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了拳“悟始”胜境灵觉寺

梅州日报 2019-08-31 10:44

●何日胜

灵觉寺,又名“赤蕨寺”,位于大埔县西河镇上黄砂村车上赤蕨岭,寺筑何时,无可考记载,但相传为纪念唐代高僧惭愧祖师潘了拳放牧“悟始”而建。《大埔县志(1992年版)》第551页又载:“赤蕨寺……创建于唐代……清乾隆八年(1743)僧人流辉重修,其后年久失修。1981年,由当地华侨、群众捐资全面修葺。”从志可知,灵觉寺有建于唐代一说,经历千年沧桑风雨,数度重修,1985年4月被公布为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评为梅州市一类宗教活动场所,2010年9月被评为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达标场所。

我等经灵觉寺山门,越坡300米,至灵觉寺。寺坐北向南,依山而筑,高结于赤蕨岭断崖之上,崖下漳溪河,落差百米,孤悬于山岭。地形偈“蜈蚣飞天”,寺院所在,恰似蜈蚣口含金珠,景致独特。灵觉寺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延生堂、斋堂、法堂、上客堂、放生池,集福亭、山门、停车场等,依地势参差起伏分布。寺院所有建筑为石柱红墙,黄色琉璃瓦盖顶,高朗挺拔,庄重肃穆。寺门廊十分宽阔,门前左右立镂空双龙石柱,承托精美廊架。寺门额悬挂一诚题“灵觉寺”匾,沙门心印题刻门联“灵风飘赤蕨,觉岸好回头”。天王殿中置笑佛,殿左右立四大金刚。从天王殿踏阶五级,至寺院平台,左右植有菩提树,正面为大雄宝殿,左边为鼓楼及斋堂,右边为钟楼及祖师殿。祖师殿供奉惭愧祖师。大雄宝殿外观双檐建筑,廊前立六根圆石柱,殿内高空九米,立八根圆石柱。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左右有十八罗汉,前置香案拜台,佛家陈设,一应俱全。殿内架有古钟一口,形态古朴,钟身铸有“乾隆二十八年四月吉成造”阳文,印证寺之历史。

灵觉寺乃大埔佛教发祥地。《梅州宗教志》第75页载:“灵觉寺是大埔佛教文化的发祥地……赤蕨岭是惭愧祖师在大埔最早住过的地方。”潘了拳(817-866),福建沙县人,年十二父母去世,靠叔母携养。十四岁离家入粤,首行流落至今大埔县西河镇上黄砂村车上,为寡妇游氏收为养子。及养母去世,了拳历经茶阳、青溪、三河、梓里,于唐文宗太和八年(834)至英雅坑尾,时年十七,礼至性禅师为师,后创万福寺、灵光寺,自号“惭愧”,为一代高僧,闽粤寺庙多供奉潘了拳惭愧祖师。赤蕨岭乃惭愧祖师悟始之地。相传,潘了拳在上黄砂时,时常与玩伴至赤蕨岭牧羊,别人玩耍,而其独坐一石,形若打坐。《民国大埔县志》卷四地理志载:“赤蕨岭灵觉寺……山有石,状势如伏虎,石上泐"大生石头"四字,相传为唐了拳指甲所书遗迹,字大如掌,历经剥蚀,而笔画宛然,明代邑人饶堪为文铭之。”

灵觉寺亦是革命胜地。《中国共产党大埔县地方史(第一卷)》第151页载:“中共大埔县工委于1938年6月在西河黄砂赤蕨寺举行工委扩大会议,成立中共大埔县委员会,肖力克(肖明)任书记,陈世捧任副书记……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一是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二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是选派党员打入国民党组织内,发展我们的势力。” 灵觉寺在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牌匾有“该寺是名胜古迹,又是革命胜地”之句。

新闻推荐

大埔县突出人文引领,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管理改革 加大投入出实招 推进教育大发展

虎山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梅州市十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吴腾江摄)邓振龙先生为大埔县考取名校学生颁发奖学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