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日昌题丰顺太平寺联
□倪学用
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一作雨生,号持静,广东潮州府丰顺县(今属梅州市丰顺县)人,清代大臣。清代潮籍诗人、联家、书法家。清代军事家、政治家、藏书家、洋务运动主要人物。生于道光三年(1823)。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秀才,次年补廪生。道光二十四年(1844),入广东惠潮嘉道李璋煜幕僚。历任广东琼州府(府治在琼山,今属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府学训导、江西饶州府万年县(今属上饶市万年县)知县、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今属吉安市吉安县)知县、江苏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建船政大臣、福建巡抚、总督衔会办海防、节制沿海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等。以一寒士起家,位至疆圻,雄才大略,清正廉明,威望夙著,屡建殊勋,卓绝一时。擅长辞章,尤工书法。嗜好藏书,搜罗古刻善本,不遗余力,藏书达十万余卷,称雄一时。其诗倾向宗宋,抒豪情、吟羁怀、思归隐,率真深挚,清朗爽畅。其联别出心裁,语句淡雅,不落窠臼,旨趣高远,耐人咀嚼。其书法多作行楷,喜用圆笔,笔画浑厚,自然流丽,遒劲豪逸,藏巧于拙,绵里藏针,高雅绝俗。卒于光绪八年(1882),终年59岁,恤如制。其传载入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四百四十八·列传二百三十五》(断代史)等书籍。著有《抚吴公牍》五十卷、《百兰山馆政书》三十六卷、《丁中丞文鉴》五卷、《百兰山馆藏贴》二册等。
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丁日昌(时年49岁)谒丰顺县太平寺题缘,题联一副。
太平寺位于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三门坳,面向虎头山背,背倚犁头双峰,群山环绕,树木苍郁,清幽恬静。“古寺钟声”系汤坑八景之一。明万历年间(1573—1620),西蜀叙南卫(卫治在三江口,今属四川宜宾市叙州区)人、左将军、广东总兵郭成(明代抗倭将领)倡修。格局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地藏阁、藏经楼、钟楼、鼓楼等。大雄宝殿两侧之楹上有丁日昌题联一副,联云:“古佛又重参,五千里外初归客;旧题何处觅,四十年前此读书。”昔年二堂正门上有“太平楼”三个隽逸的大字,有一副对联,联云:“太德超三界;平安庆两图。”昔年附设私塾学堂,丁日昌幼时曾在此读书。古人咏诗一首,诗云:“山光水色胜南屏,兰若莲花扑鼻馨。说谒僧家同习课,悦时鸟性亦参经。三千世界无参相,十二因缘净业腥。古寺钟声闻处处,与坤响应唤人醒。”现保存有佛印和尚的肉身佛像。经历七次重修,1983年被评为梅州市丰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丁日昌《百兰山馆古今体诗》载《太平寺联》:
序云:
余(我)八岁(虚岁。道光十年即1830)时,先光禄公(即先光禄大夫公,指丁日昌之亡父丁贤拔。丁日昌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赏戴花翎,正一品封典)携至太平寺,随达夫(丁达夫)三兄读书(道光十年至十二年即1830—1832,丁日昌在此读书),曾学联珠体,疥一律于壁中(题律诗一首于壁中弄脏壁)。比(等到)自(由)吴门奉太夫人(东汉孙吴开国皇帝孙权之母武烈皇后,这里指丁日昌之母黄氏)讳(去世。同治九年即1870,黄氏于江苏苏州去世,享年89岁)回里(回乡。丁日昌扶亡母黄氏之柩回乡,守制三年),经营窀穸(筹划营造墓穴。同治十年即1871年,黄氏与其夫丁贤拔合葬),复(再)往来寺中,觅旧题则已藓蚀尘封,无由(无法)于辨识。距随父兄读书时已四十年矣!怅然题此,以志(记)鸿泥(鸿鸟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的痕迹)。壬申(同治十一年)二月里人(乡人)丁日昌题并书。
联云:
古佛又重参,五千里外初归客;
旧题何处觅,四十年前此读书。
叙中“疥一律于壁中”一句里的“一律”及联中“旧题何处觅”一句里的“旧题”,指道光十二年(1832)丁日昌(时年9岁)题律诗一首。诗云:
江南一树梅花发,
一树梅花发石岩。
花发石岩流水响,
石岩流水响潺潺。
潺潺滴滴云烟起,
滴滴云烟起半山。
烟起半山春汛到,
半山春汛到江南。
这副对联描述丁日昌阔别故乡,游子归隐,重游旧地,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抒发联家衣锦还乡、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敬恭桑梓、思恩报本之情怀。词语精练,言简意赅,善于运用对比及联想手法,技艺高超,构思精巧,想象奇特,质朴诚挚,含蓄蕴藉,韵味隽永,美妙绝伦。该联用行楷书写,笔力遒劲,雍容古雅,雄健豪逸,圆浑妍媚。事后,该联被制成金漆木雕楹联,悬挂于大雄宝殿两侧之楹上。
(本文根据蔡起贤先生遗稿整理而成)
新闻推荐
距离梅城仅4公里的泮坑公园,风景宜人,像是梅江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对游客来说,泮坑公园是个旅游胜地;对市民来说,那是运动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