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腌面”也可以做成“大产业”
■郭 松
今年梅州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增强品牌优势,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梅县腌面是梅州客家几代人最熟悉不过的餐饮主食之一,梅州人对梅县腌面有着醇厚的情感。对于在外的梅州人来说,一碗腌面就是一碗思乡的情怀和家乡的味道。如何把梅县腌面做成一个品牌带动经济发展,值得探讨。
目前,梅县腌面也在珠三角地区遍地开花,逐渐形成了客家小吃类美食的代表。但随处可见的梅县腌面店乃至其他客家小吃,都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缺乏品牌意识及系统化的运作,导致它们无法对传统客家味道起到正面宣传作用。笔者认为,“小腌面”可以做成“大产业”,只要各方主动作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以梅县腌面为代表的客家小吃升级发展,就一定能为整个客家饮食产业注入新动能。
事实上,以梅县腌面为代表的客家小吃系列,具有进入门槛低、易复制、能快速传播等商业特点。如今,在“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的强大推动力下,梅州人若能进行腌面店铺升级,借助互联网新零售、大数据等优势,是很有可能让梅县腌面快速占领全国市场,形成垂直精准的宣传和推广梅州及客家旅游、文化、农产品的窗口,进而带动客家地区旅游、文化、农产品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代表的“沙县小吃”“兰州拉面”早已走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并对带动当地多种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沙县常住人口23.3万人,沙县小吃总计培训数十万名小吃从业者,年经营收入达百亿元,被称为“一个县的全国生意”。而拥有“世界客都”“长寿之乡”“华侨之乡”美誉的梅州不论是历史厚重度还是小吃品种的多样性都足以媲美任何一个地方的特色小吃。我们应积极借鉴其他地区推广当地特色美食的经验,从店面、产品等方面谋求新发展,让客家小吃能以更光鲜靓丽的面貌,昂首阔步“走出去”。
梅州旅游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我们可以通过梅县腌面的“实体经济+互联网”双通路模式,打造客家产业“超级入口”,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个涵盖客家美食、客家旅游、客家文化等为一体的“大客家”体系。
(作者单位:梅州一碗腌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柯)22日至24日,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陈祖煌率领省政协调研组,来梅开展“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