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梅州“三乡”基础的奠基石 《梅州百年老校(1913-2013)》编后的话
●何尚武
本书信息
编著者:
何尚武(嘉应学院教育学教授)
赖志超(嘉应学院心理学教授)
侯秋霞(嘉应学院学报编辑)
出版社:南方出版传媒新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书一经脱稿,对作者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因为较早就想写一本关于梅州教育文化方面的书,至于写什么、怎么写,却没有成熟的计划。所以近几年来,一直把这件事挂在心上。虽然没有达到寝食难安的程度,但也总是念念不忘。
2009年申报一个省级课题获得批准,题目是《梅州“百年老校”学校文化特色研究》(课题批准号:2009tjk052)。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梅州“百年老校”内涵十分丰富,她包括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大部分,而且数量和质量都相当可观,与中原发达地区或江南苏州市的“百年老校”相比较也毫不逊色。梅州的“百年老校”是世界客都的靓丽品牌和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她是建构梅州“文化之乡”、夯实梅州“三乡”基础的奠基石。
书稿完成后,回过头去审视梅州“百年老校”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成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
即以1868年梅州第一个新式学堂——五华源坑教会学校的建立为标志,大概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在这个历史时期,梅州的学校教育是从科举旧式教育向学堂新式教育的转型期。这一时段推动教育转型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黄遵宪、丘逢甲、温仲和、何子渊、罗幼山、陈少岳、肖惠长、梁浣春、钟应煦、邹鲁等,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上,努力推动梅州地区新式学堂的发展。从1903-1912年的十年间,梅州基础教育的水平稳居全国的前列,乃至跟欧洲许多国家比较也毫不逊色。这一批先贤居功至伟,值得我们纪念。
第二个阶段是民国初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个历史阶段的时间跨度大约是1913-1949年之间,是新式学堂的快速发展期,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古直、李时可、杨德昭、罗明、冯引士、钟鲁斋、罗则桓、张花谷、吉竹楼、张国钧、杨作龙等。这一批人的主要贡献在于把转型办起来的新式学堂不断地制度化、规范化,推动这些学校进一步向现代学校转变,并且把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在广东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先进水平。民国时期无论是中央教育部门对梅州的教育情况考核检查,还是广东省内组织的考查,以梅县为代表,兴宁、五华、蕉岭、大埔、平远、丰顺等各个县均获得过骄人的成绩,特别是东山中学、梅州中学、兴宁一中、丰顺一中等,在广东乃至全国,其教育教学质量之高,出人才之多,都是有口皆碑的。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解放初的1950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的1966年。
这个阶段梅州教育的兴旺发达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繁荣状态,清朝末年梅州士子参加科举考试呈井喷式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梅州学子考上大学的人数之多在广东也呈“井喷式”态势。《梅县文史资料》记载,当时梅县的高考升学率在全国排名都在10名以内,东山中学更是多次获得全省第一。(见《梅县文史资料》合订本第二册第7-8页)我听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永章教授讲过,他们20世纪50年代考上大学去外地读书的学子很多,因为开学时间相对集中,按当时的条件,运输部门没有办法抽调那么多的客车运送他们去外地上学,只好去江西借用运生猪的车,洗干净后装上凳子送他们出去上学,可见当时梅州籍的学子考上大学去外地读书的人数之多。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不仅有赖于前面两个阶段打好基础,更取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揭开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这一时间段的代表人物有彭精一、曾逸山、李泉隆、潘连华、邓添保、张弼宏、陈菲村、陈耀沾、陈仕超、钟广荣等。仅仅以东山中学语文科为例,名师除曾逸山之外,还有廖宓光、吴剑青、林浪(时称“东中三友”),教学非常出色。这三人后来都被调进华南师范大学,成为中文系教授。当年的各科“大王”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一大批教师,淡泊名利,勤勤恳恳,教书育人,造就了梅州教育的那一段辉煌历史,也使梅州之后的“院士文化”“大学校长”“教授文化”“将军文化”等客家区域文化特色更添异彩。
在对梅州的“百年老校”文化的调查中,发现许多让人感动的史料。比如:秉持儒家“士可杀不可辱”的刚毅精神,在“文化大革命”中自杀明志的东中校长冯引士,兴宁教育局长李学渊,宁中中学校长卢怀光;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舍身连救两个学生,自己却英勇献身,年仅33岁的何乾元;既是中学创办人,又是英勇抗敌的战士,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把36岁的年轻生命献给了共和国的老师黄君亮;终身献给乡村教育事业,一辈子教书,一直教到“黄泥填脖子”的百侯中学代校长杨简史;江浙才女,从夫到岭南偏僻落后的梅州,一辈子从事教育,几经苦雨凄风,万劫不易其志,最终迎来桃李芳菲的陈菲村……
本书的功能定位是要追求既有一定的学术和专业品位,也要注重实用性,也就是说,既能为研究客都梅州教育的专业人士提供比较全面实用的史料和理论指导,还能够对在基层中小学行政领导和教师的工作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对于入选的学校还可以把书作为校史资料来保存,因此,作者在编写时对相关的历史资料都比较认真查核。如果出现多份资料不一致的情况,会对选用何种资料,依据是什么有所说明。比如梅州最早的新式学堂是创建于什么时候,是哪一间学校,就是一个例子。
在编写完这本书之后,再次思考一下梅州“百年老校”的文化价值之所在,我终于明白了一个既浅近又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带着文化前行,用脚丈量人生和未来”的客家人,其家国情怀,安身立命之所在,是其对教育的深刻的理解和虔诚的奉献!是一种融进文化载体里的基因记忆!在“百年老校”文化价值的追寻中,这种价值就是核心价值,是能够提升客家人对客家区域文化自信的价值。这本书从选题到反复修改出版,前前后后共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苦中有乐,自得其乐,非亲身经历者,谁解其中味!
(本文作者系嘉应学院教育学教授)
新闻推荐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蛀牙是牙齿健康的天敌。患了蛀牙若不进行及时治疗,病变就会越来越大,从浅龋发展到深龋。当损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