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麻凉疼 谨防动脉硬化闭塞 六旬老人下肢疼痛 出现淤黑溃烂
今年62岁的古伯,身子骨一直挺硬朗,老伴都要靠他照顾。可就在两年前古伯左腿下部经常感到冰凉、疼痛、麻木,开始以为只是风湿关节痛之类,也没太在意,只去诊所开了些止痛药吃。谁知下肢疼痛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经常痛得白天走不了路,晚上吃止痛药、安眠药也睡不着,而且下肢还出现淤黑、溃烂的现象。
之后,古伯便到梅州市人民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他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要及时治疗。
上了年纪的人通常都会有些腰腿痛。但是腿痛不一定全是小毛病,有可能患上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种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因下肢缺血坏死而要截肢,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5岁以上男性多见
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副主任医师古献芳表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动脉的表现。一般症状是从腹部下方一直开始,有些表现为臀部疼痛,或者整个大腿、小腿、乃至脚趾疼痛。
“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身体健康,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凶险疾病,以65岁以上男性多见。因为症状与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等相似,所以很容易被当成一般的老年性疼痛而被忽略,不少患者往往发展到下肢出现缺血性溃烂了才引起重视。”古献芳如是说。
据了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抗血小板、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为主,但效果不甚理想;而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高,像古伯这样的高龄患者多难以耐受。
近年来,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因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重复进行等优点,手术只需要在大腿根部,开一个半粒米大的口子,已日益为越来越多人所选择。
日常生活中预防动脉硬化是关键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对人体危害很大,及时治疗很必要,但预防该病的发生则更关键。”古献芳说。
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首要预防动脉硬化。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饮食,限制脂肪摄入量,少食肥肉、猪油、奶油或其他动物油。可多吃一些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鱼类、植物油、豆制品等。另外,少吃甜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吸烟、少饮酒或不饮酒等,这些都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合理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注重劳逸结合与精神调节,避免精神紧张、烦恼焦虑,生活要有规律。针对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应力争及早采取治疗。
古献芳提醒,一旦下肢出现不明原因疼痛,要尽早就诊及时治疗,不要等到腿脚出现溃烂时再就医。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江波)
本期健康护航使者:
古献芳: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心血管内科疾病、危重症的诊治,冠心病、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诊断及治疗。开展技术:“杂交”技术,烟囱技术,原位开窗技术,一体式支架技术治疗复杂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皮多入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血栓抽吸、导管内溶栓等治疗复杂外周血管动脉硬化闭塞;球囊扩张、导管内溶栓治疗自身或人工动静脉透析瘘管的阻塞性病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优生通讯员李萍)记者采访了解到,市安委会刚刚印发了《梅州市“迎国庆、防风险、保平安”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大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