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雁洋镇长教村从贫困山村“变身”美丽新村 产村相融 农旅互动 美村富民

梅州日报 2019-04-23 10:33

村美民富的长教村一角。(林翔摄)

●本报记者郑炜梅

特约记者刘洪桥

云雾缠绕着绵延的山脉,山下有漫山的茶园、清澈的溪流、平整的道路、连片的民居……走进梅县区雁洋镇长教村,步步为景,移步换景,俨然一幅“桃花源记”的现实图卷。曾经的长教村是贫穷落后的村落,但从20世纪以来至今,通过产村联动、农旅互动,蝶变为村美民富的新农村。

村庄“整容”

“甜”满生活

今年70岁的丘国义一直在长教村工作生活,每天散步看着美丽的家园,他都开心不已。“我们到了这个年纪,尝过了许多酸甜苦辣,现在日子对我们来说,甜占了大部分。”丘国义与71岁的老伙伴朱宽发忆起往事,多次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长教村数十年来的变化。

长教村位于五指峰南麓,现在村内主干道都铺上了柏油,道路四通八达。但20世纪90年代初时,该村交通还非常不便,缺乏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很弱。

1995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丘国义引进了雁南飞等项目,随后开始“携手”进行建设新农村的探索,以土地集约租赁给宝丽华集团,支持雁南飞做强做大,村子逐渐形成茶产业、旅游产业;长教新村建起后,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环村公路、医疗所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长教村慢慢褪下了“破旧”的“外衣”,露出“精美”的容颜。看着越变越美的村子,家家户户的文明意识也逐步提升起来,村民们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让村子既有“颜值担当”,也有“气质担当”。“我刚嫁到这边的时候满眼都是山,交通也不方便。现在变化可大了,样样都好。”20年前从畲江镇嫁到长教村的刘碧梅说。

时代日新月异,奋斗永不停歇。2018年,长教村村集体收入达98.3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57万元。“长教村有很好的发展基础,通过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带动,荒山变茶园、村子变景区。今后还要在原来优势基础上,走好生态发展路子。”长教村党支部书记叶战才说,目前村里正在规划一些项目,努力把村子建设得更好。

家门口就业

日子过得美

初春茶金贵。曾晓红和工友们一起忙碌一个春季,采完了雁南飞茶田、长教村茶园的新茶。记者日前见到曾晓红时,她正与其他20多名工友们在采茶。一行人中,长教村村民们占了大半部分,在将土地租赁出去种茶后,她们也通过这种方式参与茶园的建设管理,多了一份收益。

家门口就业是长教村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福利”之一。11年前,村民叶华波看准了长教村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将百年老建筑棣华楼改造成农家乐,前两年他还把外出工作的儿子叫回来一起经营农家乐。像叶华波一样在村里经营农家乐且下一辈也参与经营的长教村村民不在少数。得益于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长教村内的两个景区接待游客年超百万人次。变美的村庄环境、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让越来越多村民洗脚上田。据不完全统计,长教村经营农家乐的村民约有15户。

土地流转、景区打工、办农家乐……这是长教村村民融入血液的日常生活,产村相融也让村民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据不完全统计,企业通过吸收村民就业、租赁土地收益、产业利润分红等途径增加村民收入,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0个,间接增加岗位800多个。“除了土地租赁收入,我们夫妻俩现在分别在雁南飞茶田景区、桥溪古韵景区工作,我们俩加起来每个月可以领到五六千元,也不用到外面去打工,还能照料家庭。”曾晓红说。

新闻推荐

自家门前公地不让他人停放车辆 梅城私装地锁越来越多

顺风街道路附近一通道内被安装地锁。(洪国栋摄)本报讯(记者洪国栋)4月15日,有市民向本报《民生一线》栏目反映称,梅江区金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