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足球点燃球乡梦想 春节梅州举办各类足球赛事831场,3.3万余人次参与,近百万人次现场观赛

南方日报 2019-02-21 06:19

足球爱好者在平日都会自发组织比赛,在球场上一展风采。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梅州现代足球的历史已有140年。

“加油!加油!”“右边右边!进球!”春节期间,在梅州各乡镇的足球场,一句句呐喊助威的加油声不断在耳边回响。

“足球之乡”梅州在春节期间一如既往地呈现出了浓厚的足球氛围,大到县和镇,小到村民小组都举行了足球赛,年龄覆盖老中青幼。辞旧迎新踢足球,已经成为梅州独特的新春“年俗”。

民间旺盛的足球需求与参与热情,借助草根赛事的平台得以释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也得益于梅州振兴足球之乡规划的深入实施,近年来,梅州的草根足球实现了深度和广度的发展,不断建立健全市、县、镇、村足协及百家业余足球俱乐部、球迷协会等足球组织,基本覆盖了全市企事业单位、机关、县及部分镇村。如今,梅州正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民间“绿茵场”,将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变为扎实的踢球人群,凝聚起一座城市的足球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通讯员丘黎明李小德

底蕴深厚

依托足球成功申报中国体育非遗保护与推广城市

大年初六,五华县第十八届“球王杯”足球赛冠军战在五华县奥体中心惠堂体育场进行。观众席上的拉拉队敲锣打鼓,为各自的球队助阵,现场近万名观众的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一场乡镇之间的草根球赛,其火爆程度不亚于职业联赛。

“足球之乡的魅力在于一场业余比赛竟然能吸引数千人观看。”来自梅县丙村镇的乡贤回乡过年看球时感叹。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五华县“球王杯”14场比赛,每场超过4000人观看;梅县区丙村镇“贺岁杯”每场超过2000人观看;兴宁市福兴乡村“贺岁杯”每场逾千人观看……

梅州的足球运动覆盖城乡,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春节文化生活,更成为梅州市民过年期间不可或缺的贺岁方式。在平日,举办足球赛也成为大家庆祝活动的方式,球乡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足球氛围。

梅州草根足球能遍地开花,离不开球乡浓厚的足球文化底蕴和极为深厚的群众根基。

早在2013年,梅州以足球为主题,成功申报了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城市。梅州通过“申遗”,把足球传统和文化固化成社会“活化石”,不仅保护了梅州足球的传统,也提高了整个社会对梅州足球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加强梅州人民的足球文化自觉和认同,有利于今后梅州足球文化的保护、积累、传承和发展。

“这一项目的申报,需要一个城市拥有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悠久的足球发展历史以及全社会参与足球运动的表现等,梅州具有这个实力也符合申报条件。”梅州市体育局副调研员温启龙说。

足球历来以活态形式存在于梅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据“申遗”史料数据显示,1955年梅县共组织有344个足球队,比赛活动频繁。据《梅县体育志》记载,1987年仅梅县就有各类足球队1630支,球员2.4万人,超过15万群众参与足球运动,上世纪80年代,梅县地区的足球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0%,形成了从幼儿园的“宝宝杯”到老年人的“常青杯”的全年龄段赛事体系,当时已经形成了全民足球的盛况。

梅州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据《五华县志》记载,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德国、瑞士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在长布元坑教会创办中书院,两人在该书院中的大操场两端用木料搭成球门,教学生踢足球,这是现代足球这个体育项目第一次在中国内地出现的记载,五华元坑也成为中国内地的现代足球发源地。

1903年,巴色教会在梅县设教堂,创办方言学校(后为乐育中学),足球运动也随之传入梅县县城。1914年,前德国国家足球队队员万保全任梅县乐育学校校长,在该校开辟足球场,并亲自教学生踢足球,梅州开始正式的足球运动,各项足球比赛陆续开展起来,促进足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

之后,在海外华侨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足球运动在梅州迅速传播开来,成为梅州人民最为广泛的体育运动项目,被誉为“足球之乡”。这一称誉既是对梅州足球运动发展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内地“现代足球故乡”的历史缅怀。

时至今日,梅州的现代足球历史已有140年,拥有数十万的足球人口,对足球的热爱和追求从未消减,为草根足球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平台完善

人均拥有场地数量1.8块/万人位居全省之首

今年春节,五华县除了举办具有三十多年历史的“球王杯”,横陂足球小镇也首次迎来足球赛事“常青杯”。五华16个乡镇及村委举办的“贺岁杯”“迎春杯”一个接一个,26项赛事,208支球队3120运动员角逐364场比赛,五华县的参赛队伍、参与球员、比赛场次居全市之首。

