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迁馆址护瑰宝千年客韵融古今 梅县区博物馆总藏品7136件(套),国家一级文物5件,将打造梅县区文化地标性建筑
1981年林风眠《鹭汀图》。梅县区博物馆供图
唐水车窑青釉瓷罐。梅县区博物馆供图
唐水车窑青釉八兽足瓷砚(正)。梅县区博物馆供图
唐水车窑青釉八兽足瓷砚(反)。梅县区博物馆供图
清宋湘草书七绝诗立轴。
梅县区博物馆供图
古老的石器、精美实用的瓷器、珍贵的字画……走进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原名梅县博物馆),仿佛开启了一场时空旅行,一端连着过去的客家文化历史,另一端则接着今天的我们。
作为梅州市辖区内建馆时间最长、收藏国家级珍贵文物数量最多的县级地志综合性博物馆,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一直担负着梅县区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宣传的工作。
目前,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共有藏品713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703件/套,这些宝物穿越千百年的历史长河,安静地守候在博物馆,仿佛等待着与谁的相遇。
●南方日报记者黄思华
人文荟萃出土遗址多在畲江一带
1983年,由梅县博物馆组成的普查队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东西:它有巴掌一样大小,质材为泥质红陶,表面有复线菱格纹,形似如今的“烤番薯”。
据梅县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件在梅县畲江镇红星村坳峰出土的文物名为“埙”,大约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是梅州乃至岭南地区出土的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这件陶埙刚被采集出来的时候,由于当时研究水平和条件的限制,大家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只能暂时被收录记档。”博物馆工作人员说。
在梅县区博物馆,有不少“宝物”都是在梅江中上游的畲江镇古遗址及其周边发现的。据记载,自新中国成立后,由群众及省、市、县各级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梅县境内发现和挖掘的出土文物中,有不少古代人类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地点多分布在畲江、水车、梅南等地。
1978年,梅县畲江镇红星村村民在修建畜舍时发现一座唐墓。“那时候,幸好一位梅县地区文化处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并通知了当时的文化部门,才使文物免遭破坏。”梅县区博物馆保管研究部工作人员叶茂盛说。
从这座唐墓出土的文物中,就包括梅县区博物馆如今的“镇馆之宝”之一——八兽足青釉砚。该砚最奇特的地方,便是砚盘下的8个饰兽足,整个砚台足部突出,造型独特,独具匠心。“其器型之大、砚足之多、工艺之高,实属罕见。”梅县区博物馆馆长徐建文说。该砚先后经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鉴定小组和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全国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均确定该砚为唐代梅县水车窑产品,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90年10月,梅县南口镇锦鸡村出土了一件唐代瓷器——青釉镂孔圈足瓷砚,它的釉面温润、形态丰腴,体现了唐代以胖为美的风格;1997年3月,梅县程江镇出土了一件青釉四花瓣葵口碗,广东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陶瓷鉴定专家曾广亿认为:“这类碗均满釉,至今仅见梅县窑和潮州窑烧制。”
上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会同梅县博物馆在水车镇灯塔村瓦坑口的梅江河畔还发现了唐代青瓷窑址,并引起了国内外文博考古界的极大关注。
“当时,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冯先铭,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陶瓷鉴定专家宋良璧,副研究馆员陶瓷鉴定专家曾广亿,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李知宴等专家先后来考察,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梅县区博物馆原馆长朱迪光说。
据介绍,当时这个唐代青瓷窑址出土的文物为青釉瓷,器型非常丰富,有壶、罐、碗、碟、灶、研槽等类型;同时制瓷精美,不但有器型硕大古拙的罐、碗等生活用品,有造型生动,器型轮廓线条流畅的小研槽、小炉灶等明器,呈玻璃透明状的小开片纹,色泽莹润。
