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生财”“点土成金”,拆旧复垦通过资源资产化,打通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通道,自2018年以来,梅州市获得拆旧复垦指标交易收益资金达10.76亿元,其中75
2018 年,广东在全省范围内创新开展农村拆旧复垦工作,力争在十年时间内将全省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闲置建设用地实施整治复垦为农用地,将腾退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所在村建设需要后,节余部分在全省公开交易。自2018 年12 月首批复垦指标公开交易以来,截至目前,全省共交易拆旧复垦指标3050 亩、金额15.85 亿元。拆旧复垦“以地生财”“点土成金”,通过资源资产化,打通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通道,在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同时,美了乡村、富了农民。
自201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下,在省自然资源厅的具体指导和关心帮助下,梅州市高位谋划、精心组织,主动作为,强力推进拆旧复垦工作,全市累计拆旧复垦立项面积6763亩,完成规划设计预算面积2237亩,已动工面积2079亩,已验收面积2079亩,通过省拆旧复垦交易系统交易平台成功交易面积1994.75亩,获得拆旧复垦指标交易收益资金10.76亿元。
目前,梅州市不少原有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地、废弃工矿区等区域开展拆旧复垦工作,既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指标交易收益,又增加了种植效益,甚至改造成为一道乡村风景线。
探访梅州三个拆旧复垦村庄
地标一
丰顺县岳潭村
【关键词】 空心村、全省首个拆旧复垦村
“以前村里的生活条件太艰难了,上学难、耕种难、生存难。上世纪80年代起,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村民就陆续往外搬迁,有的村民搬到了丰顺县城工作生活,有的则到珠三角打工谋生,慢慢的岳潭村就成了空心村。”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岳潭自然村村民理事会会长黄佳晓介绍。岳潭自然村地处深山,距离所属行政村大罗村村委所在地,还有十几公里。也正因其隐蔽,岳潭村还是当年东江红十一军的军部所在。
2018年初,《广东省全面推进拆旧复垦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出台,全省拆旧复垦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也给了岳潭村村民一次量身定做的发展机遇。大罗村是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定点帮扶村,作为大罗村其中一个村民小组,岳潭村民小组也共享了此次定点帮扶的政策红利,并成了全省首个拆旧复垦项目。
省自然资源厅驻村工作组深知“拆旧复垦”工作的重要性,他们不断给村民做拆旧复垦工作宣传,会同县、镇、村在大罗村率先开展拆旧复垦试点工作。村民自愿将闲置、废弃的农村旧房屋等地上建筑物拆除并退出建设用地,申请复垦成农用地。
2018年8月,在竣工并完成工程结算和财务决算后,该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联合验收,实际完成复垦农用地43.081亩。12日,梅州市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的岳潭拆旧复垦项目指标在省复垦指标交易平台成功交易,成交单价为50万元/亩,交易总金额达2154.05万元。该项目复垦指标成交并扣除成本后,将可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近两千万元的资金支持。根据规定,复垦指标净收益按5%、5%、15%和75%的比例分配给县级财政、镇级财政、土地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
如今,记者在岳潭村看到,除了保留红十一军军部旧址之外,其余的地方已全部平整,土地的四周已建有排水渠。“岳潭村打算在这片地方种植例如苦笋这些经济作物,才能有持续的造血能力,目前还在进一步的商讨中。”大罗村村委主任黄福财告诉记者。“这些钱我们主要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我们会修缮红十一军军部旧址,建成苏区红色景点。同时完善一些村里的基础设施,美化绿化村庄环境。”
地标二
平远县虎踞村
【关键词】 地质灾害村
八社村虎踞村民小组位于在梅州市平远县上举镇的东北部,有村民28户、130多人。
2016年5月虎踞村民小组发生了地质灾害,为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争取省级地质灾害安置专项资金和“两不俱备”整村搬迁项目资金,采取“政府主导抓服务、村民主体理大事、社会帮助解难事”的方式。2017年,虎踞村民小组响应省市县关于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号召,对原虎踞村依山建房的危旧房屋、废弃猪牛栏等进行全面拆除。2018年,该镇为美化乡村环境,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将八社村虎踞村民小组的废弃宅基地等闲置建设用地列为申报拆旧复垦项目,并取得批准。
