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都风韵永 长寿梅州活力新

梅州日报 2019-04-19 10:42

▲客商银行·2018世界客都梅州马拉松赛开跑瞬间。▲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举行。▲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分会场暨广东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在大黄村举行。▲“客家菜师傅”工程美食品鉴会上,各色客家美食吸引嘉宾驻足品尝。▲客家服饰秀。汤明哲与徒弟同台演唱客家山歌。 ▲山歌大师汤明哲与徒弟同台演唱客家山歌。▲唱响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梅州市2019“迎新年·颂党恩·展新貌”大合唱文艺汇演。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围龙屋。

撰文:王玉婷刘巧

摄影:钟小丰连志城吴腾江高讯

富有乡土气息的客家山歌、古朴典雅的围龙屋、独具风味的客家美食……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递着文化薪火,谱写着客家故事,留下了许多瑰宝。如今,梅州正充分发挥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长寿之乡等优势,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客都·长寿梅州”,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客都览胜

梅州是“世界客都”,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中国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风情。

客家人:根在中原 遍布世界

客家先民源自中原,经五次大规模迁徙后到达南方赣、闽、粤各处,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形成客家民系。客家先民在向南方各省迁徙的同时,也通过海路“下南洋”,到缅甸、越南、泰国等地谋生。20世纪中叶以来,又有部分客家人由原住国往欧美乃至世界各地再行迁移。

梅州是是久负盛名的人文秀区,涌现出宋湘、丁日昌、张弼士、何子渊、丘逢甲、叶剑英、范汉杰、林风眠、曾宪梓、田家炳等一批杰出人物。梅州还是华侨之乡,目前有700多万华人华侨,分布在除中国外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梅州也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

客家话:民系认同的联结点

客家话历史悠久,一般认为在南宋时期已初步定型,在20世纪定名为“客家语”,属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话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语音特点,而现代客家地区又与粤语区、官话区、赣语区等地接壤,因此,客家话与这些方言也有不少共通之处。

客家话是汉族客家民系的母语,分布广泛,遍及中国东南沿海、南部、西部等省份,以及香港新界北区、台湾、海外客家人移民地区。客家话还是大陆各省乃至全球各华人地区客家人民系认同的联结点,无论是在大陆的客家地区,还是海外华人聚居地,只要会说客家话,坚持客家人“不忘祖宗言”的特性,就会互相视为“老乡”“自家人”。

围龙屋:全市现存5000多座

客家先民南迁,多至于山区或丘陵地带,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或斜坡建造围龙屋。客家围龙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结合了汉族古朴遗风与南部山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

梅州拥有数量众多的围龙屋,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据了解,全市客家围龙屋有5000多座,主体建筑保存较完好的有1000多座。近年来,为了保护围龙屋,梅州做出许多尝试和努力。《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去年实施,将围龙屋保护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对围龙屋的保护范围更广、力度更大。

客家菜:“肥”“咸”“熟”是其特色

客家菜是粤菜的三大地方菜系之一。在梅州,常见的客家美食可分为客家菜肴和客家小吃两大类。梅州客家菜偏重“肥、咸、熟”,其形成与当地生活环境有关。因为梅州客家人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其次是他们因长期粮食不足,多数人家长年累月喝稀饭,菜咸既适合送粥,又增加体内盐分;再次是山区草木多,养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习惯,且他们觉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

梅州作为客家菜的代表地区,涌现出很多的客家菜名师、名品、名店。2018年10月,梅州启动“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深入推动客家菜文化品牌提升、客家菜产业化建设、客家菜师傅人才培养、客家菜师傅就业创业等四大行动,让客家菜走出围龙,香飘四海。

客家山歌:即兴编唱 富有情趣

梅州地区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客家山歌自古风行。正是:“一日三餐歌傍饭(送饭),夜夜睡目(觉)歌贴头。”梅州客家人爱唱山歌,素有唱歌、对歌、斗歌之风。“要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水,唱到石头浮起来。”在梅州,至今还广泛流传着刘三妹智慧斗歌的故事。

