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探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目前已开展实践活动逾2000场次,全县共30万人次参与

南方农村报 2019-05-27 10:03

汤坑镇邓屋村的村民正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实践活动。林玉莹摄南方农村报讯“文明生态处处是,老阿姨喜笑颜开,老阿伯笑得摸胡须,小孩高兴得蹦蹦跳,年轻人满面春光。”在丰顺县汤南镇新铺村高美自然村,80岁退役军人罗舜容精神抖擞,情不自禁唱起了自己创作的潮汕“歌仔”。作为新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忠实粉丝”,他每场实践活动都会参与,这首“歌仔”便是他听了新农村建设宣讲后有感而作的。

类似新铺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丰顺县遍地开花。作为全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21个试点县之一,丰顺县自去年7月以来,以全域化、常态化、特色化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架设起党和群众新的沟通桥梁。

2018年底,中宣部《每日要情》刊登了丰顺“小妙招”吸引农民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信息,有关工作动态被省委办公厅刊发,并得到省委领导的批示。5月13日,丰顺县召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推进会暨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会,丰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剑提到:“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2000多场次文明实践活动,吸引了30多万人次参与,群众的文明素养、精神面貌显著提高。”

县镇村联动◥>

全县建设300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有效的沟通,就是互相间说的话彼此都愿意听,而且也能听明白,还能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汤坑镇邓屋村祝峰公祠内,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张玉端坐在正厅中央,向坐在台下的群众作《有效沟通,成就和谐家庭》主题宣讲,通过典型的案例对比引导群众重视沟通,营造和谐家庭。

同一时间,在汤西镇政府三楼会议室内,汤西镇南礤村党委书记陈生请在讲台上讲述该村的发展故事,向在坐干部和群众介绍南礤村的乡村振兴工作经验。陈生请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宣讲的形式打通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沟通桥梁,接下来南礤村计划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共创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事实上,邓屋村祝峰公祠和汤西镇政府都是丰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的一部分。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丰顺县举全县之力统筹整合资源,于2018年8月3日,构建起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个镇(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82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1+17+282”县镇村三级文明实践体系,实现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覆盖”。

不仅如此,该县还坚持县镇村“三级书记”率先垂范带头宣讲、带头实践、带头开展志愿服务,动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组建起由县委书记担任总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30支志愿服务分队。其中,县委书记也作为丰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第一宣讲员”。

“通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村里的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参与,村民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全体村民都参与进来,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汤南镇新楼村党委书记罗树虎说。新楼村是一个拥有11300多人口的大村,目前该村已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多次。罗树虎表示,接下来,新楼村将在所辖10个自然村都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一村一站,打造“家门口”的实践阵地。

各方齐参与◥>

“7个加法”用活各类资源

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了全域覆盖,文明实践活动也随之“常开常新”。结合自身实际,丰顺县坚持县镇村三级每月开展一次文明实践活动,聚焦“五传六进”(传思想、传道德、传文化、传政策、传科技;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网络)实践内容的创新和探索。

试点工作开展以开,丰顺县累计开展送文艺“小节目”512场次,送文明“小故事”100个,送免费“小医疗”176次,送日用“小礼品”8000多件,送生活“小科学”236次。

为解决“在哪实践”“谁来实践”“怎样实践”的问题,丰顺县聚焦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采用“7个加法”用活各类资源。

形成“固定+流动”“室内+户外”“线上+线下”的阵地建设模式。盘活老祠堂、老祖屋、古民居等农村公共文化场所,建立12支流动实践小分队和实践“大篷车”,用好省市县“文艺轻骑兵”等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同时依托融媒体资源,打造“实践云”平台。

打造“专业+特约”两支队伍,一支是由各单位各部门的在职人员和镇村基层干部组成的专业队伍,一支是广泛吸纳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五老”人员、百姓宣讲员、新乡贤、社会志愿者及“两代表一委员”等人群组成的特约志愿者队伍。

