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教练埃尔德: 先进理念植入梅州足球 学习中国文化融入本地

南方日报 2019-07-10 06:19

外教埃尔德(右)与队员们进行战术训练。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炎炎夏日,高温炙烤着大地。“longpass!”“shoot!shoot!”在梅州市体校的运动场上,一群被晒得皮肤黝黑的孩子在外教埃尔德充满激情的带领下,练习着传球、配合、战术等足球基本功。

这位来自葡萄牙的外教埃尔德曾在葡萄牙联赛和英格兰联赛踢球,后来在英国水晶宫俱乐部担任青训教练,并建立起自己的足球学院,高峰时期学员有170多人。因为对中国的向往,放弃了在英国的生活,带着家人来到了足球之乡梅州,开始了全新的挑战。

“4年前我曾有机会来中国执教,但由于家庭原因放弃了,但那时起我就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年终于实现了。我喜欢中国,喜欢梅州,我将把我的所学所长教授给我的球员们。发现足球好苗子,培养出好球员!”埃尔德说。

南方日报记者陈萍通讯员丘黎明

放弃安稳生活来华开始全新挑战

今年39岁的埃尔德出生在葡萄牙的第二大城市波尔图,这是一个足球氛围相当浓厚的欧洲城市。

波尔图足球俱乐部于1893年成立,是首两届葡萄牙甲组联赛的盟主,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横扫多届联赛冠军,成为夺得葡萄牙联赛冠军第二多的球队。历史上,波尔图共夺得两届欧洲冠军杯冠军。

“在我们城市,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人们对足球的热爱,仿佛我们都是为足球而生的。在街上随处可见踢足球的孩子,也包括我。”埃尔德说。

从小浸润在足球的浓厚氛围中,埃尔德自然而然地走上了足球这条路。11岁时他被选入足球学院,接受正规的足球训练。埃尔德表示,由于当时的年代不同,技术和设备都没有现在先进,他们的训练非常艰苦,“坦白说,在同一个年纪,我接受到的训练比我现在给孩子们的强度大得多”。

与中国的大多数家长一样,埃尔德的父亲虽然全力支持他踢球,但也对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必须考上大学。虽然年轻的埃尔德并不理解当时父亲的想法,但他还是在练球之余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专业是微生物学。“现在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希望如果有一天我不踢球了,可以有另外一条路走。”

人生要有后备计划,也是埃尔德努力教给球员们的理念之一。“能一直踢足球纵然是好的,但谁都保不准会不会在场上受伤,就此结束职业生涯,因此我希望孩子们可以在踢好球的同时也学好文化。一定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想清楚如果哪天不踢球了,自己还可以干什么,这点非常重要。”

因为刻苦训练,埃尔德的球技得到了认可,他到了葡萄牙联赛踢球。2004年,他又到了英国,踢了4年职业联赛,因为受了重伤,便转行为足球教练和球探,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足球学院,直到去年来到梅州。

“我在英国学习到了英式的足球风格,也在那里成家立业了,但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所以,我来了中国”,埃尔德说,这是新的挑战。

熟悉球员个性做到能够因材施教

去年5月,梅州市召开“葡萄牙足球教练来梅执教新闻发布会”,宣布引进两支葡萄牙教练团队执教,合作期为四年,埃尔德和他的教练团队亮相梅州。

埃尔德目前执教的是U14、U13两个年龄组共42名球员,经过一年的训练,U14这支队伍在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中,以5胜2负15分的积分暂列C组第一名,成绩有目共睹。

在球员的眼中,埃尔德是个有趣的教练。胡文浩是U14队伍中的一员,在外教团队的带领下水平提升得很快,“教练注重训练我们的个人技术和较为复杂的战术配合,但是又不会枯燥,很有趣!”

