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小记者参加市档案馆“开放日”活动 档案里回望祖国70年巨变

梅州日报 2019-06-24 10:43

档案馆工作人员通过修裱机修复破旧档案。(吴腾江摄)工作人员正在向小记者们讲解革命历史档案。(吴腾江 摄)

本报讯(记者林婉萍)什么是档案?它有哪些类型?应该怎样整理存储,又是如何查阅呢?日前,梅州市档案馆举办“开放日”活动,以“新中国的记忆”为主题,本报50多名小记者来到市档案馆,通过观摩、体验、知识竞答等活动共同庆祝6月9日第十二个“国际档案日”。

活动中,小记者们跟随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参观了档案目录数据库检索室和档案修裱抢救中心。当数据库房内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档案呈现在小记者眼前时,他们惊叹不已。而在修裱中心,小记者们近距离围观了档案馆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如何采用机器修裱和手工修裱“抢救”档案文件的过程,并认识修裱工具,体验简单修裱操作。

“这是档案修裱机,它适用于修复受损不严重的文书档案。”记者在现场看到,修裱机上,档案封存专用宣纸卷轴缓缓转动,工作人员不时用刷子来回搅动液体槽,让槽中的液体均匀附着在宣纸上,再小心翼翼托着文书,通过修裱机传送带,使之紧贴于宣纸上,并不时俯身查看文书是否粘贴紧实。据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液体槽中主要是去糖后加入冰片的小麦淀粉溶液,能起到粘贴、除虫的作用,宣纸则有加固功能。“如果文书受损面积较大,一般采用手工修裱,避免机器修裱对文书档案的二次损坏。”工作人员介绍道。

随后,小记者们参观了市档案馆《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档案》主题展览。展览中,时间跨越了民国、革命、建国等多个时期,种类包括了官方文件、票证、老照片、实物等,小记者们自由观展,并用手机记录这些尺寸见方却浓缩了重大历史事件的珍贵档案。

此外,档案馆工作人员还与小记者们面对面交流互动,从日常生活相关的出生证明、学籍手册以及父母的结婚证等切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小记者讲解“档案”的概念,以及家庭中的档案如何保管、归档。

梅州市档案馆科长黄权合表示,现在很多青少年对于档案并不了解,希望孩子们通过活动接触档案和档案工作,了解档案对记载历史、见证历史的重要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梅州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爱国主义教育课,让他们从档案里回望祖国70年的巨变。

探秘档案馆

●小记者王琳可(丽群小学306班)

阳光明媚的星期六上午,我们迎来了小记者采风活动,到梅州市档案馆了解档案。

听到这次的活动地点时,我一头雾水,满脑子都是疑问:档案馆是做什么的呢?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呢?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了梅州市档案馆。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国际档案日是每年的6月9日,今年是第12届国际档案日,此次档案日以“新中国的记忆”为主题。“我们梅州的档案馆成立于1965年7月,它的功能主要是负责接收、征集、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利用等……”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听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心中不禁感叹:档案馆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档案都保存得很完整,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检索室和修裱室,那里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修裱用的工具和怎样进行修裱的操作。我们还浏览了《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档案展,感觉太震撼了!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历史在我们眼前上演。参观完展厅后,临近中午,我们也离开了档案馆。

这次的活动让我了解到:档案是历史的记载,也是文明的传承。我们要向名人名家学习,为祖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整理档案学问大

●小记者古钰璇(梅县区大坪中心小学501班)

今天,我们随着老师来到梅州市档案馆。

在二楼的检索室,讲解老师说:“这是工作人员把档案录入电脑的地方。”接着,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修裱室,修裱室里面有自动修裱机,这是用来修复、抢救一些破损不严重的文件。

随后,工作人员还给我们示范人工修裱过程。只见工作人员在桌子上喷点水,然后放一张塑料膜,用抹布把它抹平,再放一张宣纸,把破损文件有字的一面放在宣纸上,用一个画刷粘了粘浆糊,刷在纸上,用撮子把虫子夹掉,用一个像迷你扫把的刷子把它扫平,把空气扫出去,最后把整张纸粘贴在墙上晾干。

老师还教我们如何整理档案,先是整理比较薄的档案,用订书机装钉,不能用会生锈的钉书子,要用不锈钢的钉书子装钉,而且不能斜钉,要竖钉,不能钉太里面也不能钉太外面,适中就好。要是档案比较厚,就要用到棉线装订,先打三个孔,剪断三根棉线,再用脱线针把棉线从三个孔里穿过去,再把两边的棉线交叉,从中间那个圆圈穿过去,之后用力拉紧,打个死结,把多余的线剪断,把线头塞进两边的线里,便完成了。

这次的档案馆之行,让我收获满满。

精彩片段

@毛佳敏(城北镇中心小学402班)

参观了档案馆,我对“修裱”这个工艺大吃一惊,“修裱”的工艺竟如此复杂!修裱有人工修裱和机器修裱,我不禁赞叹:现在的科技真发达!我最感兴趣的是一种叫托裱的方法,就是在破烂文件的背面托上一层新纸。它适用于那些纸张严重破损的档案文件,分湿托法和干托法两种。

@陈妍钰(鸿都小学 304班)

最有趣的是档案修裱抢救中心,那里有人工修裱和一个全自动修裱机,他们正在抢救着各式各样破旧的档案。我看到一个手工修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台上用一个小刷子蘸一种白色的浆,再刷在纸上,我好奇地凑上前去,问道:“这种白色的浆是什么呀?”她告诉我们:“这是修裱时涂的防虫除虫的一种药,这种药的成分是除糖后加冰片的小麦淀粉溶液。冰片是除虫的,小麦淀粉有粘贴作用,修复用的纸是宣纸。”说完,还现场演示了一遍整个修裱过程,当她把宣纸贴在墙上晾干时,本来破烂不堪、连一个字都没有的档案竟一个字一个字清楚地在宣纸上显示出来了,实在是太神奇了!活动中,我还知道了,原来国际档案日是每年的6月9日,今年是第12个档案日。

@邹雅雯(程江镇中心小学403班)

在此之前我不知道档案馆是什么?具体做什么工作?讲解员告诉我们,档案馆是收集、保管档案的,负责接收、征集、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利用的政府机构。馆内设置办公室、档案库房、文件阅览室、接待室、陈列展览大厅等。我们先来到档案保存中心,只见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和手套,小心翼翼地在一页页档案的边缘涂上浆糊,以便更好保护好纸张。接下来只见工作人员用页码器给一张张档案纸印上页数,再用红色的印章盖上,标上日期、编号、名字。如果有一叠比较厚的就要用打孔机打上三个孔,穿上线加固,这样就可以保存起来了。现在是信息化管理时代,库存的几千本档案还需要保存进电脑呢。

新闻推荐

张晨到梅城中考考点巡考时强调 全力做好考试期间各项工作

本报讯(记者郑炜梅)昨日中考开考,开考首日平稳顺利、考风考纪良好。昨日下午,副市长张晨到梅城考点巡考。据了解,今年梅州市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