梅县古代墓葬中出土青瓷砚并非个别现象,仅在梅县畲江镇红星村的南朝墓和唐墓中先后发掘出土了各种造型精美的青瓷砚。不少人对此也抱有疑问,为何在畲江、水车、梅南一带,会有如此丰富且质量极高的文物出土?“这也是相关专家、学者今后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方向之一。”徐建文说。
馆藏丰富展现客家崇文重教传统
从墓葬出土的文物,多为古代人常用生活器具,是考察古代人类生活和文明的重要实物。“这些从南北朝、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有不少是文房四宝。”朱迪光告诉记者,就如梅县畲江镇红星村出土的南朝“三足砚”、唐代“八兽足青釉砚”、“辟雍砚”,以及梅县南口镇锦鸡村出土的唐代“青釉镂孔圈足瓷砚”。
梅县古代墓葬中出土青瓷砚并非个别现象,仅在梅县畲江镇红星村就先后发掘南朝墓和多处唐墓,出土了各种造型精美的青瓷砚。砚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一般出现在书香家庭中。但据考古发掘表明,埋葬这些砚台的人家多为普通人家。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梅州教育的普及,需要大量的砚供识文断字的人们作必备的书写用具;同时用砚作明器已成民间葬俗,证明梅州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朱迪光说,由此可见梅县古代文风之盛,文教之发达,梅州“文化之乡”历史之悠久。
此外,晚唐水车窑生产的青瓷砚,从其多种规格和型制说明生产者与使用者已不仅仅满足于当时的书写需要,还具有一定的设计与审美情趣。
在梅县区博物馆,除了陶瓷外,字画是另外一类极具代表的藏品。据不完全统计,在703件珍贵文物中,字画类的藏品就占了200多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同级博物馆中实属难见。
梅州客家地区走出的名人、画家、书法家众多,据徐建文介绍,博物馆的字画类藏品中,不仅有梅县当地的李士淳、宋湘、王利亨及近现代林风眠、王春华等代表人物的书画作品,还有当代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高剑父、高奇峰的作品。
在梅县区博物馆,不仅收藏有绘画书法的奇绝之作,也留存着客家游子内心对家乡的深情。“我独无才作画师,灯残墨尽夜眠迟。青山雾里花迷径,秋树红染水一池。犹忆青丝魂已断,谁知白发梦难期。山村溪水应如旧,片片浮云处处诗。”在一代艺术大师林风眠看来,家乡梅州有着他难以割舍的故土情结。
1981年,林风眠在香港的家里来了两位老乡,他们是来自香港嘉应商会的刘锦庆和孙城曾。在林风眠获准来香港之后,他们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据悉,林风眠在香港安顿下来后,天天勤奋作画,希望重现毁掉的画作。那一年,刘锦庆和孙城曾在他家做客时便聊起,是否可以为家乡专门画一幅作品?
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林风眠不仅开创了“东西融合”的艺术道路,抒写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更培养出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蜚声中外的艺术大师。在取得这些艺术成就之后,晚年的林风眠在内心深处,仍留有一个位置给家乡。因而,对于家乡人的这个要求,他如何不答应?
记者看到,在林风眠赠与家乡的这幅《鹭汀图》中,乌云压顶,神情各异的四只鹭鸟,悠然自在地在芦苇丛中寻觅食物,完全不被周边环境所困扰,大有超凡脱俗之象征。
无独有偶,林风眠于1939年的《蕉鹤图》画作,在各种机缘巧合下也被送到梅县区博物馆收藏。少时离家再未有机会回家乡的他,在多年以后以另外一种方式留在了家乡,活在家乡人的记忆中。
几经迁址推动当地文化事业发展
“1959年8月,梅县博物馆刚成立的时候,隶属于梅县文化局。当时馆址暂时设于东较场"忠烈祠",后来馆址几经搬迁,华侨戏院、银利来大楼、金山顶等都是梅县区博物馆的旧址。”朱迪光回忆道,从1959年8月至今,博物馆也因展陈条件、场地等限制,经历了几次“搬家”。
一个是梅州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一个则是代表客家文化高地的区域,从“忠烈祠”到“金山顶”,梅县区博物馆的每个馆址都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中华文化里一直有褒扬忠义精神、建祠追祀殉难忠臣烈士的传统,且历代均建有不同规格的祠庙,而“忠烈祠”就是民国时期祭祀革命先烈的场所。民国时期梅县著名教育家梁伯聪先生曾言:“为国捐生革裹尸,春秋祭祀表隆仪。大书看取祠门上,忠烈横排两字碑。”在梅县“忠烈祠”里,就供奉有32位抗日烈士的牌位。“忠烈祠”和纪念碑,是当时梅州人民缅怀抗日爱国英烈的地方。
与“忠烈祠”完全不同风格的“金山顶”,是梅县区博物馆的另一个重要“成长”之地。歇山庑殿式的仿古建筑,绿色琉璃的瓦面瓦当,变形“喜”字的木窗格……在今梅江区金山顶,一座两层建筑显得安静。周围树木婆娑、竹影摇曳、石径环山、环境幽静、登临山顶,凭栏可俯瞰梅城。
1991年,梅州市剑英图书馆新址落成后,梅县图书馆搬离金山顶,原金山顶图书馆馆舍归梅县博物馆使用。据朱迪光回忆,当时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有700多件。“梅县博物馆是梅州市内建馆最早,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从新石器时期时代到民国时期的藏品都有。”朱迪光说。
