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森林客都 宜居生态梅州 梅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综述

梅州日报 2019-04-20 10:36

●首席记者张柯

四月梅州,绿意正浓。全市紧紧抓住造林绿化大好时机,组织千百支造林工程队进山植树造林,众多市民也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为生态家园添新绿。

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梅州以“创森”为载体,深入推进全域生态建设,一笔一划书写好梅州的绿色名片,勾勒城市与森林相融的美丽画卷,用心用情建设“美丽梅州·美好家园”,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客都·长寿梅州”。

“创森”有底气

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一

连绵起伏的青山,似绿浪涌起。广袤山林的“背后”,是一部梅州人民数十年如一日植绿护绿的奋斗史。

改革开放之初,梅州境内“百万荒山县”达5个之多,全市荒山面积高达970万亩,比当时林地面积多出100多万亩。面对生态防线岌岌可危的情况,梅州着手实施造林绿化、治理水土流失两大社会工程,咬紧牙关向山“挺进”。没有钱怎么办?那就拿出“办公楼抵押绿化国土”的拼劲,书写梅州市改善生态的坚定意志。

在“十年绿化”工程和两轮“绿满梅州”大行动的推动下,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工程让荒山披上了新绿,林相得到提升,家园焕发新颜。1985年,梅州森林覆盖率仅36.1%,至2017年,这一数据已提升至75.06%,位居全省第一。全市1800多万亩山地基本穿上“绿衣裳”。

吃过亏更清楚生态的宝贵。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梅州,勇于扛起生态责任,实现“绿色逆袭”。据最新统计,2014年新一轮“绿满梅州”大行动以来,梅州已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森林资源等建设,目前全市有50个自然保护区、158个森林公园、4个湿地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筑牢了粤东北生态屏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蓄“十足底气”。

“创森”有硬气

出台首部森林防火法规

2015年,梅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正式启动。全市上下积极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战略,深入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创森”以来,城区建成森林公园、湿地公园39个,市区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1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2956公顷,覆盖率42.95%;城乡处处有绿意装点,“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美好愿景走进了百姓生活。

生态于梅州之重,还体现在立法层面。2017年,梅州首部地方性实体法规《梅州市森林火源管理条例》正式出台,这也是全省首部地方性森林防火法规。该条例的出台,让梅州市更有法律的底气打击破坏野外用火等威胁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的违法行为,为1800万亩林地披上了法律的“铁布衫”。

大地植绿时,更需“心中播绿”。“创森”以来,全市各地举办150多场科教宣传活动和2000多场创森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等“五进”活动。各地频出“妙招”宣传创森,引导群众植绿、爱绿、护绿,在群众心中播下绿色种子。

“创森”有锐气

探索生态产业化新路径

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走好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发展林业产业是梅州市探索生态产业化新路径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必由之路。

优质生态催生了独具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也为梅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生态保障。2018年,全市林下经济总产值49亿元,带动从业人员12万户,带旺了梅片树、蜂蜜、冬笋等林下经济产业,生态有机绿色产品源源不断从梅州流向大湾区。

近期,梅州林业产业捷报频传。在市委、市政府和林业部门争取下,梅州市首个国储林项目于日前签约;全省首批10个省级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基地名单中,梅州南寿峰森林康养基地、瑞山森林康养基地上榜;大埔县青溪镇获评2019年度“广东十大绿美森林小镇”之一……市林业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开展美丽景观廊道建设、培育园林花卉产业、绿美古树乡村建设,强力打造森林康养基地等,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旅游产品。同时,大力扶持林业产业发展,重点扶持生态标识产品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多优良食品食材。

新闻推荐

梅州彩民4元复式票喜中662万元

本报综合消息4月12日上午,一名年轻小伙来到梅州市福彩中心,对工作人员说:“我是来兑奖的。”但是他十分淡定,丝毫没有紧张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