梅县区19个乡镇(办事处、高管会)均举办了“春节足球赛”“贺岁杯”等赛事,参与人数达到2476人,创下历史新高。据了解,梅县区、镇足球协会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组织比赛,建立规范的比赛制度,乡贤企业积极赞助,助力赛事的顺利举行,足球赛事热情持续高涨。

兴宁市的乡镇足球赛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20个乡镇(街道办)都举办了“春节足球锦村赛”“贺岁杯”等赛事。梅江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也相继开展了各种迎春足球赛事。

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梅州举办的各类足球赛事共65项831场,3.3万多人次参与了比赛,近百万人次现场观看了比赛。梅州市民对足球的热情,借助草根赛事的平台得以释放,在梅州大地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几年,梅州除了市级构建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区域性的“一带一路”客家杯国际足球邀请赛、“四大杯”、“四大联赛”等打响口碑的国际性、全国性品牌赛事,还积极搭建了草根赛事网络,梅州草根赛事的涵盖面正不断扩大,草根足球实现了深度、广度的发展。

2018年,梅州共举办群体赛事活动9600多场次,其中足球赛事4266场次,基本覆盖了全市企事业单位、机关、县镇及乡村。梅州正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民间“绿茵场”。

面对民间旺盛的足球需求及参与热情,梅州大力完善场地建设,有效解决了足球爱好者对场地“供不应求”的烦恼。目前,梅州各类足球场地达到800多块,实现人均拥有场地数量达到1.8块/万人,指标居全省首位。

“球场一天的人流量达到2000人,在白天时段,球场免费向市民和学生开放,晚上则进行收费,球场利用率是100%。”梅州爱奇足球俱乐部经理黄玮说,该俱乐部自2014年进驻梅州,梅州人对足球的热情超乎她的想象。俱乐部目前共有10个场地,为球友提供球场、赛事策划等服务,并提供订场APP、约球微信群等,方便广大市民约球踢球。

一直以来,梅州深刻地意识到扩大足球群众基础的影响力,不仅各类比赛向草根开放,接纳业余球队参赛,还扩大参赛规模,着力推广和普及,借此吸引更多人参与足球运动。业内专家表示,这是作为“足球之乡”值得肯定的举措,因为草根球队的发展、成长和成熟,必然会转型为俱乐部,以点带面促进梅州足球运动的发展。

比如成立了15年的梅县庆达实业足球俱乐部,拥有自己的球队,梅州举办的每场比赛都不落下。在这支草根球队里,每个球员都有另一个身份,有司机、厨师、老师、个体户等,职业多达十余种。

“我们纯粹是将爱好足球的人聚集起来,一起踢球、一起比赛、一起交流。”该俱乐部经理陈金胜说,他们一直扎根草根足球并且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我们除了组织球队比赛,还会走进校园训练校队,挖掘好苗子,周末邀请他们来俱乐部提高竞技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展草根足球,梅州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足协及业余足球俱乐部、球迷协会等足球组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梅州市有100多家业余足球俱乐部,镇级足协27家,球迷协会4家,足球组织基本覆盖了全市企事业单位、机关、县及部分镇村,足球组织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省位居前列。

意义深远

向农村社区草根延伸扩大足球人口规模

去年7月,梅州女足在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获得女子足球赛冠军,这是梅州在省运会上的首个女足冠军,也是梅州足球时隔20年再度登上全省最高领奖台。值得一提的是,这支冠军队伍里有“五朵金花”,都是来自梅县区松口元魁塔足球俱乐部培养输送到县、市体校的球员。

据了解,元魁塔足球俱乐部是一家致力于推动足球运动发展的公益性组织,是梅州市最早建立的乡镇足球俱乐部,成立后在全镇范围内多次组织足球夏令营、足球赛等活动,提升了当地及周边地区参与足球运动的氛围。

业内专家表示,草根足球可以不在乎年龄大小,其涵盖范围非常广。发展草根足球不仅能挖掘人才,还能为更多足球爱好者服务,哪怕他们在能力技术上并没有那么优秀,但他们同样拥有接受足球教育的机会。

近年来,梅州不断举行各类赛事,实际上赛事就是培养更多专业足球人才的源头活水。草根球赛不仅丰富了各乡镇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也为广大足球爱好者提供了相互交流、凝聚乡情联络感情的平台。

日前,梅州市体育训练中心足球场上欢声笑语,一群20世纪70年代由梅县业余体校培养出的教练员、运动员相聚绿茵场,以球会友增进友谊欢庆新春。据了解,当天参加的58人全部60岁以上,其中,94岁高龄的荣誉国家级裁判刘锦泉,培养出池明华、李雪峰、陈秋绮等国字号球员的陈晋干等足坛老前辈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原广东队队员、原梅县青年队教练李淼海披挂上阵,赛场上老当益壮,球技不减当年。很难想象他已经73岁了,他说:“有很多老球友40多年没见了,这次相聚很难得,能通过踢球会友很开心,期待来年再聚。”

