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摄目石

梅州日报 2019-06-11 10:45

摄目石是一个自然村,地处深山,隶属于五华县安流镇洑溪村,分别与该县棉洋镇的琴江村、阳光村接壤。为了能够饱览沿途风光,我是骑着摩托车去的。摄目石虽然地处偏僻山区,然而得益于党和政府对原中央苏区的特殊政策,在很多年前就已经铺上了水泥路面,所以尽管山路曲折崎岖,也算好走。最近,更是在道路两旁安装上了金属护栏,让行车显得更安全了。

在洑溪村东边地界,往东方向走完一段长长的上坡路,再走完一段长长的下坡路,就进入了碰塘自然村。我知道,从碰塘走过去就是摄目石了。在碰塘,左边是一条小河,河里水流不多,几近干涸,右边是一条水渠,水渠里却是水流湍急,这水渠里的水就是从小河的上游引过来的。沿着这条水渠再往前走了约2里路,就到了摄目石。展现在眼前的摄目石,其实就是一条长而大的峡谷,那些建造在山脚下的房屋,有的是已经显得很破旧的砖瓦房,更多的是近年来新建的楼房,与砖瓦房相比,楼房大多离山脚较远。

据当地村民介绍,摄目石原先有二三十户人家,因为地处偏僻,生活多有不便,已经有很多人家迁出外面去了,现在剩下的,也就是十多户人家。好多年前,人口比较多,此地还设有一个摄目石教学点,隶属于洑溪小学。后来因为人口的不断减少,教学点便撤销了。同样,因为人口的减少,加上青壮年的外出,很多的田地都已经荒芜了,上面长满了杂草,可见一些牛羊在悠闲地吃草。我站在已经荒废的教学点前,些许的惆怅之感涌上心头——为这曾经书声琅琅的教学点如今人去楼空、门可罗雀。

跟其他山区地方一样,由于青壮年出去打工,在摄目石看不见几个人,因而显得更加的静谧。我站在一个坡地上,瞭望着四面的山岭,在满眼青翠中,思绪却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土地革命时期,当地革命武装力量依据摄目石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反动政府的军队抗衡周旋。后来,恼羞成怒的敌人,派重兵前来镇压围剿,大肆屠杀革命战士,临走前还放火把民房烧了个精光。据说,在那场战斗中,有一个山窝就牺牲了7个革命战士,被称为“烈士窝”。此时的摄目石,满眼祥和安宁,早已找不出任何一点当年的战斗气息,但是,在我的耳际,却仿佛依然能听到枪炮声在不断地响着,那是先烈们奋战的斗争之歌……

从摄目石回来后,我跟岳父说起了自己的摄目石之行。岳父的爷爷就是摄目石人,也就是在那次反动武装火烧家园后,才搬出来的。听了岳父的话,我也顿时感到有点心潮起伏,客家人习惯说“半份婿郎半份子”,那么,摄目石的光辉革命历史,岂不是也有我的份儿?

我走进摄目石,摄目石也走进了我的心里。( 陈赞发)

新闻推荐

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教练接受培训

本报讯(记者郑炜梅)日前,2019梅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教练员培训班第二期开班,共有25名精英教练员参加理论与技能培训,在“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