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态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中

梅州日报 2018-12-02 10:37

■ 陈小城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要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六项原则”和“五大体系”,每一方面都是根本性、长远性工作,每一条都攸关全面小康的底色,事关民族复兴大计。梅州市作为生态发展区,要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谋划生态富民强市产业发展上,让良好生态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努力把梅州建设成绿色发展高地、生态宜居家园。

守护好绿色生态资源。良好的生态是梅州引领绿色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梅州要建设生态发展区先行地、当好绿色发展引领者,必须把守护好绿色生态资源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方面,把增加绿量与提升品质并重。扎实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全面开展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抓好身边增绿行动,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建造绿色连廊和绿道,形成网络化的绿地系统。实施林长制,着力解决梅州市森林总体质量不高,低产低效林比重偏大等问题,提升森林质量。另一方面,优先建设环保基础设施。科学确定环境质量指标,优先考虑资源环境保护,特别是水资源保护。优先建设污水和雨水收集管网等环保重点工程,实施河长制,加强水资源保护,实现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

搭建好绿色发展平台。以落实省委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建设一区两带六组团。要大力建设美丽乡村。从本质上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再细化,美丽乡村建设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梅州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培育发展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发展特色小镇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之路的有益探索。梅州要立足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保护特色景观资源,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小镇和小城镇,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发展好绿色生态产业。要建设生态发展区先行地、当好绿色发展引领者,追求更高质量、更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立足梅州生态资源禀赋,让绿色资源变成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要依托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做足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产品深加工等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产业,把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如发展旅游产业,通过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借力广州对口帮扶,引进农产品产业的龙头企业,打响梅州农产品品牌。如发展食品产业,水、米、菜、果等,借力长寿、富硒等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坚定不移推动产业生态化。要对梅州现有的产业进行一次大摸底、大调查,真实掌握现有产业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环保等情况。按照“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发展要求,对一二三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依靠“循环经济+”等模式, 使工业企业、不同产业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循环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推动前端的资源节约、中端的清洁生产、后端的废弃物资源化,促进上下游企业链接,努力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

营造好绿色发展氛围。绿色发展事关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人人有责、人人需尽责。梅州要建设生态发展区先行地、当好绿色发展引领者,要动员全力力量,争取全民行动。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生态理念,把生态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中,渗透到具体领域,渗透到每个行业、每个领域、每个人身上,让“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成为共识,并为之共同努力。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增强全民生态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开展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把建设美丽梅州化为群众自觉行动。要特别重视青少年生态教育,树立少年儿童的生态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态科学、生态道德、生态审美及生态消费意识,为地球的未来培育绿色的种子,为实现公民生态意识教育的全民化和社会化打下基础。

新闻推荐

梅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梅州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梅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2018年11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七届〔2018〕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