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出台《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梅州市各学校多措并举做好防控近视工作 让青少年和近视说拜拜
课业负担重、户外活动减少、手机依赖性严重……当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持续攀升并呈低龄化趋势。不少中小学生早早架起了眼镜。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任重道远。
日前,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为此,梅州市各中小学校也纷纷出台各项举措,课上引导、课后督促,各显神通,力争从娃娃抓起,让近视远离祖国的花朵。
●见习记者丘佳溢
打好防控近视“攻坚战”
开学第一课的铃声刚刚响起,各校的防近视工作也拉开序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学校将近视防控工作贯穿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不让近视有“可乘之机”。
眼保健操是各中小学的常备项目,为了打好防控近视的“攻坚战”,不少学校增加了强度,由每天一节增至每天两节。“课间五分钟的眼保健操能够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学艺中学杨校医告诉记者。
眼保健操虽能有效缓解眼部疲劳,但预防近视还需要建立良好的阅读、书写习惯。记者了解到,许多学校都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督促并及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当下不少近视就是由于写字姿势不正确导致的,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的正确写字姿势。”梅县区扶大宪梓中心小学老师林富胜告诉记者。除了培养好习惯,各校在学习环境上也下足了功夫,记者在梅江区芹洋学校的一间教室内看到,教室内安装有20支灯管,且同一个教室的桌椅高低不等。据该校老师张丽卿介绍,学校根据年级的高低、学生身高的不同,设有不同高度的课桌。“桌椅的高度和学校的照明设备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的,确保每个角落的学生都有充足的灯光。”张丽卿说。
好习惯离不开正确的观念,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用眼意识,各校纷纷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知识问答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记者在东山学校看到,楼梯间、教室内都张贴有防近视宣传海报,梅县区扶大中心小学还利用校内红领巾小广播进行专题宣传。
户外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族”越来越多。微信聊天及王者荣耀、切水果等手游成了青少年热门的娱乐方式。为此,学校也在努力将学生的目光从电子屏幕引向户外,让学生“动起来”。
为减少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东山学校、五华县田家炳中学等学校都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五华县田家炳中学还在开学当天举行了“拒绝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园”的签名活动。此外,不少学校也在积极落实学生减负政策,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时间。“我校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的作业量则控制在一个小时。”张丽卿老师说。
在控制近距离用眼强度和时间的同时,各校也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户外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运动对防止近视十分关键。学校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后多参加兴趣班,充实课后生活,远离电子产品。”龙坪小学老师江霞说。除此之外,龙坪小学还充分利用30分钟的大课间,带领学生跑步、做广播体操。东山学校张雁光老师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都会组织学生在放学后进行近30分钟的环形跑,并不定期地分批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徒步运动,帮助学生养成适当运动的好习惯。”
新闻推荐
“迎新年·颂党恩·展新貌”歌咏系列活动月底初赛 各参赛队伍加紧训练备战
本报讯(记者林丽妙)记者从市委宣传部了解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梅州市第十三届“百歌颂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