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粗野素,吃出健康 论“客家菜吃得有根有据”(中)
【视点】民以食为天,对于当年辗转迁徙的客家人来说,“食”,无他,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健康。客家菜的根在中原,客家菜最大的特点就是养生。
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不断寻找食物,森林之藤、田堤之叶、山野之菌、树根草头、山上的飞禽走兽、山塘河溪的鱼虾螺蚬蟹、田间的蛇鳝蛙鼠……这些最绿色健康的大自然的恩赐,成了客家人的食材。因此,客家人吃得“杂”、吃得“粗”、吃得“素”、吃得“野”。即使是在定居之后,因现实条件所限,客家人种植果蔬作物,养殖禽畜鱼,亦多属粗种、粗养,接近于自然生长的原生态食材因而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本色、本真。
在食材处理上,客家人特别讲究“新鲜”,强调现采现宰、现煮现吃;也特别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并且不以刀功见长,一般不作雕饰。食材一般切得较粗、厚,尽量保持食材营养不流失,而且在特殊食材处理上也充分利用天然食材间的相生相克。如用野生番石榴叶除掉食物腥臊异味、提高原料爽脆质地的加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土法”;做包点时用微生物发酵法使其膨松。又如松口镇人蒸“发粄”用酒糟发酵,用天然色素为食物着色(自然发酵的曲种为发粄染上红色、“布惊”等烧成灰滤出的“土碱水”把黄粄染成黄色),蒸味酵粄用草木灰炮制“土碱”来兑碱等等。客家人这种特别讲究“不添加”的“土法”,可为当今国人解决“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有益借鉴。
烹饪技艺上,过去客家人多用柴草生火,所用铁锅较大且厚,对食物一般不作猛火爆炒而用文火慢炒或焖炖蒸煮,十分讲究火候。客家人烹饪追求原汁原味,少用辅助调料,基本就用食盐来提鲜,以姜、蒜、糟汁避肉类腥臊之味,形成客家菜原汁原味、味厚香醇的风味特色。客家人的饮食养生理念很强,喜用具有药用、保健价值的“药根”煲汤,讲究汤的“清而不浊”和排毒、清热、降火、祛湿、滋补之保健养生功效。在大埔乡村,家家都能闻到浓郁芳香的“药根煲鸡”味道。
福建连城县有一道名菜,素有“一道涮九品,品福一头牛”之称的“涮九门头”,精选牛身上最精华的9个部位肉,即:牛舌峰、牛肚尖、牛心寇、百叶肚、牛峰肚、牛肚壁、牛腰、牛里脊肉、牛心血管,配以米酒、香藤根、鸭香草、黄姜等中草药烹制,采用中医对应互补的原理,让这道菜既有祛风除邪,又能补充身体能量。
梅州蕉岭县被评为世界长寿乡,它的长寿密码与当地很多乡土美食有关,其中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名录”的“蕉岭三及第”,突出地反映了客家人的养生智慧。很多人质疑,猪肝、猪粉肠胆固醇高,不利于健康,怎么是长寿菜肴呢?其实不然,从营养学角度分析,猪肝中铁质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具有改善贫血病人的造血系统,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维持健康肤色,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抗氧化,防衰老,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等生理功能。猪粉肠含有蛋白质、钙、脂肪,以及镁、硫胺素、核黄素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具有补虚损、润肠胃、丰肌体的功效。客家人不挑食和偏食,喜欢吃“杂、粗、野”,将“猪食杂、身体壮”的庶民文化和大众文化饮食理念有意无意地实践了,他们以猪肉为主,猪粉肠、猪肝只放少量,巧妙地配以当地的野菜(如红背叶、嫩桑树叶、枸杞叶)、红曲等结合在一起,做出质朴无比、“药食同源”的长寿美食来。
在梅州,除蕉岭成为“世界长寿乡”外,大埔、梅县、丰顺也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这是梅州人吃得健康的明证。当今饮食界返璞归真之风盛行,不少客家饮食传统正与现代人的绿色健康饮食追求相吻合。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客家菜,试想,哪一样不是当今吃货们梦寐以求的?
(中国烹饪大师陈钢文)
新闻推荐
2018年初,《广东省全面推进拆旧复垦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发布。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定点帮扶的丰顺县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