梅州客家山歌可一曲多词、即兴编唱。经过不断发展,梅州客家山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情歌”之外,尚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逞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调”等,节奏押韵上口,歌词颇富情趣。多年来,梅州通过落实相关政策、完善培训系统、举办各类展演等措施,推动客家山歌不断传承与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客家服饰:客家蓝衫较具代表性

客家人称衣服为“衫裤”,“衫”指上衣,“裤”指下衣,“上穿大襟衫、下着大裆裤”是客家人最常见的衣着打扮。客家服饰历史悠久,以中原文化艺术、人情风俗为基础,融合赣闽粤土著风情文化发展而来,简洁大方、舒适耐磨。

客家蓝衫是较具代表性的客家服饰。客家蓝衫以朴素闻名,与汉服一脉相承,又与岭南本土服饰相融,是客家迁徙文化的见证,多以蓝色为主色调,配以白色或黑色,传统的开襟形式主要有“大襟”“琵琶襟”“对襟”三种。

精彩掠影

近年来,梅州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扎实推进“三好一正”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播下奋斗的种子,提振发展的士气,让梅州跑起来、唱起来、动起来、干起来。

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

2017年11月13日至15日,以“开放促发展·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举行。大会有来自全球28个国家、地区,国内20个省(直辖市)、45个地级市的1000多名嘉宾参会。

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审批同意保留的节庆活动,是2017年广东省的重大政务活动之一。大会举行了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绿色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广东原苏区绿色发展投资基金启动仪式、世界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和世界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产业基地挂牌揭幕仪式、第二届“叶剑英奖”颁奖仪式。大会期间,还举行了广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成果展、第五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交易会、投资环境及项目推介会等系列活动。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8年9月23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分会场暨广东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启动仪式在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举行。

梅州分会场作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6个分会场之一,与北京主会场同步举行。广东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广东农民话丰收、岭南大地庆佳节”为主题,设1个省主会场、8个分会场。

岭南民俗文化表演、南粤农耕文化展览、民间传承工艺展示、热区名牌产品推介、广东农家美食品鉴和梅州地方特色活动演示……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分会场暨广东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一系列充满民俗特色的活动,晒出了广东农民丰收的成果,分享着广东农民丰收的喜悦。

世界客都梅州马拉松

2018年10月28日,客商银行·2018世界客都梅州马拉松赛在梅县区人民广场正式开跑,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国内29个省(区、市)的1.3万多名选手竞相“亲梅逐马”。

此次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梅州市政府主办,是梅州建市以来首次举办的马拉松赛事。赛事以“展示好客之都、点燃美丽梦想”为主题,结合梅州独特的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向全国乃至全球传递运动之美,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此次赛事是一场人文内涵丰富、赛道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干净的马拉松赛。当天梅州城区PM2.5值仅19,优质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让参赛选手们在用双脚丈量梅州的同时,还可尽情感受世界客都的“美”、品尝梅州美食的“特”、领略客家非遗的“绝”。

唱响新时代迈向新征程

2019年1月18日,唱响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梅州市2019“迎新年·颂党恩·展新貌”大合唱文艺汇演在梅城亮胜客家艺术中心举行,以歌为媒,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激发全市干部职工的豪情壮志、鼓舞士气斗志,激励新时代的梅州干部有新担当、新作为。

据了解,活动于2018年10月9日启动后,市直机关队伍进行海选,前24名进入决赛,最终角逐出8支合唱队参加汇演;8个县(市、区)启动大合唱活动,分别选出1个代表队参加汇演。当天,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以及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组成合唱队参加了汇演。

新闻推荐

农村考生有望降分上大学 “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公布,4月18日至25日报名申请

本报讯(记者郑炜梅通讯员丘凯英)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今年“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报名申请时间为4月18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