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琢如磨铸木雕 径寸之间见匠心 传统民间手艺客家木雕化枯木为艺术,随时代发展遭遇传承瓶颈逐渐式微
木雕手艺需要
“慢工出细活”。
木雕工具多达上百件,不同的雕刻刀有不同的用途。
陈汉标金木雕作品。
陈汉标左手拿刀、右手握锤进行雕刻。
韩浩文根雕作品。受访者供图
4月的一天,笔者来到梅州市五华县水潭西路258号的一家木雕店,陈汉标正埋头雕刻《百子图》,打招呼的他一脸憨厚,一身朴素着装,裤子被划破了洞,裤脚沾染着灰土,一时间难以把他与手工艺大师联系在一起。
这位“接地气”的手艺人陈汉标,正是非遗项目五华金木雕的传承人。
在梅州地区,像陈汉标这样以刀为笔、以木为伴的木雕手艺人已经越来越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梅州的木雕作品畅销海内外,五华金木雕曾荣获全国工艺美术最高奖、大埔木雕工艺品远销20多个国家、平远根雕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于一体等。然而,这些都正逐渐式微,如今,久负盛名的木雕技艺遭遇传承瓶颈。
一雕一刻皆为匠心,为破解传承这一难题,政府是如何重视木雕工艺的保护传承,传承人该怎样做好传帮带的工作,木雕工艺在梅州还能否再次闪烁着熠熠光辉?日前,笔者走访梅州各地,探寻客家人的木雕世界。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汪思婷
通讯员张炳锋朱双玲
摄影:袁群华(除署名外)
历史辉煌
五华金木雕曾获
全国工艺美术最高奖
木雕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说起工匠手艺,这不得不提到“工匠之乡”五华县,其金木雕作品曾名扬海内外。
一间约60平方米的街边店铺,店内墙上挂满了各类雕刻工艺品,花、鸟、虫、草、人物、神像、动物等木雕成品或半成品散落一地,一块块工艺精湛的牌匾挂在墙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樟木的清香味。陈汉标端坐一旁进行雕刻,这是他的日常。
“从小就喜欢雕刻,没想到一雕就雕了三十多年。”陈汉标说,小时候外婆家附近就是五华工艺美术厂,每当放学经过时,看到工人在聚精会神地雕刻就充满好奇。因此每天放学,别的小朋友都去操场玩,他却去美术厂,给工人“打下手”。
据五华县志记载,五华金木雕源于“木雕之乡”潮汕地区,距今有150多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五华县安流镇洑溪村村民胡新佑前往潮汕谋生,拜一木雕老艺人为师,艺成后便在当地承领祠堂、庙宇等木刻装饰。
1965年,胡新佑的后人及其他木雕艺人18人,在五华创办工艺美术厂,生产传统的雕刻工艺品。起初的工艺美术厂只有几张桌椅,工人们用的工具也十分简单,大家席地而坐便开始了传统木雕的生产。而后发展得越来越好,厂房面积达2000平方米,产品更是因工艺精美独特畅销海内外。
五华金木雕产品主要有花、鸟、虫、草、树木、山、水、对联、寿匾及人物等共200多个品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蟹笼》《龙虾蟹笼》《八仙骑八兽》《四季花鸟》。其中《八仙骑八兽》曾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银杯奖(最高奖),1991年被广东工艺美术珍藏馆珍藏,《四季花鸟》被北京民族文化宫收藏。
谈话间,陈汉标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包裹,这里面便是获奖的荣誉证书复印件,从包裹着的很多层包装纸中可以看出,陈汉标对它们的珍爱。这里蕴含着客家木雕的技艺传承和木雕文化。
除了五华县,大埔在20世纪60年代也曾创办县工艺美术厂,创作、生产、加工各式各样的木雕工艺品。其多项作品于1979年被广东省二轻工业局评为优秀产品,并远销美国、泰国等20多个国家。
梅江区西阳木雕则是由客家先民从中原不断南迁的历史中传承发展而来,根据客家围屋民居土木结构居室的特色,以及大量的木制用具,雕刻出内容丰富、图案各异、栩栩如生的工艺,有山水、花木、禽兽、人物等,能美化环境、装修居室、装饰家具,又有生活实用和激励人们追求完美向上的作用,是珍贵的客家文化遗产之一。
平远的根雕也是木雕的一种,由平远县非遗项目平远木雕根艺传承人韩浩文自幼继承祖业发展而来。
据他介绍,曾祖父韩远房是平远一位造诣很高的木工、木雕师傅。他的工艺技法、创作的木雕作品深得同乡、清末民初书画家韩实根的赏识。韩远房是一位品艺很高的人,70多岁时还向儿子韩荣汾、孙子韩祝华等传授技艺。
耳濡目染下,韩浩文的父亲韩祝华也成了木雕名匠,他自己也回到家中继承祖业。其作品既有福建龙眼木雕的风格,又有广东金漆木雕的鲜明特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在梅州及闽粤赣三省根艺界广有影响。
工艺精湛
仅用于雕刻的工具
刀就达200多件
木雕是雕刀对木头的唤醒,也是雕刀对木头赋予的生命力。客家木雕的作品,不单单是其本身所表现出的样子,还有每一名手艺人“匠心”的体现。
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工雕刻转向了机械化生产,但是陈汉标、韩浩文等人始终坚持做一个传统工匠,一笔一划地用手工雕琢每一件作品,并且大部分用的都是自制工具。说起木雕作品的诞生过程,他们如数家珍。
左手执刀、右手举锤,在纷飞的木屑中,木料上的图案逐渐变得光滑圆润……陈汉标正在完成一幅《百子图》的雕刻。只见他身旁放了不少工具,一问才知这些工具刀多达上百种,这里的仅是一小部分。“为了照顾到每一个细节,光是用于雕刻的工具刀就有200多件。”陈汉标说。刀具分为圆刀、平刀、三角刀等,用于镂、刻、锼、凿等工艺。
