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全面启动“访百万企业 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60天放贷逾17亿元 金融活水“滴灌”民营和小微企业
银行走访人员与企业人员面对面交谈,拉近银企关系。受访者供图
客家村镇银行为梅县区城东镇玉水村发放了梅州首笔“师傅贷”。张海瑞摄
企业负责人带领银行走访人员参观企业,提出了困难与需求。受访者供图
“今年企业发展形势如何?”“发展中有什么难题需要我们银行解决的吗?”……银行工作人员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谈困难,问需求,敞开心扉。
这是梅州市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走访企业的一个情景。
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的统一部署下,今年3月,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会同梅州银保监分局,联合组织梅州全市2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启动“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
“我们争取用10个月的时间,走访全市近4万家暂无历史贷款记录的民营和小微企业。”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行长黄昌隆表示,只有摸清实情,才能了解企业最真实的金融需求,帮助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截至目前,梅州辖区金融机构累计走访企业1.34万户,银行预判可贷款企业数916户,已发放贷款374笔、金额17.82亿元。走访专项行动初显成效。
精准把脉
10个月走访近4万家无贷款民营和小微企业
3月的一天,笔者跟随梅州农村商业银行的走访人员走访位于三角镇东升村移民区桥头楼换段的梅州市双兴酒店。走访人员对该酒店的负责人郑启台出示工作证件后表明来意。
“今天到这里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酒店目前的发展状况,看看有什么困难和需求,需要我们银行帮忙解决。”走访人员一边说,一边向郑启台递上相关资料,耐心等待对方看完。
“你们来得太及时了,我们正愁缺少资金购置一批家具。”郑启台在知晓走访人员来意后,连忙带大家参观酒店,介绍相关经营情况和目前面临的困难。据了解,该酒店属于个人独资企业,经营范围是旅馆业,客源主要以返乡客、游客为主。
“酒店地处梅州商业圈中心地段,地理位置优越,客源充足。我现在想进行一次升级改造,打算购置一批新家具,提升客户体验。”郑启台说,预算达348万元,自筹148万元,还差200万元。走访人员将相关情况一一记录在案,“您放心,我们已经将您的融资需求都记录下来,待我们回去审查后,尽快给您回复。”
事后,梅州农村商业银行对该酒店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确定其符合贷款条件后,立即提供资金服务,于3月14日发放一般抵押贷款200万元,期限三年。
“这笔贷款真是一场"及时雨",缓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郑启台收到贷款后说。
“走访期间,对于企业提出的融资需求、遇到的融资问题,我们都积极地予以解决,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就详细记录下来。同时为受访企业宣讲助力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走访人员说,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以此拉近银企关系。
的确,走访企业是金融机构真正走进客户内心的最好方式。而这一方式,也是广东省贯彻落实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有力抓手。今年1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和广东银保监局联合发文,制订了“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争取用一年时间走访全省超过100万家暂无银行授信的民营和小微企业。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在省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会同梅州银保监分局,制订《梅州市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争取用10个月左右时间,组织辖区20家银行机构走访全市近4万家暂无银行贷款记录的民营和小微企业。
通过专项行动,梅州将进一步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宣讲金融政策,提供金融服务,帮助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因地制宜
推出“柚农宝”“师傅贷”等创新型金融服务产品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梅州各大金融机构积极为民营和小微企业“站台助阵”,银企携手共谋发展、共渡难关,建立了鱼水般的深情。
长期以来,“草根企业”创始人是最渴求资金的一大群体,民营和小微企业因可抵押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弱,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破解这一困局,梅州各大银行提供真招实招,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精准“滴灌”民营和小微企业。
“多亏这些新产品,短缺资金马上得到了解决,看到自家柚园的新发展,十分开心。”梅县区桃尧镇麻坝村张阿姨说,身边有不少像她一样的草根企业家获得贷款,有效解决了融资难题。
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桃尧镇的土地适合种柚子,只要管理跟上去了,柚子的品质特别高。但柚农们表示,管理的前期投入很大,对资金的要求高,传统抵押贷款门槛高,无固定资产可抵押、贷款额度低等限制了柚农发展的脚步。
企业有需求,银行就有行动。根据梅州柚农发展需求,梅州农村商业银行推出了一款“柚农宝”贷款产品,对优质柚农最高可信用授信10万元。该款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柚农们青睐。
此外,客家村镇银行日前则为“厨师村”——梅县区城东镇玉水村,发放了梅州市首笔“师傅贷”,并给予玉水村3000万元授信额度。这款“师傅贷”贴合“客家菜师傅”工程需求,将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送到田间地头。
走访企业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的力量源泉。“柚农宝”贷款、“师傅贷”等独特的金融产品,均为金融机构根据实地走访情况量身推出的。
业内人士表示,走访人员下工地、进厂房,走街道、访客户,为当地民营和小微企业引好“金融活水”,更加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境,也就能根据实际情况推出符合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真正将服务落实到田间地头、沿街商铺、社区家庭和小微企业,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优质服务“零距离”更接地气。
推出“柚农宝”贷款、“师傅贷”,只是梅州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内容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梅州各银行机构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推出“云税贷”“微捷贷”等创新产品,民营和小微金融品种日益丰富,无抵押贷款模式不断涌现,例如工商银行梅州分行创新网贷通、金融资产池质押融资、银政通等产品;邮政储蓄银行梅州分行创新“农担贷”产品,由省农担公司提供贷款担保,为涉农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免抵押贷款。
靶向发力
建立信用信息库信贷决策更科学有效
“之前没有了解过你们农商行,以为你们只是支持三农,没想到还能为我们这些企业提供帮助,你们这次的走访行动真是雪中送炭啊。”日前,五华农村商业银行对五华县聚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贷款7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握住走访人员的双手说道。
这个案例从侧面反映出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开展“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举措。
