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影记录警察故事 记“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候选人何志林
●本报记者钟梅滨
通讯员黄晓春
在警营里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经常冲锋在一线,用镜头记录各类警情和案发现场。何志林就是其中的一名“宣传兵”,从部队转业到梅州市公安局,他23年如一日坚守在公安宣传战线,拍摄公安题材照片近30万幅,在中央、省、市报刊及新闻媒体各类刊物、新闻单位发表作品、稿件超过3000篇(幅),200多幅摄影作品先后获全国、省、市级奖项。
日前,省公安厅公布第四批“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候选人名单,何志林榜上有名。
公安宣传战线的现场之王
记者见到何志林时,他正在办公室处理照片。“不是在拍摄现场,就是在去拍摄现场的路上,回来还要从好几百张照片里面挑几张最好的。”何志林说,不管寒冬酷暑还是白天黑夜,无论在闹市还是在乡村,他总是随时待命,闻警而动。
2013年12月的一个深夜,梅州公安在省公安厅统一指挥下,组织400多名警力奔袭距离梅州200公里外的“中国制毒第一村”——陆丰市博社村。作为行动中年龄最大的宣传民警,何志林被安排随指挥部行动,但他主动请缨,坚持到行动最前线拍摄。他穿上防弹衣,背上20多公斤重的摄影装备,与荷枪实弹的民警、武警一道,冲在抓捕制毒人员的最前线,拍摄了许多珍贵镜头,真实记录下了梅州公安民警在行动中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
2015年11月,何志林在此次行动中拍摄的组照《夜袭毒品第一村》,在近40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五届全国公安系统“卫士之光”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摄影类一等奖,并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要想拍下精彩的镜头,就得深入现场。”何志林回忆,近十年来,他到达第一现场采访拍摄多达2000多次,是梅州公安宣传战线亲历现场最多的民警。
活图典凭图破案凭图说法
一有闲暇时间,何志林就逛摄影网站学习交流摄影技术。2011年4月,一张题为 “不知名的花朵”的网络图片吸引了何志林的注意,这是梅州一驴友行走深山时意外拍到的花朵。凭着工作经验和摄影积累的常识,何志林一眼就看出了这些“不知名的花朵”是罂粟花。很快,警方循线侦查,一举铲除了种植在梅县、兴宁两地3处偏僻深山里的500多株罂粟,何志林也连夜赶赴现场,并以一组图片新闻报道了此次出警行动。
何志林所在的梅州市公安局公共关系科,秉承“警察公共关系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首创《梅州公安·青少年警讯》周报,积极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何志林开设的“图片背后的故事”法制主题课,深受学生喜爱。他给学生们讲授的法制课课件全是一张张自己亲历现场拍摄的图片。他说:“每次讲课我都根据主题,精心选取与学生们息息相关的案件现场照片,用真实的镜头去宣讲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教育,让学生们能最直观地感受到法治洗礼。”
和善敬业的“警营摄侠”
在同事们眼里,何志林总是背着摄影装备包,一手拿着单反相机,一手拿着相机支架,一脸亲和的笑容。“出门要打有准备的仗”是何志林工作多年的信条,他从不迟到,除非突发警情,否则他总是早早提前到达现场,调试好相机、找好角度。
何志林不仅到警情现场拍照,工作中他也经常和同事分享摄影经验。他兼职在梅州市警官培训学校开设摄影课程,传授警务摄影技能。在何志林带领下,梅州公安警队里培养了一大批摄影爱好者。其儿子何森垚在他的影响下,也走上了摄影之路,如今成为《南方日报》梅州记者站摄影记者。父子齐上阵的情景,在梅州公安一些重要拍摄现场经常可见。
何志林告诉记者,在现场,他总是会特意帮同事拍下工作照片发回给同事,但他自己的工作照却少之又少。多年来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奔跑与奉献的何志林,被同事们称为“警营摄侠”。
新闻推荐
本报《民生一线》栏目帮助失联同桌再续情谊 失联四十年 同桌喜相见
10月19日本报报道截图。本报讯(记者王丽莉)“我今天终于和我的老同学见面了,再次感谢梅州日报民生一线栏目。”12月27日23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