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生死坚守》导演姚兰儿谈在梅州拍摄过程 “拍这部戏自己也很受教育”
●本报记者陈潮华
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生死坚守》在梅州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奋战,完成了在梅州部分戏份的拍摄,目前全片已完成了超过三分之二的拍摄任务,剧组正在横店影视城抓紧拍摄剩余戏份。7月2日在兴宁棣华围拍最后一场戏时,利用午饭的间隙,记者采访了导演姚兰儿,了解在梅州拍摄的过程。
“这是拍得最辛苦的一部电影”
记者在拍摄现场看到,剧组百多号人个个都黑不溜秋的,工作人员说,这都是在梅州一个多月晒的。从5月25日开机以来,梅州的天气要不就是下大雨,太阳一出来就是闷热难当的桑拿天,让剧组拍戏吃足了苦头。导演姚兰儿说,拍电影四十多年,这是她拍得最辛苦的一部戏。头一天有两位副导演,三个场记中暑病倒了。她自己前几天也病了几天,白天输液,晚上接着拍。姚兰儿说,大多数打仗的镜头都是在各地的山上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每场戏需要搬运的器材多,群众演员多,拍摄相当辛苦。在平远南台山上拍戏时,剧组人员背着大量沉重的器材一趟趟地运上山去,三四十度高温下顶着大太阳拍戏,喝光了87箱矿泉水。剧组里摄影组、灯光组、道具组等各个组天天都有人中暑倒下,有的人喝点药休息一阵,感觉好点就接着干。
除了高温,下雨不断也给电影的拍摄带来了很大困难。在合水镇拍围屋打仗戏时,连着拍了三个通宵,演员要在泥地上爬,在石头上摔,有的戏要求演员快跑,但脚陷在烂泥里都拔不出来。
“要拍一部对得起这段历史的电影”
《生死坚守》是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导演姚兰儿说,这是一部宣传梅州革命历史的电影,拍这部戏自己也很受教育,她只想拍出一部对得起这段历史,对得起这里的人民的电影。梅州对这部电影的重视和对剧组的支持信任,让她感到有压力,有时觉得镜头拍得不理想,她就睡不着觉;拍得好时,她就睡得着。为了拍出好戏,她对质量要求很严格,有很多镜头都是一遍遍地来,有时看到大家这么辛苦她都心软了。
武戏是姚兰儿比较满意的部分。其中张瑾瑜牺牲的一场戏,炮弹在小战士阿满身后爆炸,把他埋在土里,张瑾瑜爬过去用手把他刨出来,被敌人包围后举枪自尽。扮演阿满的小演员是来自河南南阳的十岁的郭少君,他脸朝下被埋在土里,在一旁的家长也没有惯着孩子。张瑾瑜扮演者王艺禅用力刨土时,手都被刺扎破了。这场戏达到了导演想要的效果,让她特别满意。
全片最壮观的爆炸场景是在兴宁天后宫附近的宁江河拍的炸炮楼。演员一手托着炸药包,身绑安全绳,在水深流急的河中逆水而上去炸炮楼。这场戏也反复拍了多次,直到导演满意。
同样受教育的还有梅州参加演出的群众演员。兴宁的一名警察专门把还在上高中的儿子送来参加演出,说要让儿子体会当年革命者的艰辛。
黄兵强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在电影里当了五次群众演员。在兴宁合水镇的山上拍寻找小阿满的一场戏中,要沿陡坡下到半山去,下过雨的山坡湿滑危险,其他人都不敢下去,黄兵强自告奋勇下去演这场戏。为了拍好这个镜头,他上山下山来回了八次。他说作为一个退伍兵,他是带着感情去参演的。
拍戏过程得到当地各方大力支持
姚兰儿说,能够顺利完成在梅州的拍摄,兴宁市委、市政府和平远县委、县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兴宁公安、消防等部门派出警力帮助维持秩序,保障安全,需要临时封路拍摄时也给予支持。相关部门派出发电车、流动厕所等每天为剧组提供保障。得知剧组在山上高温下拍戏,还送冰上山给剧组降温。兴宁市、平远县有十几个部门为这部电影的拍摄提供了各种支持,这也是她拍戏得到政府部门支持最多的一次。
数以千计先后参加拍摄的群众演员穿着厚厚的戏服,在闷热的天气下一拍就是一整天,有的人戏服上都结起了汗渍,大家都很认真地配合演出,人人没有怨言。有两兄弟群众演员,自己开摩托车两个多小时从兴宁赶到平远参加演出,他们说答应了剧组就不能耽误了拍戏。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仍是楼市调控的主基调。上半年,在因城施策的楼市调控政策下,多地调控政策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