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载凿山修路 方便上万村民出行 “梅州愚公”张维山自筹10万元开凿200米隧道 带领村民修路致富

广州日报 2019-05-06 04:17

张维山张维山带领村民开凿的隧道。穿过梅州市大埔县红光隧道,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出现在记者眼前,这个村庄就是“牛喜坑”村。过去20多年间,正是村里的党员张维山自筹经费10万元,带领村民开山修路,才将矗立在村口的一座大山打通,建成一座200米长的隧道。大山一侧数十个自然村与外界隔绝的状况终于改变,张维山也被村民们称为“梅州愚公”。如今,这位66岁的老汉又有了新目标:他想将隧道拓宽成双向两车道。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今年66岁的张维山已是两鬓斑白,他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说起普通话来有些吃力。但回忆起20年前凿山修路那段激情澎湃的日子,他似乎一下子年轻了20岁。

大山阻隔成“光棍村”

张维山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前,牛喜坑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村口一座高上百米的岩壁是横在村口的“天堑”,也是村民们外出的唯一通道。村民出村,要爬380多个台阶到山顶再爬下山。遇到下雨天,山体塌方,台阶被掩埋,村民们就出不去了。

张维山小时候上学时,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先攀爬380多个台阶,足足要半个小时,再一路小跑下来,整个上学的过程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村里的老人生病了,请医生过来,医生不愿进山来,救护车也进不了村。当时村里有十多个老人家,每次生病,都要靠家中的年轻人将老人背上山顶,有时甚至需要村民们用竹子加绳子绑成一个担架,将老人从山脚下抬上山顶再下山。

交通闭塞让山沟里的村民们生活极度艰难,很多男人都找不到对象。张维山记得,村里几十户人家中,就有近10个光棍。很多村民只好举家搬迁到外地。

立志改变小村闭塞面貌

张维山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1972年高中毕业后,他在老家当了一年公社干部。之后他当过工人,做过矿工,还买了一辆卡车搞运输,赚了几万元。

1996年春节,张维山回村和父母团聚。看到村里的泥巴路破烂不堪,多数村民都还住在简陋的土房里,作为村里唯一的共产党员,张维山再也坐不住了。他召集村民们开会,商讨修路的事情,并由他写了一个倡议,村民们都按了手印,找海外华侨捐资作为启动资金。在商量修路方案时,大家一致认为,山体太陡峭,水土流失很大,如果开山凿路,公路每年都要被坍塌的山体掩埋三四次,挖隧道更实在。核算造价,需要18万元。

整个1996年,张维山都在外面筹钱。有两个华侨分别答应捐资1万和6000元,加上他自己的3000元,做启动资金。当时,承包工程的工程队看他拿不出首付款,打退堂鼓。张维山的倔脾气上过来了。“你们不干我自己来吧。”就这样,隧道工程仓促上马了。

张维山买来炸药、钢钎等工具,租了柴油机、板车、风钻等设备,带上6名村民从南北两向开始了艰辛的凿洞历程。因为隧道是坚硬的辉绿岩,有时连续放了9个1米深的炮眼都炸不出一簸箕石头。只能用在锤子、钢钎一点点挖凿。那时,他们天天猫着腰,钻进不到1米深的山洞,一点点地挖。他们的手和胳膊都被磨出了一个个伤口,稍微转一下头,身上就会被棱角锋利的石头划破。“那时,还没有现在这种冲击钻,在凿山时钻头、钢钎不知断了多少根。在山洞里工作两个小时以上,手就会磨起了泡,流了血。收工后我们不敢洗手,一洗手,伤口便钻心地痛。”每天收工回到家,腰疼得躺在床上直打滚,他只好从山中采来草药热敷。一次,他的右脚食指在山洞中被石头砸断了,他没有吭声,忍痛把脚趾掰正,用茅草缠住,继续挖。张维山脱下鞋子,这根脚趾到现在还是歪的,一到下雨天就疼得厉害。

在200米的隧道中,最艰难的还要数隧道正中间的50米。“越往深处走,石头越硬,很多石头上还长出了白色的"根",有时候,我点了十几个炮眼,个个都响了,隧道里的石头却连一条裂缝都没有。”张维山说,一开始有6名工人跟着他一起干,过了半年后,只有两个村民留了下来。

