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 创作美 传递美 记梅州市女美术家协会

梅州日报 2019-09-15 09:31

《蕴育芬芳》(国画)吴素霞《朝霞》(套色木刻版画)梁嘉梦回陕北(油画) 钟淼冬《莲趣》(水彩)熊慧媛《戏剧人物》(工笔画)张戴瑾

●本报记者李少凤实习生钟敏慧

“公益乡村艺术课堂来到我们村啦!”今年3月,大埔县百侯镇侯北村村民奔走相告,梅州市女美术家协会的老师们带着美术培训、书法培训、摄影讲座等课程,为该村的80名孩子送上了为期一年的艺术熏陶“大礼包”,在这个小山村掀起了一股别开生面的“艺术风”,受到村民们的交口称赞。而这个由市女美术家协会发起的“公益乡村艺术课堂”在百侯镇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梅州市女美术家协会(下文简称“市女美协”)2012年成立以来,致力探索美、创作美、传递美,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坚持以艺术为人民服务,提升群众的素质,充实人民精神生活,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广受百姓青睐和爱戴。

成立初心 生而为公

近日,记者来到梅州市女美术家协会主席、嘉应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林爱芳教授的办公室。一入门,便看到了由林爱芳创作的两幅客家民居巨幅剪纸,悬挂在墙上,立体精致,栩栩如生。林爱芳长期致力于中国民间艺术特别是客家民间工艺的研究,从事美术教学和现代剪纸艺术创作,在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一直不遗余力。

2012年,相关部门找到林爱芳,希望由她来发起成立女美术家协会。考虑到自己既要工作又要创作,平时已经很繁忙,这种情况下,组建女美术家协会,让林爱芳感到了莫大的压力——“协会一旦成立,就要办得名副其实,这不是易事。”谁愿意自讨苦吃呢?但想到成立协会后,可以凝聚更多的人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林爱芳毅然答应了。当年12月,林爱芳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姐妹们顶着压力,克服种种困难,正式成立了市女美协。

从此,送艺术进社区、送艺术下乡、捐赠帮助自闭症儿童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公益培训项目从城区延伸到镇村、从妇女拓展到小孩,受益对象众多……7年来,市女美协真正把协会成立的宗旨——“团结和组织梅州市的女画家们多方面开展艺术交流活动,坚持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方向”落到了实处。

2018年至2019年,市女美协在大埔县百侯镇侯北村、侯南村开展为期两年的送“美”下乡幸福乡村艺术培训公益活动,前后共上了20多场课,参加人次达1000多人。“以前村里没有补习班、兴趣班,所以这个课程的开设非常难得。”平时开熟食店的村民杨鞘玲,再忙都要抽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亲子培训,两期下来,表示“受益匪浅”。她告诉记者,原来她并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但跟着老师们学习,她居然学会了,经常和孩子一起在家里画画,亲子互动。一些画作也会在家里张贴,亲戚朋友来了赞不绝口,也说要来参加培训。

就这样,市女美协深得众多拥趸欢迎,影响力越来越大。协会也从60多人发展壮大至现在的170多人。杨江文、徐丽霞、李娟、吴敏庆、赖杏燕、赖燕莉、罗卉、谢秀珠等一批会员热心参与协会主办的艺术公益培训工作,为艺术服务社会大众默默地付出。协会的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的认可,2018年被授予“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激发潜能 传递大美

“协会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林爱芳告诉记者,市女美协关注到,很多家庭主妇“在上班、做家务、带小孩之余,几乎没有其他业余爱好”这个社会现象,“我们有义务引导她们做更有益于自身、有益于孩子和家庭的事。”

2014年,考虑到很多退休妇女渴望精彩的晚年生活,市女美协根据就近原则在梅江区开展“最美夕阳红——退休妇女书画艺术培训”艺术辅导项目,结果大受欢迎。

从石油公司退休的罗琼大姐就是其中的代表。参加培训后,她兴致盎然,一发不可收拾,成了市女美协的忠实粉丝。接下来连续几年,她跟着协会的老师们刻苦钻研,最后也成功加入了协会。罗大姐向记者透露,以前精神生活比较空虚,她常有抱怨,学习书画让她心情愉悦,每天都很充实。“在家里,我会教6岁的大孙女画画,小孙女才4岁,也非常好奇,常常过来捣蛋。”罗大姐笑着说。

市女美协成员主要是来自大学及中小学的美术老师,及文化宣传部门等热爱美术事业的女性,林爱芳作为协会带头人,又是嘉应学院的教授,结合自身资源,对于一些课题研究,她也常常鼓励带动会员们参与。刚刚结题的客家传统石雕工艺研究课题就有市女美协谢秀珠和刘娜两位会员的参与。目前,以林爱芳为项目负责人的新课题“广东"新师范"建设背景下师范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育”,市女美协会员、来自嘉应学院的任继红和梁嘉,以及来自梅县华侨中学的饶品琴、大埔县大埔中学的吴敏庆,也参与其中。

创设平台 提升自我

“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授人与渔,更好地提升自己,市女美协为会员们搭建学习平台,积极鼓励大家深入生活,走向大自然,激励会员创作精品力作。

多年来,市女美协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作品展览,以作品促进步。 “举办展览就是一种交流与学习。为了拿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会员们精心准备。我们也会对落选的作品加以说明原因,并从造型、色彩、题材选择等方面进行指导。”林爱芳介绍。此外,市女美协每年还组织一至两次的集体外出采风写生(如上图),并多次组织到广州参观名家作品展及各类综合美术作品展。通过参展、观展,不仅让会员有所触动,提升技艺,还能开阔眼界,广交朋友,促进交流。

市女美协会员的创作水平在不断进步,一批会员的作品参加国家、省级展览,如陈嫦美的版画《公式爱踢球》入选2018年第十七届全国藏书票暨小版画艺术展;巫淑娟漫画作品《痛苦的石狮子》入选2019年首届全国教师优秀漫画作品展;梁嘉的版画作品《大襟衫》获 “首届广东省美术教师作品展 ”三等奖 ;谢秀珠的剪纸作品《喜庆满堂》参加广东省“画说好家风”活动中获得成人组二等奖,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会员创造各项国家、省、市、县荣誉获奖项目近500项。

市女美协会员的艺术价值也在一年一度的客家文博会上大放光彩。市女美协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参加了文博会,其展馆人头涌动,其手工制作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实用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颇受市民游客喜欢,其展馆成了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一条成本只需十几元的丝巾,加上女画家们的手工绘画,就可以卖到上百元,还有诸如麻布提包、毛衣链等,稍稍点缀,就成了一件艺术品,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市女美协好比是女美术家们的后花园,是学习提升、释放自我的地方。”会员杨惠玲表示,市女美协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在协会里,业务方面大家互相切磋;生活方面,姐妹们也事无巨细互相关照,家庭情感、子女教育,大家都愿意或分享、或讨教,或伸出支援之手,营造了快乐的大家庭氛围。

新闻推荐

宁惠军检查梅州市中秋安保工作时要求 严密措施全力以赴保障安全

本报讯昨日,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宁惠军深入梅州城区主要景点检查督导梅州市中秋假期安保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始终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