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自杀日: 揭秘诱发自杀的原因
今年9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据统计,每年全球有80万自杀者,相当于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而一个人自杀会使家人的生活深受影响。在很多人眼中,自杀是无法理解的行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自杀呢?从专科角度分析常见原因如下:
1、抑郁性自杀 抑郁症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感与自罪感,在长期低落的情绪中,导致自杀行为。对于抑郁症,很多人仅仅将抑郁归结为内向、想不开,对抑郁症可能导致自残、自杀认识不足。或把抑郁症简单的理解为精神病,导致很多抑郁症患者觉得承认自己患病是可耻的,因此拒绝治疗。这些错误观念都导致了自杀行为的发生。
2、冲动性自杀 突发事件、突然情绪激动可能会使人做出突然自杀的举动,这种情况常见于青少年和女性。这样的自杀行为往往是临时冲动起意,并不像抑郁症患者自杀前往往经过细致筹划,因此此类自杀往往容易发现,此时如能得到及时制止、帮助,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
3、愧疚性自杀 很多人都认为经历了大灾大难后的人会看得更开,会更好地活着。但是,统计表明,灾难发生过后,幸存者的自杀几率会上升,甚至很多救援人员也会出现自杀观念。这是因为,经历过灾难、巨大变故事件的幸存者很容易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心理疾病常常被忽视,患上该病后患者时常会回忆经历,产生愧疚感,自责、自罪,导致自杀。故灾难性事件后,我们要对幸存者、参与救援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就是为了预防自杀行为发生。
4、精神病性自杀 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如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等支配、影响下做出身不由己、不能自控的自杀行为。这类自杀预防关键在治疗。
“珍爱生命,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正确认识自杀,有效预防,减少不幸的发生!
(张瑜良 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医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严伟涛)受市委书记陈敏、市长张爱军委托,昨日上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俊钦登门拜访了在梅休养的著名乡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