建立“配菜+点菜”“实践+惠民”“服务+交心”的活动机制。在实践内容配置上,建起由100名志愿宣讲员、100个课程项目、100个特色节目组成的动态化课程节目菜单,通过“基层点菜、中心派送、政府买单”的形式,分层分类分众开展实践活动。同时,积极统筹社会保障、扶贫就业、医疗卫生等各部门力量,盘活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广泛开展惠民利民便民的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推动志愿者进村入户,文明实践走心入心。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积分兑换◥>

玩出文明实践新花样

“志愿者参加实践活动并提供志愿服务的每小时记1积分,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的每场记3积分。”走进汤西镇政府办公楼的一楼,就能看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站点,墙上的货架摆放着肥皂、纸巾、毛巾、洗衣液、电热水壶等日用品。凡注册登记的志愿者,凭借发放的志愿服务证上的积分,便可兑换相应价值的日用品。

汤西镇是丰顺县首批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办法的试点镇,该办法从今年1月份开始实行。宣传委员杨晓霞表示,目前志愿服务证刚发放到各个村里,每村发放100多本,旨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回馈体系。

汤西镇南礤村妇联主席何春梅是村里的广场舞组织者,说起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她认为这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好事,“全村的广场舞爱好者有30多人,男女都有,大家都打心底里喜欢跳舞。有了积分兑换,大家在表演之余,还能积累志愿时长,兑换物品,这种模式还是第一次见”。

“我们不仅在村里表演,还去隔壁村、镇上的社区也表演过,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大家串联起来。”何春梅打开手机,向南方农村报记者展示他们出队表演的短视频,红艳艳的队服是他们的标配,健美的身姿轻盈舞动,灿烂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要突出文明实践群众主体,推动实践活动大众化。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丰顺县委书记曾永祥告诉记者,为推动广大群众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主角”,丰顺县积极推动五项群众性活动,分别是“美丽发展·财丰人顺”文明实践故事讲演大赛、乡风民俗趣味运动会、广场舞大赛、优秀童谣大赛和文明实践短视频大赛。由实践中心“搭台”,基层群众“唱戏”,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在喜闻乐见、有趣有味中传播正能量,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文明实践承诺◥>

群众志愿者让村庄变得更美

“我承诺节俭过节,不铺张浪费。”这句张贴在罗舜容家门口的标语,落款签上了他的名字。记者走进罗舜容家里,发现并没有过多的装潢和摆设,墙面也只是简单地涂了一层水泥。对于自己许下的新时代文明活动承诺,他自信地表示“可以做到”。

类似这样的标语,在汤南镇高美自然村随处可见,“承诺帮老助弱,关爱病残”“承诺杂物不乱堆乱放”“承诺爱护生态环境”……每一句文明承诺,都在向来往行人表明承诺人的决心。目前,汤南镇新埔村高美自然村已有30多户、200多名群众作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承诺。

“外来的游客无论走到哪一户村民家门口,村民都会免费为他们提供热水、指路、充电等,而且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很干净的。”该村村民理事会负责人罗楚龙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村民不仅能够做到自己许下的文明承诺,而且自觉践行其他文明行为。

说起村里近年来的变化,罗楚龙很是欣慰,在他担任理事会负责人的15年间,亲眼看着村子从过去的脏乱村,通过紧抓精神文明建设,蜕变成如今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村子。

“群众喜欢听,我们也很乐意去说。刚开始讲的时候,他们没有那么快接受和理解,宣讲结束后我都会一一为他们解答。”作为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者之一,罗楚龙向群众多次宣讲村里的历史人文、好人好事、村规民约等。“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后,村民的思想意识大大提高了。”

“实践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广东省团校教授谭建光在丰顺县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会上“点赞”新埔村的文明承诺。他认为,志愿服务应该是老百姓自己愿意做的,要发挥党员志愿者示范带动作用,培育骨干力量,发动更多的群众参与。

新闻推荐

云髻高绾珠翠明 千丝万缕古风浓 梅州丰顺县汤坑镇梳“大鳖尾”技艺流传百年,需三个小时完成,常见于当地重大节日活动

有经验的化妆师傅正在进行化妆,也是梳“大鳖尾”重要的步骤之一。梳“大鳖尾”过程需要多人合作,图为初步成型的“大鳖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