搭进买房钱开山洞

为了开凿隧道,张维山倾家荡产。他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捐了出来,还卖了卡车,前后投入约10万元。他姐姐给父母的3万多元买房钱,也被张维山拿来买炸药、雷管等材料了。到1996年底,他已经欠工人工资等合计3万多元。“这在当时是很大一个债务,那时的猪肉才几毛钱一斤,我准备用10年时间还清。”张维山说,如果再没有资金进来,隧道只好停工。将母亲的买房钱拿来开凿隧道,张维山的母亲非常生气。“那段时间,她一直住在我姐姐家。”

1997年11月13日上午9时,一条长200米、宽1.5米、高1.8米的隧道终于顺利打通,牛喜坑村和邻近的横乾村3000多人出行难的问题得到解决,也让孩子们有了通往梦想的金光大道。那一天,张维山这辈子都忘不了。孩子们钻过黑黝黝的山洞,站在田埂上高声喊着“通了”!几十年都没翻过山头的老太太也拄着拐杖到大山的另外一侧看看。

遇隧道塌方险些丧生

张维山说,开凿隧道的1000个日日夜夜,每天都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险。“我没学过爆破,都是按土办法安装炸药。一个岩壁上要开8-11个1米深的炮眼,引线1.1米长,我用烟头点引线,第几个炮没响,我就知道第几个炮出问题了。”张维山说,因为隧道内有积水,所以有时会有哑炮。炮响后,山洞里烟尘很大,只有等到第二天才敢进入山洞检查。

每次排除哑炮时,他都要去检查。先找到那个炮眼,向炮眼里面灌水,再用铁丝将装满炸药的纸勾出来。每次有村民要跟他一起,都被他拒绝。有一次在清理时,哑炮突然响了,两位工友都在山洞外面高呼“完了!”所幸隧道内岩壁非常坚固,没有塌方。当时,他冒着滚滚浓烟往外冲,被腾起的灰尘呛得直咳嗽。两位工友见他死里逃生,兴奋地抱着他说命大。

另一大威胁是缺氧。当时,隧道挖到五六十米深,就会缺氧,呼吸困难。时间久了,张维山摸索出一个办法,他在山洞里面放一根蜡烛,如果火苗大约有1-2厘米长,就可以进去,如果蜡烛火苗变长,就要赶紧跑出来透气。“一旦缺氧,连跑出来的力气都没有,那就是很危险的。”后来,他买来两个风机,放在山洞口往里面鼓风。就这样,他白天放炮,晚上跟工人们一起将山洞中能运走的碎石用斗车拉走。

1999年底,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奋战,红光隧道终于大功告成,被拓宽到2.2米,可以通行小汽车了。他还用水泥将隧道的两个出口修葺成拱形,看起来精美了许多。

20年凿山修路不断

路通财通。隧道贯通实现了小车通行到牛喜坑村的目标,村民们在村里栽药材、种果树、养猪,日子逐渐红火起来,外面的姑娘也愿意嫁进来了。如今在牛喜坑村,说起张维山,村民们都啧啧称赞,称他为“梅州愚公”。

但从南山大桥到红光隧道的村道仍旧坑坑洼洼,沿途基本上都是泥巴路。每年雨季,黄泥路塌方,整条路都没法通行,红光隧道也慢慢荒废了,洞口长满了杂草。这让张维山很痛心,他不想让辛苦挖掘的隧道成了摆设。每年雨季,只要道路塌方,他就会带着锄头铁锹,自费从外面请来钩机,将山路清理干净,让隧道恢复通行。2011年,张维山再次发起倡议,号召在外打工的村民和海外乡贤,筹集款项,将约1公里的山路铺上水泥。

去年年底,从横乾村直通牛喜坑村的1公里山路才最终铺上水泥。如今,有将近20个自然村的上万名村民可以经由这条隧道出入。但张维山又有了新的目标。隧道只有2.2米,无法会车。他想将隧道进一步拓宽成双向两车道,这样,隧道两个方向都能通车,他还打算将隧道内装上照明设施和通风设施。张维山说,虽然今年66岁了,但在开山修路这条道路上,他不会停下来,只要还能动,他会继续带领乡亲们开山修路,让小山村四通八达。

新闻推荐

你会选择去 “996.ICU”公司上班吗?

【热议话题】近日,一个新词——“996.ICU”引发社会关注,也将一些知名公司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996.ICU”,意为员工从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