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将一面与梅花

梅州日报 2019-05-10 10:15

■ 刘强(广州)

读到叶剑英元帅的一首小诗“心如铁石总温柔,玉骨姗姗几世修。漫咏罗浮证仙迹,梅花端的种梅州。”于是与妻子商量,咱们春节去梅州旅游,既能感受到别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又能肆无忌惮地尽情赏梅。

春节前夕的黄昏,我们入住在梅江老城区历史文化街背后的一家酒店。从酒店下来,穿过文化街的西端,我们走上梅江桥。据说,当年梅江桥的修建并不顺利,倾注了客家人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一度成为梅州标志性建筑。脚下梅江水在夕阳的抚慰下,安静谦和,不急不躁地缓缓流动,像是要与这座古老的客都相拥而眠。沿梅江北岸向东漫步,路边绿化带里每隔三五米就默立一株梅花。品种不同,她们的姿态也不尽相同。含苞的娇羞欲语,脉脉含情;乍绽的潇洒自如,落落大方;怒放的赧然微笑,嫩蕊轻摇。有的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像初生婴孩般可亲;有的青春洋溢,热情奔放,似亭亭玉立少女般可爱;有的超凡脱俗,端庄大方,如持重贵妇般可敬。她们或仰、或倾、或倚、或思、或语、或舞,奇姿异态纷呈,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美不胜收。

赏梅慢行,前面就是叶剑英纪念大桥。我伫立桥面,依偎在桥栏,俯瞰江水,一座优雅的古城就倒映在水面。华灯初放,霓虹闪烁,桥上岸边的灯笼在柔和的春风中沉醉,轻曳着喜庆的红,眼前的小城宛若穿上节日的盛装。

夜色渐浓。我想原路返回,再看一看岸边的梅花。虽不是很晚,但“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那一只只火红的灯笼,不就是一盏盏烛光吗?照亮梅花的音容,在星光与灯火斑斓里任尘世喧嚣,却独守一枝宁静。

第二天,我们来到中国客家博物馆。这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代表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是中华汉民族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构建了全球客家人寻根问祖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其中,“客家母亲”雕塑,看着让人感动、心疼——一位年轻的母亲以人代牛,正挥汗如雨地在泥泞的水田里耕作,背上却背着一个熟睡的孩童。客家母亲的勤劳、独立、仁爱以及“敢负人间苦难”的精神让我钦佩,以至于热泪盈眶。

馆内的 “颂梅忆乡音”景区让我们特此来寻梅访梅的外地游客很是激动。之后还是迫不及待地赶去周溪河沿岸的“十里梅花长廊”,与梅林来一场盛约。一株株红梅、粉梅、黄梅、白梅临溪微绽,暗香阵阵。红色的梅花艳若桃李,灿如云霞,又如燃烧的火焰、舞动的红旗,极为绚丽,颇具感染力。观之使人受到鼓舞,感到振奋,心中腾起异样的激动。粉红色的梅花如情窦初开的少女面颊,带着十二分的羞涩,如描似画,柔情似水。置身其中赏心悦目,遐思无限,流连忘返。黄色的梅花正打着一个个小骨朵,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枝头,风韵而尊贵。“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白色的梅花如银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是那么清丽超然,清雅脱俗,令人望之肃然起敬。“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宋代诗人杨万里途经梅城作的这首诗,不正是现在的我所思所想吗?

蜿蜒妩媚的梅江串起碧水青山的水墨画卷,那一株一株梅花正是这画卷里缱绻的诗行。客天下小镇、梅江公园、亲水公园、东山书院、嘉应学院、潮塘……每个景点每个地方都有梅花的厮守。“梅花香自苦寒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在梅江区紧紧围绕“1158”发展思路、全面推动“八星璀璨”区域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世界客都、开创诗画梅江新格局的大潮中,“留将一面与梅花”,是建设生态梅江、诗画梅江的闪亮名片,心之向往,诗情放荡。

新闻推荐

随意开车门 官司惹上门

本报讯(记者王丽莉通讯员陈琳张冠华)侯先生开车门不注意后方来车,致后方经过的摩托车车主受伤,从而惹上官司。交警部门建议,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