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大埔围村:从“角落村”到“最红最美乡村”的蜕变

增城日报 2019-04-29 10:19

大埔围村富有特色的外立面墙体彩绘。

2013年初,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张帆怀揣着梦想,来到增江街大埔围村担任驻村干部。当时的大埔围村,村庄周边遍布近百家“散小乱”养猪场,村头巷尾,农户散养的鸡鸭满地跑,随地可见禽畜粪便和垃圾,彷如一个脏乱的“养殖场”,村民的生活环境十分糟糕。眼前的景象让张帆感到迷茫和焦虑......

“大埔围村地处广州、惠州和东莞三市交界,是广州市最东边的一个"角落村",既普通又没资源,村里到处乌烟瘴气、臭味熏天,生活环境恶劣。住在这个村里的人都想搬走,更别提回乡创业了。”张帆回忆说。

近年来,大埔围村“因地制宜、因难见巧、因势利导”,在产业发展、优化环境、乡风文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一个软弱涣散的“角落村”蜕变为“最红最美乡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整治环境污染场所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过去,大埔围村共有82家“散小乱”猪场,其中3家规模上万头。由于管理问题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集中整治拆除不可避免。

而在2012年,区委区政府规划在大埔围村建设一家现代化大型生猪养殖场项目。“一方面要拆除村民自己的猪场,另一方面要从村民手里租地引进一家大型猪场,这其中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张帆说。

“农村想要发展,就必须做出改变。”在村“两委”做了大量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后,大埔围村民认识到只有通过引进项目才能带动全村经济和环境发展,让村民走上致富道路,过上宜居宜业的小康生活。于是,村民们纷纷拆除了各自的“散小乱”猪场,将空出的土地租赁出去,推动了现代化大型生猪养殖场项目的建设。

2013年,大埔围村作为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村,拉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村“两委”通过深入了解村民意愿,提出了“坚持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注重保留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和乡村特色,树立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的建设理念。

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大埔围村将160多间(面积共约5000平方米)破旧空置房屋拆除,建成绿地广场;在民居之间种植大桂花、紫薇、大红花等花卉植物,把一栋栋民居串联起来;通过奖励的形式鼓励、引导村民自主整饰房屋外立面,并组织开展家庭盆景花卉评比和“最美庭院”竞赛等活动,倡导、发动村民自觉美化环境。

如今,引进建设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年出栏量达到10万头,猪场采用无污染零排放措施,对村庄环境没有丝毫影响;村里的道路干净整洁,风格独特新颖的围墙、房屋外立面的创意墙体彩绘,都巧妙地融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成为一道道景观;村里还建有乒乓球室、图书室、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村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建设“大埔围花海”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2015年12月,“大埔围花海”亮相令大埔围村成了“网红”。绚丽多彩的鲜花争奇斗艳,游客纷至沓来,高峰期一天游客多达上万人。巨大的人流量让大埔围村民既意外又惊喜,并看到了新的商机。一时间,大埔围村的民宿旅舍、农家乐和艺术工作室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花海,也成为大埔围村一张崭新的名片。

“清理了"散小乱"猪场等污染场所后,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收入也亟需提高。”过去,由于村民的房屋大多依山而建,门前80多亩的空地出租用于经营种植草皮,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土地越种越贫瘠。经研究后,大埔围村决定统一引入既有观赏性质又有经济价值的花卉种植企业,统一租赁村民的土地,把草地打造成一片美丽花海,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目前,共有26户村民自己开办民宿旅舍和农家乐,还有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进驻,在村中通过租用旧民居改造成创意工作室。

六年时间里,大埔围村集体和村民年收入大幅增长。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不到9000元增长到2018年超21000元,翻了一倍多。村集体收入从2013年的不到30万元增长到2018年超过300万元,实现脱贫摘帽。

搭平台引团队发展新鲜活力

在澳门氹仔官也街,一幅以爱为主题的建筑墙绘格外引人注目。创作这一作品的人,竟是大埔围村青年叶建基。

2016年,叶建基在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当初他找到我,说想在市区创业,但是为几万元的商铺顶手费而发愁。我当时鼓励他,不如回到家乡来,用家里的老房子做工作室,不用交租金、顶手费。而且大埔围村正如火如荼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你们回来了不仅能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来往的游客还能带动工作室的宣传,一举多得。”张帆说。后来,叶建基带着他的几个同学一起回到了大埔围村开始创业之路。他利用自己的祖屋改造开办艺术空间工作室。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他和他的团队就创造了近200万元人民币的收益,同时也成为大埔围村返乡创业青年的出色代表。用叶建基的话来说,在过去根本不敢想象自己的家乡会有今天的发展,自己的梦想能在家乡生根。

在大埔围村,像叶建基这样的返乡创业青年越来越多。乡村振兴离不开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尤其重视发展平台、政策和空间。大埔围村不仅积极与高校紧密合作,还出台了创业奖励补贴办法等措施,推动实施“青年创业展翅计划”,打造“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为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点燃青年创业热情,吸引当地大学生返乡创业。

截至目前,大埔围村共计与10所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打造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园平台,引入高校青年人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发展中。

近年来,大埔围村被评为“广东名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全国绿色村”和“全国文明村”。从创建广州市文明示范村起步,紧紧把握广州市“美丽乡村”试点机遇,大埔围村由一个不被人认识的“角落村”蜕变成备受瞩目的“最红最美乡村”,破解了“美丽乡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成功探索了一条现代文明与乡村文化相融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道路。

新闻推荐

桃源镇尖山村村民有“三难” 出行难、用电难、通讯难,镇政府回应逐步推进解决

由于电压不稳,村民家中安装了稳压器。尖山村村道大多为难走的泥路。(图片均为梁志航摄)■本报记者洪国栋梁志航尖山村是大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