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打好“院士牌”提升发展“核动力”

羊城晚报 2019-07-30 13:03

嘉元科技登上科创板

廖万清院士工作站挂牌

文/危健峰 刘洪桥

“健妇把犁同铁汉,山歌入夜唱丰收。灵禽闻有翎五彩,文物由来第一流。”这是郭沫若1965年考察梅州时留下的诗句。梅州,历来崇文重教,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这里诞生了344位大学校长,490多位将军,35位国家级院士;而其中梅县区的院士就占了三分之一。近年来,梅县区委区政府积极打好“院士牌”,加强与院士的沟通联络,用心谋划家乡发展,通过搭建“院士智库”、设立“院士工作站”等,汇聚院士的智慧和资源,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动力”。

搭建“院士智库”: 一棵“智慧树”激活苏区发展路

骄阳七月,万物向阳而生。位于梅县区人民广场左侧的一棵桂花树枝叶蔚然生长,树阴下面一方金子碑文,上书《健康“一带一路”传承“中医中药”院士研讨会植树记》:“是日,群英荟萃,泰斗云集,院士嘉宾,齐聚广场,凝贤达之智慧,促医药之进步,聚政府之财力,推全民之康健,泽惠民生,善莫大焉……”

原来这棵桂花树就是今年5月梅县区举行的院士研讨会期间姚新生、江欢成、廖万清等院士亲手种下的,既寓院士学界蟾宫折桂,又祈市民安康和乐,更彰人民敬仰诸院士情系家国、崇医尚德之情怀。因此,这棵树被市民称为“院士树”,一棵“充满智慧的树”。时间回到两个月前的“一带一路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院士研讨会”,梅县区政府分别聘请高福、黄璐琦、姚新生、江欢成、廖万清等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战略发展顾问;研讨会期间,梅县区又专门召开问策会,邀请院士为梅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场“把脉问诊”。

“黄璐琦院士到我们雁归来金线莲基地看过后,认为金线莲种植产业大有可为,特别是在保健药食方面可做大市场,同时他还在技术、项目等方面给了我们指导。现在,我们经常会通过电话、微信等跟黄璐琦院士的团队进行沟通,接下来还将搭建起合作的平台,有了技术支撑我们就能更好地推进金线莲的深加工。”广东雁归来养生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思忠告诉记者,金线莲在民间有“药王”的美称,具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解毒镇咳等功效,目前该公司已经形成了组织育苗、生态种植、产品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与院士团队沟通后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院士是我们梅县区的资源和财富。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政治上激励、在工作上支持、在待遇上保障、在心理上关怀院士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尊重人才、礼敬人才、服务人才,让各类人才竞相成长、脱颖而出、各展其能。我们希望通过搭建‘院士智库’,汇聚院士的‘最强大脑’,把更多的大平台、大项目、大基地引进梅县,并邀请院士与梅县区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用合作等方面深度合作,助力苏区红色土地加快绿色发展。”梅县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设立“院士工作站”:一份“客家情”造福乡梓百姓

走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的门诊大楼,电梯里科室指引牌上“廖万清院士工作站”几个字特别显眼,在院士门诊室里记者遇到前来看病的李叔。李叔说,前几年自己患了一种顽固的皮肤病,去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得到彻底治疗,听说廖万清院士是皮肤病方面的专家就过来了。

“由于时间安排,廖院士目前在上海坐诊,但他经常通过远程诊疗系统为患者看病。廖院士和他的团队也会按照工作站的制度定期回梅县开展坐诊和交流。”院士工作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廖万清是梅县区桃尧人,今年已81岁高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皮肤病学专家、医学真菌学专家,现任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军内外皮肤病、真菌病的防治研究,在我国首次发现了7种新的致病真菌及其引起的疾病类型。2016年获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7年获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卓越贡献奖,上海医学发展终身成就奖等;2018年获得戴芳澜终身成就奖。

多年来,廖万清心系家乡人民,一直提出要回梅县为家乡人民服务。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梅县地处山区,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乡亲们看病有时不得不去大城市的医院,作为一名医生,能为家乡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今年5月,在梅州市、梅县区的推动下,廖万清院士工作站正式在粤东医院挂牌。记者了解到,廖万清院士工作站是梅州市、梅县区政府医疗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主要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为依托、联合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联合研究、联合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联合开展高层次学术或技术交流活动等,将粤东医院皮肤科打造成粤东地区乃至广东省一流的皮肤科。“能为家乡服务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今后将尽可能抽出时间回乡义诊,争取在家乡召开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更好地宣传家乡。同时,充分利用好设在家乡的院士工作站,尽力为梅县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廖万清深情地说。

同时,粤东医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逐渐完善“廖万清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包括实验室基本设施的建设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开展有粤东特色的皮肤真菌病的研究工作,进一步联合申报省级以上研究课题、联合发表SCI论文,乃至建立专业研究人员的真菌研究团队。

发挥“院士效能”:技术创新推动梅县区企业上市

7月22日上午,随着科创板正式鸣锣开市,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首批25家、广东首批3家企业之一,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交易。这也是梅州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

嘉元科技坐落于梅县区雁洋镇,从2001年成立至今,经过18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走进普普通通的生产车间,你就会看到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员工紧张而有序地忙碌。“一般人很难想象,6微米,也就是只有头发丝1/10厚度的铜箔是从我们这里生产出来的。”该公司副总经理王俊锋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外市场上8微米厚度的电解铜箔仍是主流产品,但嘉元科技经过技术创新,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

记者了解到,6微米极薄铜箔为该公司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从2017年营收占比不足1%提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19%,再到2019年一季度的31%。根据嘉元科技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嘉元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19亿元、5.66亿元和11.5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5.95%,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52.98万元、8519.25万元和1.7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5.53%。

在记者的采访中,王俊锋多次说到“创新”这两个字。当记者问他嘉元科技如何进行创新时,他表示公司从成立以来就一直注重科研,通过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和设立相关平台来突破技术的瓶颈。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嘉元科技与南开大学陈军院士团队进行合作,建立了陈军院士工作站。随着科研合作的不断深入,研发团队不断壮大,提升了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企业所需的铜箔行业科技人才,有效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

像嘉元科技一样,通过发挥“院士效能”实现企业发展的模式,在梅县区越来越多。记者从梅县区科工商务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区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扶持企业加强科研和创新,加快新旧动能的转化,目前全区拥有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2018年全区专利申请量为592件,其中发明专利87件,目前全区发明专利量达到182件,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新闻推荐

贵州恒丰莫塔“圆月弯刀”角球直接破门 梅县铁汉1球败走黔南

本报讯(记者刘野)昨晚,中甲联赛结束了第19轮的较量,做客挑战贵州恒丰队的广东华南虎梅县铁汉队0∶1不敌对手,客场败北。赛前,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