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完善星级民宿星级农家乐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现在生意越来越红火!”

梅州日报 2019-04-01 10:40

黄堂客栈为游客提供了“开窗便是乡村胜景”的住宿体验。(林翔摄)

●本报记者刘巧刘润涛

特约记者刘招迎罗文燕

“以前没地方住,现在一房难求!”来自梅城的游客丘爱玲趁着周末第二次来到大埔县西河镇游玩,这次她选择带着家人住下来过周末,从吃、住、行完整体验“乡村行”。每逢节假日,大埔县西河镇黄堂村黄堂客栈的44间特色客房都被订满。

以宿带村,激活全域旅游,西河镇并非孤例。近年来,梅州市逐步完善停车场、交通标识、旅游厕所、旅游驿站、咨询服务点等乡村旅游“八小工程”服务配套,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目前,全市共有星级民宿8家、星级农家乐27家。

完善配套发展新业态

走进蕉岭县三圳镇东岭村,远远就可看到田园边上的两幢小屋,没有钢筋水泥,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地球仓的设计秉承环保、生态、智能、安全的理念,只用4根桩基作为支撑便可建于山坡地上,不损坏一草一木。”三圳镇党委书记张艳辉告诉记者,为抓住东岭村被列为广东省第二批“红色村”党建示范点这一契机,三圳镇决定将地球仓作为红色旅游的亮点项目引入东岭村。

地球仓小屋内,一整面落地玻璃让田园风光尽收眼底,24平方米的面积里,电视、咖啡机、浴缸等设施一应俱全,自动床升降系统让小屋在卧室和客厅之间自如切换。“这里无需人工前台服务,顾客通过地球仓客户端便可实现从订房到退房的所有程序,快捷方便,也更适合新时代年轻人时尚旅游的理念。”东岭村移动生态仓项目负责人吴木广告诉记者,屋内还设置了大容量污水处理系统,将生活用水收集过滤净化后用于屋顶的花草种植,人体代谢废物则自动处理为无臭的有机肥料用来培育周边植物,最大限度保护生态资源。

张艳辉说,下来,东岭村还将加建14幢地球仓,并开设生态采摘园、举办夏令营活动,让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获得环保、科技、时尚的乡村旅游体验,以此壮大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以“宿”留人激活乡村游

“开业后第二年开始,每月营业额都在10万元左右,春节期间入住游客有近500人次。”客栈老板王其粧翻开账本,满意地告诉记者:“现在生意越来越红火!”

黄堂客栈,外观与一般建筑无异,但步入其中却别有洞天,庭院流水潺潺、花草依依,房内竹制农具装点角落,开窗便是黄堂乡间胜景。王其粧介绍,客栈于2018年9月打造完成,投入560万元对已停办的黄堂小学教学楼进行改建,按照“鸟鸣婉转山涧,扶犁往来耕田”的诗意乡村风格进行设计打造。

“以前游客来赏花游玩,结束后只能前往20公里远的县城住宿,旅游区对于当地村民的增收效果不明显,但是现在客栈建起来了,游客留住了,进而带动了村民返乡发展农家乐的热潮,自家农产品在村口就能卖完。”黄堂村党支部书记张武曾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得知客栈建起来了,便将深圳龙岗的两间店面转让,于前年回乡办起了农家乐,过去一年营业收入在60万元左右。

西河镇党政办负责人周华腾介绍,目前西河镇正发动农民积极参与,引入企业力量,发展民宿等旅游配套产业,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解决当地就业并带动农户和集体增收。北塘村利用闲置古屋“宜斋公祠”保护开发“美客美庐”民宿,漳北村利用闲置校舍修旧打造漳北公学田园综合体。

近年来,梅州市逐步完善停车场、交通标识、旅游厕所、旅游驿站、咨询服务点等乡村旅游“八小工程”服务配套。同时,精准对接乡村资源禀赋,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把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转化为村民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2018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公布 梅州8家医院榜上有名

本报讯(记者黄焱)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日前公布了2018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梅州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