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大埔人的轿与婚俗
轿子称肩舆、彩舆 、平肩舆 ,代步行或爬山用的交通工具。
《晋书·王献之传》:“尝经吴郡,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相识,乘平肩舆径入”。《汉书·严助传》:“今竹舆车也,江表作竹舆以行是也。”后为肩舆的通称。杨万里《过陂子径五十里乔木蔽天遣闷七绝句》云:“为怜上轿啮人肩,下轿行来脚底穿。”新中国成立前,客家人的轿除官员、商客、财主乘坐外,特别为男女婚嫁时必用之物。此轿大致分上宾轿、行嫁轿、送嫁轿三种。
客家大埔人的婚嫁习俗有大行嫁、二婚亲、童养媳、等郎妹、指腹婚、入赘、嫁相片、纳妾养婢等多种形式。唯独“大行嫁”因是明媒正娶,最为隆重。其婚礼繁琐,多遵古训,行“六礼”,即问名、纳采、纳征、纳吉、请期、迎亲等礼节。而贫苦家庭难遵六礼,多简化。
大行嫁明媒正娶,新娘穿蟒袍、戴凤冠、头顶罗帕,打扮得花枝招展。按男方拣定的吉日良辰,新娘拜别父母上轿。上轿时要注意做好三件事:一是坐轿途中不许大小便。若路途遥远,新娘须先吃白果,以防止大小便;二是防撞红(即妇女月事)。若巧遇月事,新娘必须预先备好3尺长红布,9根红丝线放在身边,入洞房时将红布及红丝线挂于新郎肩上,口念:“我红你也红,郎骑马,妹骑龙。”然后携手双双入洞房;三是上轿后由小舅子将轿门贴上封条并锁上,主要是为了辟邪拒妖。
一般“大行嫁”的迎亲队,至少有30人左右。媒人背着提篮最先出发“径露水”,逢过桥、过坎或伯公神坛时,都要放一个香筒(也叫香包),是敬神借道之意。送嫁队伍前面的一位,一般是新娘家的兄长或弟弟或长辈,腰挂一把剑刀,手拖一株桃树枝(或茶树枝)开路,叫“拖青”,在前头挡煞避邪。乘三顶轿,前行“上宾轿”,由女子父亲、兄长或亲叔伯择一人送女婿家,此人称为“上宾”。上宾到时,女婿家也选择一位与来宾身份相当的人代主人迎接,叫“傧相”。中间大花轿(新娘轿),后送嫁轿由一位亲弟(新阿舅)或侄子坐便轿送嫁,伴娘或同龄姐妹8人或9人则伴轿而行。男方迎亲仪仗队先行,他们擎着宫灯、吉彩、凤凰、麒麟(寓意龙凤呈祥),还有对锣、锣鼓八音,乐队欢奏迎亲曲;用“牚隔”抬着猪羊、雄鸡、酒肉三牲,大小“箩隔”盛满嫁妆物品、糖果、食品等。迎亲队伍浩浩荡荡,鼓乐喧天。
男方正门张贴大红喜联,如“诗咏关雎,玉种蓝田”,“之子于归,及尔偕老”之类。在新娘经过的门楣正中贴上红纸条,上写“麒麟凤凰同到此”等吉祥语。
新娘花轿到男家大门口时,新郎上前用白扇在轿门前拂一个“千”字,寓意千秋吉庆,然后揭封皮、开锁,双手开门。下轿时要新郎先请送嫁的上宾。新娘由“好命婆”用红绸布搀扶下轿,新郎后面接住红绸布同行,新娘跳拜箕后进屋……
婚后第三天,女子之母携带漆屐、油纸伞、竹凳、绩笼等到女婿家探望,称为“查三朝”。婚后六朝或十二朝,男家备礼,送新人回娘家住三天,拜会岳父母,叫“转门”。翌年春节,夫妇同往岳父母家拜年,俗称“转外家”。(谢如剑)
新闻推荐
南沙大桥亮灯后,璀璨夺目。吴玉刚(右二)。崖岗(中)。鲜荣(左)。张顺先。张东曾。狮子洋上,南沙大桥(即虎门二桥项目)宛如巨龙腾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