托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的名人资源和丰富内涵,让节点建设更具本土特色和人文情怀。
在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建设中的镇英园节点旁边,君坑河上架有两座古朴的小桥,两座桥相距不到百米。曾建鹏介绍,这两座桥分别叫慈母桥和严父桥,“在进行本地历史人文资源发掘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原来历史的风貌和特点,在打造镇英园的时候,将丘成桐院士写的文章《那些年父亲教导我的日子》《怀念母亲》进行段落的节选在项目的亲水平台中展现,表达丘成桐院士感念亲恩、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以前意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现在生活好了,就更加重视教育了,特别是丘院士回乡后,我都会激励孩子向他学习,有知识才能立足。”村民丘小明说,他自小在羊岃村生活,对于羊岃村的变化,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以前的路都是泥路、石路,连拉板车都难以进来,而今已从原来的2米路拓宽到6米,并实现了硬底化和沥青路面,从村口到古榕树下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
对于羊岃村道路的改变,家住在古榕树旁83岁的徐荣清也深有感触,“现在孙子们回乡开车很方便,直接开到家门口。”徐荣清笑呵呵地说。
宽敞整洁的村道上,古榕树下有三两老人正在纳凉闲聊。“这棵古榕树有460多年了,承载了许多村民童年的回忆。现在这个节点也会进行"榕下观花"公园建设,由理事会牵头,开户长会,与村民沟通后,村民都很支持,在一周时间内就完成了征地。”白湖村委副主任丘文干说。
随着院士名片不断升温,羊岃村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力田草庐内,记者看到有几位游客正认真观赏着展厅里展出的丘成桐院士所获的菲尔兹奖奖牌。“我们是从湖北过来的,一直久仰丘院士的大名,所以约了两个好友自驾游过来探访一下,感觉整个村客家人文气息很浓郁,看了力田草庐很震撼。”慕名而来的邓先生说。
整洁的房屋,干净的广场,陆续有村民在自家门楼前挂上了名家书法牌匾,人文的匠心与淳朴的田园之美交相辉映。“不敢相信羊岃村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水也好,山也青,人更精神焕发了。”丘小明说。
新闻推荐
蕉岭率先探索建设应急指挥综合平台 实现县镇村三级统一应急协调指挥
“现在开始视频点名,蕉城镇横岗村收到请回答。”“横岗村收到,已做好相关台风防御相关工作。”“好的,龙安村收到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