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状元李威光故居
李威光故居,位于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下四角楼,由其祖父李绍纪等建于清初。状元故居坐西南向东北,建筑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围龙一门坪一半月形池塘布局,泥砖构筑,灰沙夯筑墙体,木桁木桷,悬山瓦顶面。状元故居于200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2月,广东省文物保护部门投入350万元修缮。
李威光,文武双全,清乾隆壬辰武科状元,《梅州市志(1999)》对其事迹有载:“李威光(1735-1793),字作楫,号韬亭,谥忠孝端和。黄埔人。父李资始,邑庠生,对威光从小习文学武管教颇严。威光先以学文,曾考取文秀才。其身长七尺,后投馆学武,膂力过人,尤精弓马。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由县学武生中恩科武举。后因家境不宽,险半途停学,幸得其叔李锡义鼎力资助,延续深造,武艺精深。三十七年壬辰(1772),赴京参加恩科会试,获第一名(会元),殿试钦点武科状元及第,授头等侍卫,任御前待卫,在銮仪卫行走,随围一次。四十二年(1777),授广西提标左营游击,改任浙江黄岩镇标水师中军游击,后升福建烽火门参将。五十一年(1786),台湾天地会会匪林爽文叛,李威光率漳泉义勇进剿,事平以军功加一级,记功二次,升台湾安平协水师副将,调闽安协副将,署任海坛、南澳总兵,诰封四世武功将军(从二品)。后因病辞归,五十八年(1793)卒于乡。”
李威光故居面宽60米,进深43米,全屋占地面积4140平方米。全屋秉承传统客家围龙屋布局,结构完整,功能齐备,亦有相当规模,堪为传统客家围龙屋之典范。状元故居上堂左侧辟有“李威光状元故居文物陈列室”,珍藏故居文物。收藏有李威光所用关刀、武石,及“状元及第”匾、诰封圣旨诏书原件等物件。
李威光关刀及“状元及第”匾,《五华县志(1991)》第529页文物胜迹有载,曰:“关刀:铁制,全长250厘米,重64公斤。刀部长67厘米、宽14厘米,刀钝,背厚1.6厘米。此刀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武状元李威光练武用器材。"状元及第"匾: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皇帝御赐李威光之匾,木质,长方形,长72厘米,宽37.4厘米、厚4.5厘米,边刻花瓣形花边,珠红底,面竖排浮刻楷书"状元及第",镀金,字大16×24厘米。现关刀、"状元及第"匾由李威光后裔收藏。”
据族人介绍,李威光当年曾自制武石,重三四百斤,朝夕抱举,以练臂力。又自制石屐,以麻石凿成,形似木屐,用麻绳作屐带,重达四五十斤,常脚穿石屐行走,以练腿力。如此久练,练就腰腿神功。殿试时遭人暗算,有人事先涂蜂蜡于武石及关刀之上,殿试时,因之滑脱,李威光机智以脚踢武石化解为“狮子滚球”、关刀释手为“捺地割葱”,引得乾隆皇帝龙颜大悦,钦点状元。
诰封圣旨诏书原件,《五华县志(2010)》有载:“2001年,在华城清武状元李威光故乡,首次发现乾隆皇帝加封李威光之父李资治为武功将军、 其母卢氏加封夫人之诰封圣旨诏书原件。原件用套彩花绸绢布书写,黑字红印,长 1.5米,宽35厘米,文字内容部分残缺。诰封日期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正月初一。”
新闻推荐
严查虚假整改 严肃追责问责 市暗访组公布两起暗访“回头看”案例
本报讯2018年以来,市暗访组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暗访发现“四风”问题线索19条,处理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