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瓷雕匠陈国新兜转数十载终圆梦,成立了个人工作室 一心一刀琢出瓷雕世界

梅州日报 2019-01-15 10:03

陈国新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瓷雕世界里。(曾维强摄)

■昆之子黄利群

在“陶瓷之乡”大埔县,瓷雕传统手工技艺早被列入第五批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名录。瓷雕不同于木雕和石雕,更需精细和谨慎,能在瓷器上雕刻的工匠可谓凤毛麟角,手艺精湛的瓷雕老匠人陈国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兴趣+天赋 自学成才出手不凡

步入陈国新位于大埔县高陂镇陂华路的瓷雕室,人们好似走进了“阿里巴巴”的藏宝库:柜子里、架子上、桌子旁、角落里均摆满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瓷雕品,既整整齐齐,又满满当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此时,陈国新正端坐在藤椅上,一手执刻刀,一手旋瓷瓶,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雕刻。不多时,简朴的陶瓷胚体经精雕细琢,便脱胎换骨成一尊工艺精湛的仿古花瓶,瞬间焕发新的活力。稍后,只见陈国新凝神闭气几秒,再加数刀后,瓷瓶便“长”出了一朵怒放的牡丹花。

陈国新的出生地大埔县光德镇,有着700多年的陶瓷生产历史。陈国新因自幼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深受家乡陶瓷文化熏陶,从小就跟父母入瓷厂玩瓷器,对瓷雕产生了浓厚兴趣,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13岁那年,当别家小孩还在田间地里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陈国新已自学成才,初露头角。他仅用一周时间便雕出了一个身穿虎袄亮堂堂,头戴金冠光闪闪的“齐天大圣”,那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造型,深得当地雕刻大师的赞许。

17岁,陈国新开始正式拜师学艺。随着雕艺日臻纯熟,他对瓷雕愈发痴迷,不能自拔。

打拼生活

奔波辗转重拾旧爱

虽说心有所向,但最初瓷雕并未成为陈国新的事业落脚点。

由于上有老人,下有三个小孩,陶瓷雕又是一个投入大,产出周期长的工作,靠它维持生计十分困难。当年26岁的陈国新只好前往潮州,在一间大厂里做陶瓷设计。

一年后,出于对家乡的思念,他又迁回大埔,在一家陶瓷厂同样从事陶瓷设计。虽然陶瓷设计经常能接触陶瓷,但真正动手雕刻的机会却少之又少,后来,陈国新辞去陶瓷设计工作,尝试做木雕和石雕,这一干就是整整六年。但对于陈国新而言,无论木雕抑或石雕,都无法深入他内心,总有个声音潜在心里,反复呼唤他回归最初喜爱的瓷雕。

陈国新当初放弃瓷雕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的家人,他就像大树的根一样,把父爱像养料般地输给三个孩子。将家中三个孩子抚养长大、成家立业后,46岁的陈国新终于重拾旧好,欣然做回“老本行”。他再次拿起刻刀,开了一家专属自己的瓷雕室。

呕心沥血

匠心不悔终赢青睐

重操旧业颇不易,他花了一年工夫,才做出满意的瓷雕,三年后基本稳定下来。

瓷雕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原料泥土乃瓷雕作品好坏的关键所在。陈国新采用的泥土是高陂镇山上特有的,虽然每月只上山一次,但500斤的泥土需两人上山挑,来回三趟,一个来回就要一个钟头。

瓷雕工序繁杂,除了选泥配料,在上色颜料、烧制技巧等方面,陈国新都研发了独门秘方。

瓷雕的瓷土塑型与拉坯不同,瓷塑坯体厚实,如不掌握瓷土特性,很难烧制成品,更遑论佳作。他现在使用的瓷土已经改良,是结合三种不同瓷土的特性,以传统烧瓷秘方按比例调制的。

陈国新秉承“绣花”精神,大胆创新,精心打磨每道工序。他特意在陶瓷花瓶外围裹一层瓷雕“树皮”,若不靠近细看,这些“树皮”简直可以假乱真。不仅如此,他还融入“围龙屋”“客家妹”等本土元素,使瓷雕瓶散发浓郁客家乡土味。客家服饰(包头帕、侧襟衫、竹斗笠等)、担水施肥、收禾翻谷、制饼酿酒等传统农居生活图案,以及水碓、砻磨、辘轴等精巧“农具”,让观者充分领略客家民俗文化与原生态风情。

因为既专注又专业,陈国新的作品赢得不少专家、收藏家青睐。他们常常前来他的工作室欣赏,有的还出高价予以收购。他的作品也从青花瓷之乡走向潮州,甚至蔓延到北京、香港、海南等地。

瓷雕是陈国新毕生的执着追求。他希望自己后半辈子能一直与所爱相伴。为免一手绝活失传,他还招了一批学徒,利用暑假、双休日教授他们捏、塑、雕、镂、修等各类技艺,不断提升瓷雕工艺水平。

如今53岁的陈国新,仍宝刀未老,默默地走在自己的瓷雕路上。摆在他工作室的一件件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诠释着瓷雕师的可贵匠心。

新闻推荐

瞻仰三河坝

□何望贤这个冬日,风和日丽,友人说去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转转,我们一拍即合,驱车前往。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汇东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