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记录援医赤几的500多个日夜 梅州医生林奕彬: 愿非洲安好
●本报记者 李少凤
非洲中西部,赤道几内亚;
落地过海关,办理当地驾照,与当地交警交锋;
《艾滋病门诊》《麻醉科的三国时代》,
《我在非洲做代购》《品尝后,你就吃得像个赤几人了》……
以上的几个关键词,能让你猜到这是一本什么书吗?书作者又是什么样的人?
《愿非洲安好》——
入选京东“十本纪实文学感受世界的真实”榜单,理由是:生动描述非洲社会的真实面貌。
没有“消毒味”的非洲行医记
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是的,这是一本非洲行医记。
作者林奕彬,现任梅州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2016年,林奕彬作为中国第28批援助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驻马拉博医院医生远赴非洲,2018年圆满完成任务,载誉而归。《愿非洲安好》记录了他在非洲生活一年半的所见、所感、所思与所悟。
但随手翻开精美排版的书页,你会发现,这绝不仅仅是一本非洲行医记。它与医生天书般的满纸术语截然不同,甚至根本不像一个浑身带着“消毒味”的医生的手笔——
我无处安放自己的心情:在这24小时里,一位年轻妇女因为没有血液可输,我眼睁睁地看着她出血致死;一个小孩因为没有打到静脉针,脱水休克而离世。这些看起来十分荒谬和不可思议,然而在现实中总是残酷地存在。
我顾不上去更换工作服和戴口罩、帽子,径直走去看格拉维纳(注:患者)……
——《愿非洲安好》选文《无能为力的时候》节选,第144页
但几篇文章细读下来,你却分明感受到作为医者,作为我国援非医疗队的一员,他们悲天悯人、博爱天下的至真至情。这也是《愿非洲安好》书名的缘由。
与林奕彬约见采访。一米八几,单眼皮,爱笑,笑起来眼睛更小——一个在非洲生活一年半、经常独自深入到非洲当地的医生——林奕彬颠覆了我起初的想法,平和、阳光、有趣。顿时,我明白了为什么他会写这本书,以及为什么他的文字会那么简短、生动、优美、趣味横生。哪怕全书一半的篇章与林奕彬的医疗故事有关,但字里行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他独特的视角和理解方式,特别是他热衷摄影的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上百张独具异国风情和浓郁生活纪实的镜头。
京东榜单的推介——“生动描述非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诚不骗我。
走在非洲丛林的中国医生
说起在非洲行医的日子,林奕彬一边翻阅书页,向记者逐一介绍每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你出国之前就想好回国后要出书吗?”
“我这个人喜欢猎奇,没事就喜欢到集市逛逛,逛了几次后发现,异域的风土人情很有意思。”
出国前,林奕彬显然没有写书的意图。到了赤道几内亚后,当地因网络信号不佳,工作之余,没有什么可消遣,于是林奕彬开始用写作来打发时间。
于是,林奕彬一发不可收拾。写作充实了他的非洲生活。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他的《排班表上的称呼突然变了》一文获《健康报》“医疗队在国外”征文活动三等奖。中国驻赤道几内亚大使馆的外交人员读了林奕彬所写的文章,有趣的故事,清新的文字引起他们的关注。外交官随即将这些文章推荐给世界知识出版社。凭着对市场的敏锐度,出版社鼓励林奕彬继续写下去,希望到时可结集出版。
无心插柳柳成荫。就这样,林奕彬不仅是一名麻醉医生,还肩负着“记录”的角色,利用每月极少的假期,背起行囊深入到社会底层及一些岛上丛林。
于是便有了我们在书中看到的原生态的非洲海岛,长满寄生壳类的棱皮龟、壮阔的黑沙滩退潮和豁然开朗的黑沙滩瀑布,等等,也让林奕彬的笔下多了许多非洲本地生活的“柴火味”,透过细腻生动的文字和直观写实的照片,你甚至能闻到挂在铁钩上待卖的新鲜野生动物的腥味,以及颜色特别鲜艳的瓜果的香味。
重走三毛当年的路线
