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凤:以一颗匠心传承剪纸艺术

增城日报 2019-05-28 10:38

何丹凤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城,有这么一位著名的剪纸艺人,她技艺精湛,30年来致力于传承和创新剪纸艺术,其作品不仅获得多个国家级剪纸比赛奖项,还被多家博物馆及国外友人收藏。此外,她还坚持教学传承,在增城培养出大量的剪纸苗子,为本土传承和发展剪纸艺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她,就是何丹凤。

文/记者李妍 图/记者凌云

少时启蒙 弃医从艺

灯花、窗花、蓝印花布、枕头花……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剪纸作为民间装饰品和刺绣印染的底样,广受欢迎,且它带来的可观经济收益能满足生活开支,因此以剪纸谋生的人非常多,并形成一定规模。但随着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变化,剪纸的实用性越来越弱,市场逐渐萎缩,剪纸艺人纷纷转行,剪纸技艺濒临失传。

“虽然当时传统剪纸业受到现实冲击,家族不再以剪纸为生,但长辈一直把剪纸看作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技艺。”何丹凤祖籍广东兴宁,她的祖上是做手工纸扇的,也做蓝印花布,还做过毛笔。大约五六岁时,父亲就教会她剪纸。但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剪纸只是纯粹的玩乐,而并未认识到这是一门高深的技艺。

“小时候,父亲会用火烧树叶给我看,烧出的洞形成一种类似于剪纸的镂空感,让我感到非常新奇。由于他不爱写字,出门干活时便画各种线条给我看,比如去捞鱼就画捞鱼的图案,我也照着他的画来画画,之后他便让我把纸上的画试着剪出来。这样一来,既可以让我不到处乱跑干扰大人工作,又可以培养我对剪纸的兴趣。当剪得有模有样后,父亲就让我多观察大自然的山水植物,不要照本宣科,当心中有了一定图案后就大胆剪出来。”在父亲的启蒙和指导下,何丹凤从小爱上剪纸,只要无聊时便自学剪纸。

在大学选择专业方向时,何丹凤想报考美术学院。但家人认为学美术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从职业回报的考虑出发,建议她选择当护士或老师。于是,她最终听从家人的建议,选择了当一名护士。期间,她依旧坚持着剪纸的喜好,闲暇时就会拿起剪刀剪出各种图案,受到不少同事和病人的欢迎和喜爱。

自2006年剪纸艺术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一批批剪纸艺术传承人现身大力宣传和传承剪纸艺术,何丹凤也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投身于传承剪纸艺术的事业中,希望以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剪纸。

胸怀美好 用心裁剪

一双巧手、一把剪刀和几张红纸,巧手提剪刀,手起剪落,剪刀在红纸上游刃有余地飞舞穿梭刻画着。“咔嚓、咔嚓……”转眼之间,一张张红纸就变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何丹凤用她细致精密的手艺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

在何丹凤看来,传统剪纸大多抒发的是民间百姓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是表达情感的民间艺术。在她的每一幅剪纸作品里,错综复杂、生动形象的线条中或蕴含着民间历史典故、美好生活憧憬、深厚人文精神,或暗藏她对生活点滴的观察体验和思考……“看,这是一只雄鸡,鸡与"吉"谐音,代表吉祥喜庆,经常被运用在剪纸或刺绣中,寓意金鸡报晓,黎明将驱赶黑暗。旁边的鱼寓意"年年有余",与鸡组合成"吉庆有余"的吉祥暗语,同时图案里还藏着五个铜钱,寓意"五福临门"和"前途无量"。”何丹凤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一幅剪纸作品。

“剪纸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但绝对不能脱离现实,因为世间万物都有其本原和规律,必须要用心创作。”正是怀着对剪纸的热爱,何丹凤以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纯粹的心去观察、体验生活,与其他民间剪纸艺术家互相交流切磋,探索更多的剪纸技艺,不断耕耘追求、探索创新,希望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从而创作出更能打动人心的作品。

教学传承 未来可期

不少人由于对剪纸这门艺术了解甚少,从而认为剪纸特别难而不愿意主动接触。身为何氏剪纸的第六代传人,何丹凤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剪纸艺术传承和发扬下去,并将此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为培养更多的剪纸苗子,何丹凤每年都会开设剪纸公益讲座和剪纸教学班,目前已在珠江职业学院、增城老年大学、菊泉中学、广州军区司令部幼儿园师资班等多个学校授课,向不同年龄阶段的剪纸爱好者传授剪纸技艺。“在授课过程中,我会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因为刚接触剪纸的人缺乏一定的创造性,首先要让他们先画出来再剪,技巧成熟后可以尝试脱稿临场发挥。我提倡用活的教学方法,反对学生只剪同一个样子的剪纸,我经常鼓励他们多到大自然里观察。”何丹凤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剪纸能激发一个人的艺术潜能并受益一生。此外,她还积极参加慈善和公益活动,将个人剪纸作品拍卖所得善款全部捐献给贫困患病家庭。

何丹凤认为,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仅有国家相关部门及传承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大众普遍接受剪纸,将剪纸视为重要的艺术,并让剪纸回到民间,再走进乡村、社区、学校,保持中国化、民族化和民间化,才是剪纸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出路。

新闻推荐

电影《永不独行》在兴宁开拍 预计2020年元旦档期上映

本报讯昨日,足球题材励志电影《永不独行》在兴宁市合水镇龙北中学开拍。市委常委、兴宁市委书记余其豹,副市长、市公安局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