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两海会馆 “潮”“客”融合的重要见证

梅州日报 2019-03-23 10:17

会馆外斗门门楣镌刻“瀛海辑宁”匾额兴宁两海会馆为典型潮汕风格建筑

●朱伟杰/文 陈作新/图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遐迩闻名的兴宁两海会馆,坐落于粤东北兴宁西河桥西侧。日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拟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两海会馆名列其中。

绝对精美考究,

“是兴宁最为显赫的古建筑”

兴宁两海会馆,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因当时在兴宁经商的潮汕人多为海阳县(今潮州老城区和潮安区)及澄海县(今汕头老城区和澄海区)人,故取名“两海会馆”。又因潮汕地区当时都隶属于潮州府,故该会馆又俗称为“潮州会馆”。

明清时期,宁江西河背一带,码头、商店生意兴隆。潮汕地区的许多商家纷纷到这里设点经营,为了联络乡谊,共谋发展,便积极筹建“两海会馆”。由于潮汕人与兴宁客家人的风俗习惯、民居建筑特点、木石材料等诸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所有人力、物力均由潮汕用货船载来。

两海会馆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118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38平方米,为“二进式”即“二厅抱一庭”的格局。庭院向纵深重迭排列,正殿左右翼以回廊形式形成对称的四合院布局。并综合运用绘画、雕刻、文字作建筑装饰。柱梁、斗拱、托檐等构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形象生动。举凡龙凤麒麟,花鸟人物,均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整个屋架金碧辉煌,既美观又牢固实用。1920 年, 又由潮安、澄海两县商绅捐资重建,原建筑中的不少木雕、石柱、石门框、石雕、石浮雕、石刻等装饰性的建筑构件,被保存下来,继续使用。

会馆外有斗门。门楣镌刻“瀛海辑宁”匾额,阴刻镀金。此匾一语双关,“瀛海”乃仙居之地,此处指两海会馆,“辑宁”取归纳和平安宁之意,且“宁”字又指兴宁,寓意会馆与兴宁和平安定。

伫立会馆正立面,但见会馆为典型潮汕风格。会馆门庭宽阔,宽约七八米,进深约两三米,门、墙、柱、地均以石为材,有三门进出,中间正门较大,门楣镶嵌“两海会馆”石匾,左右边小门门楣均镶嵌有石匾,左为“古瀛长属”、右为“莱岛名区”。有一对石雕海狮把守大门。

大门进去,只见建筑和庭院向纵深依次排列,中间露坪,正厅左右翼为回廊,形成对称式四合院布局。馆内柱梁、托檐等处以潮州金漆木雕装饰。各厅面积大小不一,上厅最为宽畅,为主要议事大厅。下厅正大门内侧门楣处,列有《重修两海会馆记》,为民国九年(1920年)由中山大学教授罗翙云(蔼其)撰,由毛笔墨汁书写而成,经近百年时光,仍可识其十之七八。

两扇小门内侧门楣处,有两幅壁画,左为《汕头港图》,再现了汕头于清末民初刚刚开埠时候的景象;右为《潮州八景图》,展示了古城整体风貌。两幅壁画大有美学价值亦有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因了上述缘故,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林岗教授(其祖父是潮州人,在兴宁经商多年,1920年两海会馆重修的重要股东之一;其父林若是前广东省委书记,在兴宁生活、求学并参加革命)在著作《父亲的奥德赛》中谈到两海会馆:“它是兴宁最为显赫的古建筑”,“会馆说不上堂皇,但绝对精美考究”,是全国各地众多两海会馆中最精美的 。

会馆乾坤大,

见证兴宁“小南京”的沧海桑田

兴宁“小南京”的商业枢纽地位,吸引了多少潮汕人前来经商发展——

明清时期,兴宁乃闽、粤、赣三省通衢之地,商贸发达。宁江为水路运输枢纽,上通东江、琴江,下达梅江、韩江,花舫、渔船及货艇往来熙攘,络绎不绝。“盐运枢纽、布匹发行与赣南一带为贸易伙伴,江西老表来兴者多以大米、烟叶、苎麻为大宗,来兴者概称到小南京去也”(引自台湾学者陈史垣著《宁城杂唱》)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兴宁武庠生吴熙乾在《战马诗》集中便有“邑有古齐昌,有小南京”的记述;道光年间,兴宁贡生傅兆麟诗中就有“竹枝古调旧翻新,小小南京俗最淳”之句。可见,兴宁作为商贸繁荣的“小南京”,由来已久。

正是兴宁的小南京地位,吸引了大批潮汕商人云集于此。林岗教授在《父亲的奥德赛》中说到:

兴宁“至少在清中期以后,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时称"小南京"。梅州日报的刘奕宏兄告诉我,可能是清朝康熙年间海禁令,导致大批潮人迁到客家地区居住和营商。这样兴宁就恰当通往广州、赣南和闽北的交通要道上,催生了潮人前来贩卖转运货物……1920年罗翙云撰《重修两海会馆记》,石刻于会馆内侧门楣的上方,它说出了兴宁商贸繁荣的来龙去脉:"兴宁于岭东为邑,蕞然僻且小,无长江大河为之交通也。然西北行百余里,达于江右,东南流二百余里注于韩江,西北陆产委输东南,东南水产转运西北,而皆以兴宁为中枢。当海未南通,潮人之之广州者,其道当出此。故商务倍形发达。兴宁之有潮商也,盖肇兴于清乾嘉间也,其来久矣。"”

