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享空间”书屋模式值得推广
■ 杨丽君
休闲品读、学习分享、商务洽谈、文艺沙龙……近三年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读享空间”书屋,致力打造优质的精神文化家园,为园区的企业员工们提供了休闲学习的好去处。(见《梅州日报》8月21日3版)
据报道,“读享空间”书屋作为粤东地区首家24小时综合服务书屋,为园区企业员工和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品质生活等公益性配套服务,展示全新的文化品位体验。这是广梅工业园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推动文明实践进企业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和生动实践,此种做好园区配套与服务的运营模式,值得其他工业园区借鉴推广。
做好企业公共文化服务,是“招大商、引大资、留大才”重要举措之一。多年来,梅州市认真探索高新开发区、工业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优质的公益性配套服务和新型企业文化创建,积极招引优秀的人才和项目落户,为进驻园区的企业服好务、领好路,真正打通服务园区企业“最后一公里”。全市多个园区积极打造企业新时代文化高地,丰富实践形式和内容,不断完善和提升教育基地、阅读书屋、健身房、志愿者工作室等各种功能区,开展了文体比赛、科普教育、书香进企业、优秀员工宣讲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实践证明,文化活动较之以前更为丰富,企业员工获得的文化服务更为细致周到,员工满意度及参与度明显提升,企业归属感和凝聚力也会越来越强。而企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绝非聚聚餐、比比赛、联联欢、讲讲话那么简单,而是要切实做到“看得见、感受到,动起来”,不断拓宽文化实践建设的新渠道,让优秀文化如流水般无孔不入。
让员工切身感受到文化无处不在,要处理好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关系。需结合实际满足文化需求,配置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机制,融合文化体系,培育文化特色,搭建文化信息服务平台,营造精神文化实践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浓厚氛围。只有多层次宽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做得更优了,员工的创业热情和创造积极性更高了,企业发展后劲更足了,园区竞争力更强了,我们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目标才会更近,梅州产业高质量发展才会更快。
新闻推荐
五华发布二维码梅州发布二维码客居南方二维码发展足球,根基在青少年,希望在青少年。近日,南方号里频频传来“梅州足球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