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的日与夜
●图/本报记者 林翔
文/首席记者 张柯
儿科被称为“哑科”,患儿难与医生有效交流,给诊疗过程带来不少难题。那么面对都是诞生28天以内的小小患者,新生儿科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连日来,记者走进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探访这里的医护人员和他们日夜守护的小宝贝们。
送进新生儿科的小患者大多是黄疸、肺炎、早产等新生儿。未满月的他们需要比普通婴儿更精细的照顾。由于病房内无家人陪护,这对医护人员看护提出更高要求,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缺一不可。
21时35分,新生儿科夜班医生谢思娜正在办公室整理患儿的档案。当晚,一名早产儿被送进病房。在婴儿诞生前,她已待命进入产房,与妇产科医生们一同迎接新生儿诞生,守护在旁以做万全准备。此时,已是她当班第9个小时。从早上8点上班至次日交班的24小时周期里,她只有短暂4小时休息时间。因为查房等工作需要,下班时间通常还要延后。在岗位上每一分每一秒,医生们都要随时做好病房紧急情况、夜间急诊和接收新病人的准备。因为工作需要,入职10年来,谢思娜从没睡过一次懒觉。哪怕是通宵夜班后的间隔休息日,依然雷打不动准时回到病房查看分管患儿康复情况。
“手洗上百次,路走上万步”,是新生儿科护士的工作日常。护士们一踏入病房就开启“连轴转”模式:给患儿洗澡、称重、换尿片、喂奶、治疗,记录数据、观察情况,一刻也没闲下来。“一天下来走了不止一万步,半天不到腿就酸了。”护士吕巧玉告诉记者。记者前来探访时,新生儿科病房内共有25个小患儿。护士互相配合着给婴儿床和温箱里的患儿更换尿片,查看记录大小便情况。有宝宝哭闹,护士立马赶过去安抚,仔细观察小患儿是饿了还是不舒服。洗手,是照料患儿前的必备动作。一天下来,护士的一双手就能洗上百回。深夜11点10分,有小患儿尚未入睡,值班护士轻柔地抱起他、慢慢哄着,就像哄着自己的孩子。宝宝安然入睡时,医护人员仍在一旁守护。 尽管相处短暂,但亦情深。
每周一和周五上午,是医院新生儿科家长探视时间。每到这个时间,就是新生儿科最“喧闹”的时候。家长们紧贴着玻璃看望病房里的孩子,“隔得有点远啊”“我再拍张照吧”……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不得已离开父母的怀抱,即便不言语,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也写在脸上。面对家长的担心,医护人员在旁耐心解答。有时新生儿康复出院,医护人员也可能要面对家长们的“质问”,空气里充满火药味。不过,正如一位医护人员所说,“这是少数情况”。对于他们而言,患儿的康复更有力量,家属们声声“感谢”更能安慰人心。
作为梅州市最早创办的新生儿科,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仅今年以来,已让1200多名新生儿远离病魔。新生儿康复出院那一刻,这些家庭的幸福版图终于完整了,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守护故事仍在不舍昼夜地延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野)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经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梅州市成功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