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良斜塔:倾斜度超比萨斜塔
素闻意大利有比萨斜塔(倾斜3.99度),丰顺有丰良斜塔(倾斜10度)。就斜度而论,丰良斜塔更甚,如此胜迹,早欲探究。笔者偕友二人,攀登牛牯岭,观赏斜塔胜境。
丰良斜塔,又称文塔,位于丰顺县丰良镇棠荆村牛牯岭山顶,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由丰顺知县王奇云(江西省安福县人)倡建。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八角形,为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底层东南面辟券门,每层各有券窗两个,台基周长20.4米,塔腔直径3.2米,高32.3米,墙厚1.5米。塔身以火砖砌成,底层白麻石,各层之间叠涩出檐,占地面积38平方米。原每层铺有木楼层,现无存。因地层变化,塔已倾斜10度,但仍稳固挺拔,故又称为斜塔。
塔西侧300余米有丰溪河流淌,塔西南直去3公里为丰顺县原县治之地丰良镇。有关县治及文塔,《丰顺县志1995》大事记有载:“清乾隆三年(1738)置丰顺县,县治设于汤田(今丰良镇)。……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建文塔于丰良棠荆村丰溪畔山顶,后俗称为丰良斜塔,今存……1950年11月21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以汤坑镇为本县县城。”文塔立于县治之东北,丰溪河畔,镇守丰良,兴县邑文风,亦为丰良平添古塔风光。
我等立于塔下,见塔身八角形状,以青砖砌筑。首层西南向开一门,入内,见首层以白麻石铺设。原每层铺有木楼板,以木梯上下,如今木棚及木梯拆除,成空心塔。塔壁设有螺窗,各层之间交互错置:第一层无窗,第二、三、四层两窗相对,第五层四窗相对,第六层偏东南处开一小窗,第七层为塔顶无窗。光线穿窗而入,照得塔内一片亮堂。立于塔内,抬首仰望,塔内空空,目及塔顶,成塔洞,呈八角几何形状,周边以光窗点缀,光影成趣,美不可言。
丰良斜塔,始斜于何时,无史记述,公布其斜度则始于1982年。据资料载:1982年,中国科学院测定塔身倾斜5度,倾斜盖因西南角(塔门方向)直径约10米范围黏土质地面断裂下陷所致,塔门顶石梁已断裂。2001年4月,丰顺县电视台复测结果为倾斜10度,时隔20年倾斜至10度。
伫立斜塔之下,不禁联想起意大利比萨斜塔。比萨斜塔为比萨大教堂之钟楼,始建于1173年,倾斜3.99度。若论斜度,丰良斜塔斜于比萨斜塔逾2.5倍。比萨斜塔闻名世界,慕名观者如云,年超百万之众,然丰良斜塔其名仅传及一邑之隅,门庭冷落。或因:一者处地不同,比萨斜塔地处城市,丰良斜塔立于山岗;二者功能不同,比萨斜塔为教堂钟楼,丰良斜塔属风光塔;三者年代不同,比萨斜塔至今有846年历史,丰良斜塔199年历史;四者1590年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以两个大小及重量不同之球体做了个自由落体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等。当然,以上只是揣测,如此比较并无科学之意义。然而,丰良斜塔以其32.3米之高、10度之斜,历经199年风雨及数次地震,仍傲然挺立,实属奇迹。丰良斜塔斜而不邪、斜而不歪,为顽强与坚贞之化身,成一道奇妙之风景,声名渐远,观者日多。丰良斜塔于2015年成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丰顺县清代塔类建筑及斜塔保护颇有价值。
新闻推荐
留隍镇溪北村农家饭店坐落在韩江边。在现场笔者看到,一个超大的砂锅里装着一只3斤左右的鱼头,经过一小时的炖煮,鱼汤已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