记者诧异于林奕彬作为一名医生,时而让人如沐春风陶醉其中、时而令人忍俊不禁眉头舒展的语言文字功力,从何而来。书中文字言简意赅,幽默诙谐,叙事性也极强。
比如,书中一文提到,他和同事在端午节包粽子,因为没有绑粽子的绳子,便异想天开拿出几卷过期的骨科绷带来代替绳子,并为其取名为“受伤的粽子”。
还比如,当地医生胡安整蛊林奕彬,骗他可可豆读作Caca(音译:嘎嘎),于是他拿着一大瓶Caca分享给护士们说:“胡安的Caca,试试!”结果护士门捧腹大笑。后来护士长告诉林奕彬,Caca,是粪便。而他吃的“可可豆”叫Cacao(音译:嘎嘎哦)……类似以上有趣的故事,在书中随手可拾。
“我可不想读者看了我的书看到想睡觉,所以我尽量选择重点来写,让节奏快一点。”林奕彬告诉记者,他是著名作家三毛和沈从文的拥趸。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他读过数遍,对沈从文的叙述风格也极为欣赏,他努力向这些文学大师学习。带着文学情怀的林奕彬医生,在紧张的医疗工作之余,不忘追一把星。
2018年的春节,当地尊重我国援非医生的生活习惯,特别给他们放了春节假。趁着假期,林奕彬操着一口不甚流利的西班牙语重走三毛当年的路线:马拉卡什-撒哈拉沙漠-菲斯-舍夫沙万-丹吉尔,圆了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
林奕彬感慨道,这一年半时间对他而言是一笔人生的财富。他不仅和许多当地朋友结下深厚友谊,还了解了非洲生活的种种。更让他兴奋的是,他还发现赤道几内亚传统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有很多相似点。
采访最后,林奕彬透露,目前他正在构思一部医疗小说,希望通过作品反映中国的医疗社会。
短评
凡到过非洲医疗援外的医生都有一种难以忘怀的情结,对于个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人生难得的经历。广东医生林奕彬的《愿非洲安好》很值得一读。从离乡之苦到蚊虫之痛、艾滋之惧,从大医精诚到非洲文化探秘,以亲身的感受道出中国两万多援外医疗队队员的共同心声!
——廖新波(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
作者林奕彬是我第一次非洲行认识的中国援非医生,当时他自学成才的西班牙语、敬业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愿非洲安好》文如其人,真实且不失人文关怀,把我又带回了那个非洲。
——张慧(《旅游西班牙语,自由行一本就够》的作者,“最强大脑”现场录播同传翻译)
在非洲赤道几内亚,林医生深入当地,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亲身经历和感受,栩栩如生地描述了非洲的小费、慢生活文化、味蕾舌尖、当地传统医学等等;记录了非洲常见流行病,如疟疾、伤寒、蚊虫叮咬等皮肤病的防治,特别在对待艾滋病方面,医患均抱以平常心,积极面对,无歧视,充分体现了我们援助医疗队伍治病救人的初衷,值得称赞,值得永远铭记!
——钟志雄(梅州市人民医院院长)
用两天空闲时间把《愿非洲安好》读完。虽没有华丽的文字,但句句能深入身心,有如亲临其境的感觉,把非洲这个不被我们了解的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眼前,也为我这个即将赴非的人,提供了不少帮助。非洲的一切那么热情,但也有人类社会原始的一面……
——木木书架(一个即将出发去非洲的读者)
翻开正文第一页,我就很感兴趣了。作者会如何报答机长的不杀之恩呢?随着作者幽默风趣的文笔,了解异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在文字和图形的世界里走一趟非洲。
——尼西可(当当网读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晓娟)昨日上午,市政协主席陈建青主持召开七届九次常委会议,审议递增补部分市政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有关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