大批潮商的涌入,推动了小南京的更加繁荣。因兴宁水运可直达潮汕诸县,两海会馆兴建前后,兴宁聚集大量潮汕商人,以兴宁为中转地,南来北往,集散各类商品。所营货物北运以食盐为主、海味为次,南运则以原材料及农林产品、土特产为主。兴宁深居内陆,并不产盐,称食盐为“潮盐”,由潮商从潮州启运,上溯韩江、梅江、宁江,运抵兴宁。除直供本邑外,亦转销粤北周边地区约十几个县以及江西、湖南等地,转销量最高年达750万斤。其时,宁江河畔盐铺林立,“盐铺街”街名亦由此而来。其后,潮商以兴城为中心,先后在兴城盐铺街、西门街、河唇街等设立“过载行”“二合行”(代客买卖行),通过水陆航道,建起长短途货运网络,推动购销关系,盘活兴宁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兴宁商贸繁荣。

见证了兴宁作为中央苏区县当初的星星之火——

“中央苏区县”兴宁的苏区烈火,起于星星之火。两海会馆,便是这星星之火的历史见证,是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期间,1924年10月,卢惊涛、赖颂祺两位共产党员、农运特派员,从广州回来闹革命,选择两海会馆作会址,成立了 “兴宁县农民运动筹备委员会” ,揭开了兴宁农民运动的序幕。杰出的农运革命领袖彭湃亲临兴宁指导革命运动时,就在两海会馆召开会议。

1925年三四月间,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率领东征军征战粤东,曾在两海会馆留下了深深足迹。3月19日至20日,蒋介石、周恩来率领3000多兵力击败了在兴城附近集结万余兵力的林虎逆军,这就是威震全国的“兴宁大捷”。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就在两海会馆附近的神光山和南济桥。随着战斗胜利,指挥部移到两海会馆。21日,胜利攻克兴宁。从3月21日至4月12日,周恩来在兴宁战斗工作了23天。在这期间,他居住在两海会馆,并在这里召开农运会骨干会议,多次接见农民运动领导人,宣传革命道理,为兴宁日后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斗争,播下了革命种子。

见证了抗日战争期间的国难家仇人民血泪——

1939年-1943年间,正是日寇猖狂侵华、潮汕沦陷的岁月,不少群众惶然不知所措,扶老携幼,四处逃散,挣扎在生死线上。兴宁,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成为不少潮州难民的暂避之地。徒步迁往兴宁的潮汕难民达5万多人,这是兴宁历史上接纳外来人口最多的一次,当时在兴城的潮汕人口占兴城人口的60%,超过了兴城本地人口。当年潮汕难民主要聚居在两海会馆附近的盐铺街、河背街、河唇街以及兴城大坝里等街区,同时遍布全县农村。

在这个时期,两海会馆自然成了潮汕难民的“集散地”。1940年,旅兴潮汕人在两海会馆内成立了兴宁潮州同乡会,迅速筹集款项、粮食救济难民,设立难民收容所,在两海会馆侧的大片空地上搭起竹棚,收容难民300多人;聘请医生为难民免费义诊,送医送药;分批安排就业,难童免费送同乡会创办的潮光小学就读;在宁江西岸堤坝处设孤儿院,收容上百名孤儿。与此同时,在大坝里成立了“潮存善社”,三荒四月时设点施粥,逢年过节给特困户送食送衣,为死后无人送丧者办理后事,帮助贫困百姓度过暂时困难。

逃难至兴宁的潮汕人,在国破家亡之际,只得搭低矮的竹棚暂且栖身。男的做苦力,搞搬运,开荒种地;女的给人缝补衣服或做婢女,有的嫁在当地;还有不少人乞食露宿,生活惨状难于言说。

抗战胜利后,大部分潮汕人重返故里,一部分留下来定居,在此繁衍生息,成为新“兴宁人”。

潮汕籍人对兴宁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甚殊

200多年来,两海会馆成为潮汕人心中的圣殿。

2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在兴宁安居乐业,繁衍子孙。据不完全统计,现居兴宁的潮汕籍人及其子女有8万余人。逢年过节,不少潮汕民众都喜欢到兴宁走亲戚,到会馆朝拜,两海会馆是维系两地民众情感之“精神桥梁”。

潮汕人早已经成为了“新兴宁人”,是兴宁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有人发现,只要有5个兴宁人聚在一块,其中就可能有1个以上的潮汕籍人或者潮汕籍人的家人、亲戚。

2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潮汕籍人在兴宁创业、打拼,为兴宁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在民国时期,潮汕人在兴宁盐铺街、河唇街、兴化街、大坝里、兴田路等处开设的商店、小工厂、修理店、小食店等,最盛时多达200多间。新中国成立后,兴宁的潮汕籍人全面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各条战线做出了优异的业绩,涌现了许多优秀人才。原广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嘉应商会会长刘宇新,同是著名医生的兴宁中医院前后两任院长的柳甲声、柳河中父子,等等,堪称其中佼佼者。

如今,两海会馆早已焕发了新妆。2009年被列为兴宁市重点建设项目,政府投入300余万元,依照“修旧如旧”原则,聘请古建筑专家精心修复,还原了这座古建筑的“旧貌”,重现了金碧辉煌之本色。

新闻推荐

“红包”迎开学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拆“红包”。过完年了,又迎来了开学季。第一堂课,我拿着一大沓红包走进教室。顿时,教室里就像烧开了的水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