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号里看梅州各地助学热 金秋开学季 殷殷助学情
梅县发布
五华发布
平远发布
夏意未尽,秋意渐起。又到一年开学季,各地学子纷纷返校,开启新的学年。
每年的这个时候,当奋斗多年的寒门学子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与家人分享喜悦之时,或许也是全家人为学费犯愁之时。然而,总有这样一些人,默默为贫困学子的大学梦想保驾护航,帮助他们开启人生的象牙塔。
近期,“南方号·梅州矩阵”里掀起了一股助学热。带着对贫困学子的深深关怀,梅州各地纷纷行动。梅县区、平远县、五华县等地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捐资助学活动,激励广大学子自强笃学,也为贫困家庭送去一丝温暖,解贫困学子上学之忧。
多地开展奖教奖学活动
时值金秋,正是开学季节。梅县区白渡、松源、石扇等镇纷纷举行奖教奖学活动。对此,南方号“梅县发布”也发表了多篇相关报道。
据南方号“梅县发布”发表文章称,白渡商会日前筹资27万元,为今年考上本科院校的35名白渡户籍学生和考上省市重点高中的28名学生颁发奖学金。
“感谢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来回报社会。”获奖学金学生廖喜乐说道。
此外,该商会还为14名优秀教师颁发奖教金,鼓励教育工作者学高身正、立德树人,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鼓舞和鼓励,让我们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教师谢文勇说。
据了解,该商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共筹资400多万元用于家乡各项公益事业,其中40万元用于支持教育事业,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激励广大学子励志笃学,对当地培育崇文重教文明之风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梅县区石扇镇,2019年石扇商会扶贫济困活动暨奖教奖学金发放仪式也如期举行。仪式上,石扇镇优秀教师、优秀学子、贫困学子获得了共计21.2万元奖助学金。
“感谢学校的培养、社会各界的关怀,我会继续努力。”学生李嘉卉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少将陈志杰出席了奖学金颁发仪式,他勉励家乡学子要永怀感恩之心和进取之心,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进取,将来为社会、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据统计,石扇商会成立至今已累计捐资200多万元用于奖教奖学。
此外,梅县区总工会、团区委联合举办了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共筹集资金50多万元。根据受资助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录取情况,按每人3000至6000元不等的发放标准,为梅县区111名贫困学子发放了助学金,帮助他们圆梦大学。
创新奖学形式注重培育人才
“许振洪5000元、李锦平3000元、李木通3000元……合计61人捐40900元。”
“万嘉樱、万卓为、胡蝶三位同学考取研究生,各奖励1500元;万小明、李玲考取重点本科,各奖励1200元……”
据南方号“五华发布”,8月18日,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里江村一年一度的奖教奖学大会如期举行,100多位优秀师生获得共计47850元的奖励,其中包括3名研究生、11名本科生、14名大专生,以及一批梅县东山中学、梅州宪梓中学、水寨中学的高分考生。
据了解,里江村奖教奖学基金会成立于2011年,今年是第九次正式举行颁奖大会。9年来,该村奖教奖学基金会共收到社会各界及乡贤的自觉捐款累计约35万元,奖励师生约800多人次,奖励金额总支出累计约25万元。
里江村有重视教育的良好传统,今年春节,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动力数学专业的李远林教授专门回到学校参观,专门题写了“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的书法,期盼着把教育办得更好,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此外,去年起,该村创新奖教奖学模式,在奖教奖学活动中围绕“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这一主题,邀请从里江村走出的优秀学子回到家乡参加主题研讨,与学弟学妹们一起交流分享学习、创业以及一路拼搏奋斗的感人故事,为乡村的孩子树立榜样,同时还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了必须抓好教育、培养人才的意见建议。
今年,奖教奖学活动便引入了“家庭教育”这个主题,丰富主题研讨的内容,还邀请了优秀考生的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倡导为孩子的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与学校、社会的良好互动。
“教育小孩的过程也是和小孩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付出、共同坚持的过程。”来自里江村陶前村民小组的村民李远林,在深圳边打工边教育女儿考上了深圳大学。他在作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分享时表示,小孩的优秀与否基本是家庭、小孩、学校等各方面合力而成。小孩出问题一般是教育出现偏差,出现问题时首先找原因,再找解决问题方法,处理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把握好分寸,要重视细节。
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感恩祖国、祝福祖国,奖教奖学活动还设置了青春快闪、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等环节。
退休教师心系家乡倾囊助学
不久前,一场特殊的奖学金发放仪式在梅州市平远中学举行。这笔奖学金的提供者不是学校,也不是企业家,而是该中学的一名普通校友、退休老教师姚桂秀。
“本次奖学金用于奖励平远中学本年度高考文理科前三名,以及师范类文理科前两名学子,陈鑫嘉、吴海雄等9位同学获奖。”该校负责人介绍说,退休教师以个人名义来奖励学生,这对学校来说还是首例,姚桂秀老师的这一举动不仅表达了他对母校的热爱,更体现了为人师者关爱学子的教育情怀。
据南方号“平远发布”,姚桂秀于2001年退休。2017年起,他每年都拿出个人退休金10000元以上,用于奖励平远中学的优秀学子,今年是他坚持奖学的第三年。“感谢姚桂秀爷爷的支持和鼓励,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长大努力回馈社会。”获奖学金的学生表示。
在南方号“梅县发布”里,我们发现,在梅县区松源镇,同样也有这样一位热心的老教授。
83岁高龄的江琳才是土生土长的松源人,年轻时,他曾在绍文学校、松源中学就读。毕业后,他曾任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主任、教务长、全国师范物理化学教研理事长等职务。退休后,他怀思故里,感念母校和乡亲,回乡以其母李和清女士名义设立“李和清基金会”用于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今年,他将自己的住房以350万元出售并全部捐给家乡松源。其中300万元用于绍文学校奖学金发放和相关公益事业,50万元用于松源中学奖教金发放。此外,19名在今年高考、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获得了首批奖学金7万多元。
“希望同学们认真读书、好好学习,发扬梅县文化之乡的优良传统,也希望梅县发展得越来越好。”江琳才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丽妙严伟涛)24日下午,由团市委、薪火文化公益基金会“小玫瑰计划”、梅州青年薪火公益联合举办的2019“小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