一雕一琢,掌下生花。“一件木雕作品的完成,主要是经过绘画、雕刻成粗坯、打磨、上油、上生漆、贴金箔等10道工序,其中打磨、上油这两道工序需反复进行3次以上,耗费周期长。”陈汉标说,这些工序极考验师傅们的耐心和恒心,操作过程更是要心细手稳才行,他认为“慢工出细活”是对木雕手艺最贴切的表述。
金木雕顾名思义得看起来是金色,这便是五华金木雕最具特色的一点——木刻后贴金。
贴金所用的金箔纸使用千足金锤成的薄片,用毛刷将金箔纸牢牢粘在木料表面。从开坯到贴金,每个流程都需万无一失,稍有一步出现纰漏,作品就功亏一篑,才有了“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的谚语。
相比五华金木雕,平远的根雕技艺不仅少了贴金这道工序,还与木雕不同的是,木雕先有创意,之后设计草图。而根雕创作需充分考虑树根的特殊形态,然后反复地在脑海中构思。同时,平远的木雕根艺坚持原木色,不上漆,保持作品本身的自然美。
走进韩浩文的屋内,桌椅上那些图案,无论是雕龙刻凤的浮雕,还是镂空的透雕,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透着灵秀。“平远的木雕根艺在手法上力求纯手工,讲究技法,追求意境。”韩浩文一边说一边做起了示范,只见他手臂不停地挥动,刻刀飞舞,手中仿佛有了无穷的魔力,一刀一凿间看出了他对根雕的热爱。
木雕根艺创作出来的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木雕根艺的创作,韩浩文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木雕根艺集奇、巧为一体,与木雕艺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他还将客家文化融入到作品中,“借助根材的自然形态,加上艺术家独具慧眼的创作,进行少许雕饰,将艺术创作和天然奇特造型完美结合,创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韩浩文表示。
对于这些手艺人来说,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下一件作品永远值得期待。他们那一双布满了一道道、一层层新旧刀疤的粗糙大手,就是匠心匠人最好的代言。
传承困境
人才逐渐流失传统手工艺式微
“滋滋滋……”伴随切割木头的声音,位于平远县平兴路55号的祥瑞木雕根艺作坊里,三五位木雕师傅或拿刻刀,或拿木锯,正在木头粗坯上忙碌,赶着客户的订单。这是韩浩文的工作室。
韩家五代木匠出身,伴随着韩浩文孩童时期的是木头加工的“叮当”声,因此他从小就对木头有着特殊的情感。初中毕业后,韩浩文便自学了木雕工艺,从最初的抓刀临摹雕刻开始,韩浩文慢慢地掌握了传统的木雕手工技艺。几年时间,他的雕刻手法越来越细腻独到,雕刻出来的作品栩栩如生,形态逼真。在近年举办的深圳文博会和客家文博会上,他结合当地客家文化创作的《围龙故事》《平远上岌山歌》等木雕作品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提起平远的木雕根艺,不少人总能想到这名80后。
谁能想到,15年时间,凭着对木雕的一腔热情,韩浩文能成长为如今小有名气的木雕工艺师傅。“开始做这一行的时候,温饱都很难解决,还贴进去不少钱。”韩浩文说,因此家里人一直不同意他做木雕,希望他去工厂做雕花工作,每个月能拿到3000—4000元的稳定收入。
但他并没有放弃,想着现在还能坚持,真的无法生存时再决定放弃。就是这样的信念,让他白手起家,10多年时间便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木雕公司,并且在当地聘请了10多名木雕师傅。
“现在公司还在摸石头过河阶段,扣除给工人发的工资和日常开销,目前作坊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积蓄。”韩浩文说,但好在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不做了,也对不起自己传承人的身份。
让韩浩文欣慰的是,公司原先招进来的大都是木匠师傅,并不会雕刻这种精细活,在他手把手的教导下,现在大多都学会了木雕手工技艺。在他的“小目标”中,韩浩文希望能够打响木雕的品牌和名气,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老行当,同时用木雕来记录梅州客家人的故事。
“传统的东西总要有人传承,关键还要一直做下去,相信肯定会有人喜欢的。”韩浩文说,对于现在梅州木雕市场的冷淡,他却充满了信心。
“梅州的木雕手工艺曾兴盛一时,五华、大埔、兴宁等(市、县)都出现了不少手艺高超的木雕师傅。"工匠之乡"五华制作的木雕工艺品还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产品远销世界各国。”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肖文评说,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木雕手工艺逐渐走向没落,特别是大埔当地有很多木雕师傅,纷纷背井离乡,到广东潮州、福建漳州等地发展,并在当地开办木雕厂。
如今除了陈汉标、韩浩文等非遗项目木雕工艺的传承人外,很多人也不愿意再干这门老手艺,传承遇到了人才流失的困境。
近年来传统木雕手工技艺式微的状况有了些许改变。“现在又有了政府支持,太好了。”陈汉标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广下,他带着木雕作品参加了近年来的深圳文博会以及客家文博会,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到木雕这门老手艺。
“这两年不断有人找上门来想学怎么做金木雕,而且还很年轻,最小的才22岁。”陈汉标说,做木雕需要长时间专研,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来学的他都会耐心教,什么时候来都可以。