“地处市区,闹中有静,是当时人们求知研史和游览休闲的好去处。”在元城路住了20多年的杨先生说。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07年,原梅县博物馆先后举办《馆藏书画展》《客家乡贤书画作品展》等临时性展览,观众达3.5万多人次。
如何更好地为市民、游客展示梅县区的客家千年文化,是梅县区博物馆一直思考的问题。2015年,该博物馆根据梅县的历史文化,推出了《客都明珠——梅县区历史文化专题陈列》,在560平米的展厅里用“历史遗韵·建制沿革”“传承融合·客都基石”“客侨越洋·丝路漫长”“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四个板块讲述梅县区的客家人文史迹。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记录和标志着地方文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梅县区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一大举措。
为打造地方人文历史窗口,梅县区政府还计划投资1亿多元、建设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新博物馆。“根据部署,新博物馆将在准确把握项目规划布局的基础上,深挖客家文化内涵,将客家传统元素更好地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体现更多的继承性、发展性、文化性和时代性,打造成为梅县区文化地标性建筑。”梅县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关注
梅县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提到“镇馆之宝”,不少人脑海中会浮现一些“网红”文物的样子,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翠玉白菜”……
镇馆之宝就像一座博物馆的灵魂,拥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直接带动着这些博物馆的名气与档次。那么梅县区博物院都有哪些“镇馆之宝”?
唐水车窑青釉八兽足瓷砚
该砚砚面直径35.5厘米。圆形、直口、圆唇、浅盘、砚面微凸,且有六个垫痕,低稍凹,兽足八个,对称分布,砚面露胎,施青绿釉。该砚足部突出,独具匠心,造型独特,气势恢弘,实属罕见,其器型之大、砚足之多,令人震撼。
唐水车窑青釉瓷罐
青釉高身瓷罐,直口,唇微移,短颈溜肩、鼓腹、平底,内外施釉。
唐水车窑青釉双耳瓷执壶
青釉双耳嘴把瓷壶,敞口、高颈、溜肩、鼓腹、平底,内外施青釉。
清宋湘草书七绝诗立轴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梅县白渡镇象湖村人,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在清朝被誉为“岭南第一才子”,名列“梅州八贤”之一。宋湘的书画作品在梅州客家当地影响甚大。
林风眠《鹭汀图》
林风眠(1900-1991)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林风眠坚持的“兼容并蓄”学术思想成为中国美院办学80年来始终坚持的学术脉络,开创的“东西融合”的艺术道路,抒写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培养了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一代蜚声中外的艺术大师。
林风眠的横幅国画《鹭汀图》,画面乌云压顶,四只鹭鸟却神情各异,悠然自在地在芦苇丛中寻觅食物,大有超凡脱俗之气象。
■链接
梅县区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原名梅县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8月,现隶属于梅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初始设在梅城东较场(现梅县体育场)“忠烈祠”。
1962年6月,人员与文物等并入梅县图书馆,馆址设在梅城金山顶。
1978年12月,梅县所辖梅州镇升格为梅州市(县级建制),原梅县图书馆划归梅州市。
1979年5月,梅州市(县级市)复办博物馆,人员与馆藏文物重归博物馆。馆名为“梅州市博物馆”,馆址在梅城金山顶与图书馆共址。
1980年,梅县在梅州市西区月影塘筹建博物馆、图书馆(现址为银利来发展有限公司所在地)。
1983年1月,梅县、梅州市合并为梅县市时,两馆合并称为“梅县市博物馆”。馆址设在金山顶,仍与图书馆共址。
1988年撤销梅县地区建制,设立梅州市。原梅县市分设为梅县和梅江区(县级建制)时博物馆划归梅县,复称“梅县博物馆”。
1991年3月,图书馆另迁新址(即今梅州市剑英图书馆),原馆舍全部移交博物馆使用。
2013年11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销梅县,设立梅州市梅县区,梅县博物馆随之更名为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
2014年5月,梅县区博物馆老馆“金山顶”馆舍因被鉴定为D级危房,由此搬迁至梅县区图书馆办公。
新闻推荐
◎梅县区扶大高新区党委书记刘演政3月18日,收看收听全省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参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