“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抓住解决“信息不对称”这个关键,通过银行存量客户名单和省工商局企业名单进行碰撞,筛选出无银行信贷存量业务的企业名单,督导银行机构走访,宣传金融支持政策和服务产品,提高金融服务可及性和融资可得性,进一步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帮助银行机构迅速掌握企业基本信息,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开发了“企业走访管理系统”,在整合工商、农业、经信、税务等部门的企业名单基础上,构建了企业信息大数据库,实现企业信息汇集与共享。各银行机构通过该系统可快速比对筛选走访企业,记录走访的关键环节。
与此同时,梅州还归集了19个部门共44个信息类9000多万条公共信用数据,建立了较全面完整的信用信息库,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
业内人士表示,构建大数据库,不仅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更是以数据“跑步”替代企业“跑腿”,让银行信贷决策更科学、更有效。
“我把企业基本信息一输入进去,马上就申请到贷款了,这也太方便了!”梅江区某机械厂负责人李先生发出感慨:“以前办理贷款很麻烦,而且时间长,少说也要一个月。”当得知梅州金融机构正在全市开展走访行动并联系公司时,李先生积极配合,主动告知自己迫切需要银行融资支持。最终,该公司以良好的纳税记录,成功办理了建设银行梅州市分行贷款产品,获得了急需的贷款。
农业银行兴宁市支行在调查了解某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及融资需求后,结合企业及企业主的结算、工商、征信、税务等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评价,发现该企业纳税情况良好,快速为其匹配金融产品。该企业从开始纳税授权、进行贷款申请到最终成功提款100万元,全流程仅耗时3分钟。
企业纷纷感慨,银行贷款“手续烦、资料多、放款慢”逐渐成为过去式。
“要做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关键是让信息跑起来。”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说,梅州金融系统积极推动实现信息自动匹配共享,努力让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对话
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行长黄昌隆:
以“四变”助推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百业兴则金融强,金融的根基是实体经济。“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在梅州启动不到两个月时间,已走访了上万家企业,走访数量居全省前列,并得到广大民营和小微企业的点赞。如何通过此次专项行动,让梅州民营、小微企业更多获利,加强银企双赢合作,助推梅州实体经济发展?南方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行长黄昌隆。
南方日报:“信息不对称”一直以来是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制约因素之一,此次专项行动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黄昌隆:当前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其中银企“信息不对称”是关键问题。具体表现为:银行急于推广“好产品”,但不易联系上企业的“关键人”,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触及企业;部分企业需要融资,但其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对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政策缺乏了解。
“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从金融供给端出发,打通银企对接“最后一公里”,着力缓解“信息不对称”这个问题。主要是通过提高金融服务可及性,推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提供充分正规金融服务,带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推进解决企业“融资贵”问题,提升民营、小微金融服务水平,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南方日报:结合梅州当地实际情况,各大金融机构在这个专项行动中,有哪些亮点?
黄昌隆:亮点可总结为四个“变”。
一是变企业上门找银行为银行上门助企业,现场提供企业融资专业咨询服务。专项行动从金融供给端发力,组织银行机构网点信贷人员主动上门走访未授信民营和小微企业,现场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并提供融资咨询服务。如工商银行梅州分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推介工银小微金融服务平台、税易通、e抵快贷等特色产品,提升了融资供需对接精准度和效率。
二是变被动等企业提交信用信息为主动采集建库,收集整合企业融资需求等信息。银行机构通过实地走访或电话访问企业,主动收集被走访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融资需求,连同自身提供信贷支持的预判、是否需要抵押品、信贷产品名称、最迟提供信贷时间等融资供给信息,录入走访系统,形成被访企业融资供需数据库。通过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状况及银行信贷产品供给特点,实现“适宜的融资产品”匹配“适宜的企业”。
三是变一次性提供贷款为持续跟踪企业金融需求,创新灵活多样服务模式。首先是深挖企业融资需求,适时提供信贷支持。银行机构对暂无授信的企业进行走访,初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后,在走访系统中记录企业有关信息。对于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通过动态收集企业经营及财务信息,深入评估其信贷资质和授信可获得性,组织业务调查、审查及审批,在达到放款条件时及时发放信贷资金,落实对企业的融资支持。其次是挖掘非融资需求,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各银行机构通过走访行动挖掘企业账户服务、日常结算、对公中间业务、企业主及企业员工个人金融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以账户服务为起点、融资服务为深化,逐步增大客户黏度,灵活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模式。
四是变单独对接零散客户为主动集中宣传金融政策,为企业融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一方面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牵头拍摄制作了“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公益宣传片,在各大媒体平台进行高频次播放,形成立体化宣传格局。另一方面是发挥银行自身宣传渠道优势,银行机构综合运用宣传视频、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宣传二维码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提升金融政策社会知晓度和覆盖面。同时,我们注重线下对接活动,引导银行举行多场现场推介会,推动银企面对面交流,主动为企业融资发展出谋划策。
南方日报:梅州应如何通过此次专项行动,更好地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黄昌隆:本次专项行动,既是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一大举措,也是小微企业借力发展的又一契机。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对标梅州市“六争六补”、建设“5311”绿色产业体系、构建“五星争辉”工作要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民营和小微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练好内功:一是要突出主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高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二是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严格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注重自身信用积累。三是保障人才配置,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通讯员陈丽叶永科谢思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炜梅)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工程结构专家江欢成等梅州中学校友回母校考察。副市长张晨陪同。据了解,梅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