平远县上举镇八社村虎踞复垦项目,是该镇2018年的一个立项项目。于2018年11月动工,2018年12月竣工,复垦项目实际建设规模22.99亩,涉及虎踞村民小组27户农户。复垦验收面积22.99亩,提交出售交易22.99亩,取得收益1172.49万元。
“政府的好政策真是惠及了我们全村人啊,我们搬离了原本地质灾害高发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生活居住。”虎踞村村民陈桂希告诉记者,拆旧复垦中,他拆除了占地700余平方米的房子,不仅分到了项目收益35万元,而且村里还会为每户人家加盖一层楼,让每户人家都住得更舒适宽敞。
虎踞村复垦区不仅做好砌结挡土墙、排洪圳、耕作道等基础设施,并从10多公里外购买优质土壤作为耕作层而提高地力,达到复垦标准。现在种上了油茶,长势良好。通过复垦种植,表土植被得到恢复避免水土流失的同时,提高了土地的产出,避免了水土流失。
地标三
平远县潭头村
【关键词】 废弃砖厂、发展南药种植
平整的土地上,一排排梅片树夏日的高温下长势正盛。“梅片树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作物,其叶子可提炼出天然冰片、樟脑油等产物,是目前石正镇重点发展的南药特色产业。”该村工作人员介绍。
这是平远县石正镇潭头村拆旧复垦项目,共14余亩,其中属于潭一村小组的有8.3亩。该地块以前是一个废弃砖厂,经营十多年的砖厂因多种原因被迫停产。停产至今接近10年,成了废弃的厂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又影响了村容村貌。
2018年石正镇政府积极推进拆旧复垦,助推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宣传发动,引导潭一村小组村土地使用权人王钦淼等5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实施拆旧复垦。复垦面积8.3 亩,验收提交出售8.3亩。总收益423.3万元。王钦淼等户收益共255万多元。
如今,复垦农用地种上了南药梅片树,发挥了土地应有的经济效益。拆旧复垦后,消除了安全隐患,改善了村容村貌,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
拆旧复垦的“梅州经验”
强化领导组织 敢为全省之先
据了解,为加强对拆旧复垦工作的领导,梅州市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自然资源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土地管理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包括拆旧复垦工作在内的重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在市政府常务会议、全市土地管理工作会议、拆旧复垦工作推进会等会议上多次对拆旧复垦工作进行专题的研究部署、作出批示。特别是今年伊始,市政府领导前往梅州市自然资源局调研,对包括拆旧复垦工作在内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明确要求拆旧复垦工作“一定要做出亮点,并且走在全省的前列”,并把拆旧复垦工作列入市政府重点督查督办内容;按照市政府领导要求,建立全市拆旧复垦工作微信群,市、县政府分管领导、市、县自然资源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成为微信群成员,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最新动态、上级要求等随时可在群内汇报、反映、沟通、传递、交流;各县(市、区)政府对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如大埔县成立县委书记为总顾问、县长为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自然资源、财政、农业农村、林业、水务、住建及各镇人民政府镇长为成员的推进拆旧复垦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各镇政府对应成立拆旧复垦工作领导小组,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和领导保障。
多元政策宣传 争取群众支持
梅州市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深入广泛宣传拆旧复垦工作政策。一是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标语以及利用媒体反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二是通过召开镇村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村民户长会等方式,进行政策宣传,三是组织专门工作队伍上门入户、挨家挨户对村民逐个宣传,解答群众问题,消除群众疑虑,特别是2018年12月12日全省首个农村拆旧复垦项目—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岳潭拆旧复垦项目指标成功交易落户梅州市,为梅州市各地政策宣传工作添注新动力和鲜活内容,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例宣传群众,使拆旧复垦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拆旧复垦工作顺利推进。