草根足球赛事对改善农村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梅县区新春足球赛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受益该区去年初成立的足球协会,该协会为推动梅县区足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不仅开展了校园足球,还组织了各项赛事,把草根足球打造成富有特色的品牌赛事。在该协会的带动下,丙村、畲江等15个乡镇相继成立的足球分会,积极发挥社会组织职能,推动足球事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梅县区松源镇横坊村迎春杯足球比赛设置了幼儿组,覆盖老中青幼儿各个年龄段,足球成为全村人春节的头等大事。

没有群众的支持、了解和参与,足球事业难以立足。“普及发展草根足球,一方面是扩大足球人口规模,一方面是营造氛围,在各类赛事中发现人才。”温启龙说,当前草根足球正在阳光雨露下成长,处于良性发展的轨道。

草根足球的价值在于为足球发展奠定根基,梅州振兴足球十年规划的实施已经重新激起了球乡浓厚的足球氛围。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足球运动的发展,正在创建国家足球特区,打造国内一流足球运动城市,让小足球踢出大产业,让小足球带出大事业。

下一步梅州将构建市、县、镇、村四级足协联动发展机制,大力推动草根足球的发展,充分运用协会平台开展各项赛事活动。加强对俱乐部的管理,从球队、训练、比赛、场地等方面入手,推动草根足球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同时,把乡村振兴战略与发展足球事业紧密结合,加大力度建设村一级足球场地。

梅州创建中国足球特区的目标,离不开广大的足球人口,梅州正在将深厚的足球文化变为众多的踢球群体,凝聚起一座城市的足球力量。

█对话

国际足联草根足球讲师邓展望:

草根是梅州创建

中国足球特区基础力量

“越是草根,就越需要呵护。”发展草根足球,不只在于夯实基础、营造氛围,更关乎梅州乃至中国足球的未来。如今,梅州的草根足球逐步实现了深度和广度发展,不断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足协及百家业余足球俱乐部、球迷协会等足球组织,基本覆盖了全市企事业单位、机关、县镇及部分乡村。接下来,草根足球应该如何加快发展,梅州如何通过草根足球进一步创建中国足球特区?南方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国际足联草根足球讲师邓展望。

南方日报:您认为梅州发展草根足球具有哪些优势?

邓展望:首先是梅州的足球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足球之乡”实至名归,梅州本地的球员一直都是受着足球之乡的熏陶成长的。梅州的农村、乡镇、县城,都能举办大大小小的足球联赛和青少年足球训练,这是很多地方做不到的,但是梅州不仅做得到,还做得好。

其次是全社会的支持,无论是孩子们踢足球,还是业余球员比赛,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梅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振兴足球为重点,出台《梅州市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都支持校园足球,举行班级比赛,孩子们能锻炼身体,还能促进身心健康。总的来说,梅州整个地区的足球底蕴深厚,加上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草根足球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支持。

南方日报:您认为梅州应如何加快草根足球的发展?

邓展望:之所以为草根,就是靠自身发展、自己成长,没有教练指导,纯粹是个人喜欢足球。如今的草根足球得到了梅州各级领导的重视,发展得越来越好,不仅有教练指导,还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参加各类比赛。

梅州的草根在从“小草”到“大树”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这是我对梅州草根足球最深刻的感受。接下来,梅州要更加系统和规范地管理草根足球组织,要做到完善规划、提升场地设施,组织更多的比赛平台,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从而促进更多的草根接触足球、喜欢足球。

南方日报:梅州正在创建中国足球特区,您认为草根足球在推动足球特区的建设过程中会起到什么作用?

邓展望:可以说是一种基础作用,一个城市要打造一张足球名片,需要更多的草根来参与和支持,需要培养更多的足球爱好者。草根是创建中国足球特区的群众基础,影响着梅州足球的发展和后劲。

梅州要保护好草根足球这一群体,为这些喜欢足球的草根提供良好的场地,提供更多比赛平台,给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球技。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发展草根足球,比如足球协会、体育总局、教育局等政府单位,可以提供一些专业的足球培训,多举办联赛,让广大草根为创建中国足球特区出一份力。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

新闻推荐

网上售卖的汽车 有没有登记备案的?

读者叶先生:新型汽车售卖方式APP售车存在一些问题。请问这些网上售卖的汽车在梅州有没有登记备案?网上买卖车辆,如果发生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