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小玫瑰”美丽绽放 访薪火文化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小玫瑰计划发起人郑罗茜

梅州日报 2019-08-27 10:49

●本报记者严伟涛

昨日,在梅州市扶助特困学生上大学活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薪火文化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小玫瑰计划发起人郑罗茜代表薪火文化公益基金会捐赠300万元助学金。在梅期间,郑罗茜来到梅州日报社新媒体演播中心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畅谈对公益的理解、为何把公益项目落户梅州和“小玫瑰计划”如何落地。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您谈谈对公益的理解?

郑罗茜(以下简称“郑”):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如果同学有困难,老师就会让大家捐款,一起来帮忙。那是我对公益最初的理解,也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直到汶川5·12大地震的公益募捐,在我心目中是一个比较大型的公益活动。

后来到国际公益学院上课,我才真正发现,公益和慈善其实是不大一样的。在进行了专业学习以后,我才懂得公益其实是非常专业的。公益应该就是公共的利益、大家的利益,跟慈善的捐赠和救助有点不大一样。特别是参观了英国多家“社会企业”,我觉得“社会企业”运用商业手段,赚取利润用于贡献社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我特别希望中国也能出现“社会企业”,让它有一个可循环的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什么是“小玫瑰计划”?

郑: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母亲会影响三代人”。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女孩子的成长不仅对一个家庭,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2014年,我捐助了第一批“小玫瑰”。在捐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除了上学的需求之外,个人技能、价值观等方面也需要引领和培养。所以,除了学费的资助以外,我们也开展一些赋能的培训。

“小玫瑰计划”聚焦广东梅州、福建长汀两地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在读贫困女生,旨在通过教育资金上的资助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关注及赋能培训,让受助者顺利完成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以一个健康独立的人格步入社会,并向社会呼吁女性独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而“小玫瑰梦想营”则是“小玫瑰计划”的实现方式之一。

前几天,梅州今年受助的部分女生参加了“小玫瑰梦想营”,刚结束了赋能培训。我看到她们脸上温暖的表情、满足的眼神,发现她们在这几天的活动中成长不少。梦想营的目的也就是想让她们认识自己,更加爱自己、爱别人。

记:“小玫瑰计划”选择在梅州落地有什么缘由吗?

郑:梅州是一个崇文重教的地方,有很多将军、学者从这里走出围龙。我希望更多梅州学子能够上大学,成长成才,我们这个项目就是为他们圆梦的。

公益项目落户梅州,结缘于之前薪火文化公益基金会和团市委等单位共同成立梅州青年薪火公益平台,这主要是针对梅州青少年的助学成才。从2016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会捐助300多名梅州学子圆梦大学,以后会坚持下去。这个项目也包括了青少年的大病灾害救助、产业工人圆梦计划和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以及“薪火芊芊”高中生营养餐项目。

记:“小玫瑰计划”将如何落地实施?

郑:我们计划每年的暑假和寒假,都在梅州举办线下活动。像这次我们在“小玫瑰梦想营”开设了语言培训和礼仪方面的课程,下一次我们还会开展诸如法律知识等女孩子成长所需赋能的培训。同时,每个月我们也会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女孩子与老师在线或现场交流。我们还在“小玫瑰计划”公众号上开设了个“树洞”栏目,针对青春期女孩子的倾诉需求,她们可以到“树洞”里跟我们专业的心理老师交流。

在采访最后,郑罗茜通过梅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的镜头寄语梅州青年,希望青年学子能够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勇敢、坚持、独立,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加油!

新闻推荐

高中新生入学军训

新生练习摆臂动作。(林翔摄)本报讯(记者郑炜梅)新学年即将起航,梅州市各高中学校连日来纷纷组织新生军训,为新的学习阶段“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