三类村庄先行 迅速打开局面
拆旧复垦工作是一项全新的政策举措,群众对新政策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参与要有一个过程,为了尽快让拆旧复垦工作成为梅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梅州市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县、镇、村拆旧复垦工作专班,按照 “三先行一同时”要求选取拆旧复垦先行点,强力推进拆旧复垦工作,以点带面,以面联片,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三先行一同时”即是:根据系统数据、图件分析存在可用于拆旧复垦潜力大的村先行一步,村干部班子基础好、为民服务意识强的村先行一步,村民参加拆旧复垦意愿强、积极性高的村先行一步,技术单位工作人员同步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调查摸底、问题解答、测量登记、权益公示、上传资料、申请交易等。如兴宁市为了迅速打开拆旧复垦工作局面,选取离县城远达70多公里的罗浮镇作为试点,成立了由兴宁市 直的自然资源(原国土资源)和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罗浮镇、村干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由该县(市)自然资源局(原国土资源局)局长为组长,连续15天驻扎在当地镇政府,充分利用中午、晚上、节假日时间接触村民,边宣传政策边推进项目实施,经过连续10多天奋战,终于完成罗浮镇第一批拆旧复垦项目33.32亩的拆旧、复垦立项等工作,并于2018年12月28日成功交易。目前该镇共立项面积380亩,已成功交易面积227亩,共获指标交易累计收入1.2亿多元。
筹措资金予民 调动工作热情
为了加快推进拆旧复垦工作,调动基层各级工作积极性,梅州市各级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工作启动之需,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拆旧复垦。如平远县各镇共筹措资金400多万元,用于预先支付给群众拆旧复垦指标部分收益和基层开展工作的必要经费。大埔县印发《大埔县推进拆旧复垦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明确由县财政预借给各镇政府所需完成任务数范围内每亩1万元,该县2019年度目标任务数3000亩,此外,给予拆旧复垦地块所在村民委员会及开展拆旧复垦工作经费合计5000元每亩,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大埔县共累计立项面积2935亩,复垦动工面积193亩,成功交易面积156亩,共获指标交易款额8400多万元。
建立监督体制 提升复垦效果
在省下达任务基础上,梅州市首先在拆旧复垦数量上自我加压,去年省下达拆旧复垦任务1200亩,梅州市立项3060亩,今年省下达任务2300亩,当前梅州市共立项已达6763亩;其次是在拆旧复垦效果应用上自我加压,要求拆旧复垦项目要积极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不仅把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作为拆旧复垦的重点地块,也把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地、废弃矿山工矿区、旧砖窑厂房等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块首先列入拆旧复垦范围,不仅美化村庄、而且给村民带来安全感。如平远县东石镇洋背村洋背岗项目、石正镇潭头村潭一项目、梅县区丙村镇大雅村关闭矿山工矿区复垦项目。
梅州市按照“市级全面负责、县级统筹负责、镇级组织实施”的工作模式,规范开展拆旧复垦工作。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市自然资源部门会同林业、财政部门按拆旧复垦项目个数、项目面积不低于10%的比例开展抽查工作,督促规范拆旧复垦项目建设。各县(市、区)政府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全力做好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等工作。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全面把好项目验收关,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各县(市 、区)政府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拆旧复垦资金村帐镇管制度建设,坚持拆旧复垦指标收益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指引,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同时,梅州市建立拆旧复垦工作周报制和市定期通报制,通报工作进展的同时,指出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意见,有效推动工作开展。
本报记者 杨敏
新闻推荐
□曾威安静之湖做一个俗人贪恋美色倾听她的呢喃阵阵掠过的温柔雨后之湖安然静谧从立春到小满至今无人,解读她的风情朝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