与此同时,埃尔德又是一个极其严格的教练。“他不容许球员在同一个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一旦发生了,他便会提出严厉批评”,有时候一着急,埃尔德还会蹦出葡萄牙语,“骂得再严厉也没人能听懂了”,埃尔德的英文翻译张彬辉笑着说。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埃尔德对每一个球员的性格和特长都非常了解了,并对他们因材施教,“有些孩子你多给他鼓励,他就会越来越努力,而有些孩子就要多批评,他才不会骄傲。教每个人的方法都要不同,因为他们有个性的差异”,埃尔德说。

“不要骄傲,姿态放低”,是埃尔德常常对球员说的话,也体现在日常训练的点点滴滴,“他们现在的目标并不是要成为梅西、C罗,而是要扎实练好基本功,打好每一场比赛。”

虽然姿态要放低,但埃尔德认为球员们仍要有好胜心和取胜的信念。“虽然说人生不可能都是赢,但对于信心方面,现在我们的球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缺乏的,比如说遇到一个较强的对手,或者名气很大的对手时会怯场,所以我觉得好胜心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早上,埃尔德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虽然上午没有训练,但他会在自己的位子上认真做着下午训练的计划。周末遇到梅县铁汉生态的主场比赛,埃尔德则会带着球员们一起去球场观摩,感受足球氛围的同时拓宽视野,“有些东西光凭我口头上跟他们讲可能很难理解,用比赛中的某个案例去引入,这样当他们看过了那场比赛之后一说就懂了。”

不仅看比赛,埃尔德更多的是带着球员们积极参加比赛,在他看来,比赛是一种评判,教练可以发现球队真正潜在问题,球员在踢比赛过程中形成的场上随机应变、合理反应也是平时的训练没法比的。

埃尔德不仅教给球员们技术,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球员们不能穿着花哨的球鞋,必须穿纯色的,黑白色都可以,鞋子不是装饰品,实用耐穿即可。他们处在成长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关键。”

热爱客家美食已成为半个梅州人

在梅州市体校,教练既是球员们技术上的老师,也是球员们生活上的“保姆”,虽然语言不通,但埃尔德依旧非常关心球员们的衣食住行。

“汉堡包、可乐是绝对禁止的!”埃尔德严肃地说,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这些高热量的食物无益于他们的身体健康。虽然严格控制摄入“垃圾食品”,埃尔德还是支持球员们加餐,“他们还在长身体,晚上6点吃晚饭,要等到早上7点才能吃早餐,难免会饿,所以吃点包子之类的还是可以的。”

去年,埃尔德举家搬到了梅州,也开始了他在中国的文化体验之旅。

“现在我觉得自己已经是半个梅州人了。我觉得这个城市很不错,我的太太过来梅州后也很适应”,埃尔德在来中国之前就听朋友介绍过中国文化,“以前我接受的都是欧洲的文化,这跟中国文化很不一样,来了以后我每天都在学习,都在体验,这种感觉很棒!”说到这里,埃尔德兴奋地挥动着双手。

最让埃尔德着迷的是客家饮食文化,在工作之余,他喜欢走街串巷去寻找本地美食,而他的妻子也沉迷于学做中国菜。“我早上喜欢吃腌面煮汤,最喜欢吃的是盐焗鸡,真的非常香!我的妻子在英语培训机构上班,她的同事会教她做中国菜,还有,我会使用手机软件叫外卖。”说到盐焗鸡时,埃尔德的眼里闪着光。

尝各种客家美食,跟同事们经常聚餐,非常“接地气”的埃尔德一家人已经完全融入了梅州的生活。他的一双儿女在梅州的一所小学就读,儿子贡萨洛可以用简单的中文与人交流,女儿嘉妮的中文也在提高中。每天训练完,他跟所有的中国家长一样,骑着电动车就去接孩子放学。

在埃尔德的办公室,一面墙上挂着各种相片,有他与家人的合照,有他的偶像何塞·穆里尼奥的动漫形象,还有他曾经效力过的球队队徽。最近,在他的生日时球员们送了他一张大合照,他也准备挂上去。这面墙上是他丰富的足球生涯的真实写照。

埃尔德表示,他来了梅州以后,大家给了他很多的帮助,他很感激。“我要感谢我的团队,包括助教、翻译,还有中方教练,校方领导等等,他们帮了我很多。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但是团队合作可以迸发出无限的力量。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埃尔德说。

新闻推荐

吴泽桐在全市工业投资推进会上要求 紧盯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

本报讯(记者严伟涛通讯员邝逸平)日前,全市工业投资工作推进会召开,专题研究工业投资工作。副市长吴泽桐参加会议并讲话。会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