■对话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肖文评:
挖掘乡土文化整合资源发展文创产业
近年来,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的日新月异,品牌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手工行业木雕如何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成为政府、木雕技艺传承人等需要思考的命题。新时代如何为梅州木雕这个老行当注入新活力,南方日报就此采访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肖文评。
南方日报:在市场化经济浪潮下,木雕这门古老行当的传承和发展困难重重,新一代梅州木雕传承者们应如何解决困境,您有什么建议?
肖文评:一是随着机械化、电子化生产模式的渗透,部分木雕制品将走向低成本、大众化,精良的传统手工技艺将变得难能可贵,因此木雕传承者们要走“高精尖”道路,把木雕作品当作个性化艺术品来精雕细刻,让梅州木雕走向精品化、艺术化。
二是技艺要传承和创新。木雕传承者们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在现代的环境下,纯粹依靠传统手工技术难以维持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对于精湛的传统手工艺,我们要原汁原味地保护,但也要善于从现代技术与艺术中汲取营养,学习现代工业设计,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出好产品。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下发展,要手工艺与高科技结合,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脑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激光制作等,是传统木雕行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要适应市场需要。新时代有新的市场需求、新的审美观念、新的行业动态,传统的木雕手工艺品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靠自身的活力生存下去,不能依赖政府保护。因此木雕传承者们要基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去思考、研究,找准市场定位,开发符合市场需要的木雕手工艺品,拓展新市场。
南方日报:如何让木雕手工技艺更好地传承、发扬光大?
肖文评:首先,梅州木雕老行当的发展现状要引起政府的重视。目前传统的木雕手工艺日趋式微,手工艺人流失,木雕精品不多。因此,作为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梅州有必要加强对木雕老行当的重点保护,建立产学研体系,提高年轻一代对木雕文化的认知水平,为后备人才的培育打基础。同时,梅州不乏因生计而退出木雕行业,以及外流的手工艺人,为避免技艺和人才流失,可以相应出台一些扶助、奖励政策、保护方案,鼓励召回这批艺人。
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随着当代社会的进步,木雕老行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既要提高木雕传承者们的传统手工技艺,对于本土创作的木雕精品,政府也要有意识地多支持、多宣传推广,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最后,就目前来看,政府对于木雕行当的整体保护、资金扶助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有限,缺乏有建设性、针对性的规划意见,这方面需要政府有所倾斜,出台切实的政策措施鼓励创新,注重挖掘梅州乡土文化的核心内容,整合商业、文化、旅游等多方位资源,发展文创产品。
■相关
兴宁:“版画之乡”风采依旧
版画以刻刀为画笔,以木板为画纸,区别于油画和国画等画种。木刻版画,是现代中国美术中最具革命性、影响力的一门艺术。在中国现当代版画史上,梅州兴宁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素有“版画之乡”的美誉。
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倡导新兴版画运动,产生了中国近现代首个革命美术团体“一八艺社”,团体中13名成员有5名是兴宁人。由此,木刻版画在兴宁盛行,走出了像罗映球这样堪称中国现代版画大家的人物。
版画尤其讲究“三味”,即“木味”“刀味”和“刻味”。创作一件木刻版画作品,首先是选好木板,根据所要表现的题材内容画成详细的木刻画稿,并将画稿复印到已准备好的木板上,填上墨稿,待干后用刀进行刻制。刻制完成后,用胶滚筒均匀地在板上滚动上墨,覆盖上画纸并在纸背反复摩擦,直至画面尽显图画时即拓印完毕,待阴干后托裱即成为一幅版画。
但随着印刷术的提高,刀刻艺术日趋凋零。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形式,兴宁市近年来采取了众多扶持措施,如今兴宁版画已非“老人艺术”,其覆盖人群越来越广。
新闻推荐
李威光状元故居状元故居文物陈列室李威光故居,位于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下四角楼,由其祖父李绍纪等建于清初。状元故居坐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