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即吾乡 □李少凤

梅州日报 2018-10-31 10:45

距离梅城仅4公里的泮坑公园,风景宜人,像是梅江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对游客来说,泮坑公园是个旅游胜地;对市民来说,那是运动休闲的好去处,对我这个外乡人而言,远不止如此。

我与泮坑公园的情缘,要从2005年说起。那一年,我辞去潮汕老家的工作,随爱人来到梅州。当时我们还没要孩子,过着自由自在的二人世界。闲暇之余,我们常到泮坑散心。

初次到泮坑,就被她那秀美风光吸引住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用来赞美杭州西湖的诗句,用在泮坑明湖身上一点都不为过。明湖水色青润如玉,生长在水里的红杉树倒映在湖中如梦如幻,环抱明湖的文化长廊更添浓郁文化气息。当即后悔婚纱照没在这里拍!

泮坑的美,明湖承载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往里边走,山幽水雅,堂奥纵深,高观音、三山国王庙、飞瀑奇观等景观也让人流连忘返。

泮坑的三山国王庙也被称为“泮坑公王庙”。早就听说泮坑公王保外乡,虽然我没有宗教信仰,可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听后不免颇感亲切。怎能不去拜拜呢!

循着公王庙后的山路,我们拾级而上。沿途怪石乱离,藤蔓缠络,林木蓊郁,山石缝隙间人为嵌立的一支支树枝,为泮坑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到达山腰,便能听到水声,淙淙铮铮,循声望去,那便是远近驰名的飞瀑奇观了。我们稍作歇息,便三步并作两步,攀上山顶,来到瀑布跟前。飞瀑从高约20米处倾泻而下,叠成三曲,或如白练悬空,或如轻纱曼舞,清凉的水汽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后来,只要老家来了亲戚朋友,我们就带着他们来到泮坑,一路攀登直抵山顶,特别是酷暑时节,把脚泡在清凉山泉里,吃着盐焗鸡爪,谈天说地侃大山,实在是一大乐事!

过腻了二人世界,我们在2008年迎来了女儿,于是去泮坑不再是两个人的事情,携老扶幼,每次都是热热闹闹的。我们沿着文化长廊,教女儿客家童谣。“月光华华,细妹泡茶,阿哥兜凳,大伯食茶。茶又香,酒又浓,食到大伯面俳红。”女儿奶声奶气地跟着我们念,朗朗上口的童谣,她学得不亦乐乎。孩子稍大些,周末约上几个亲朋好友,或去烧烤,或在湖边草地上野餐,不亦乐乎。好几次,备了些简易的捕鱼工具,就在湖边水较浅的地方捉鱼。“哈哈,我捉到一条!快快快,过来包围……”童年的欢乐回荡在明湖上空。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算是把家安在了梅州。曾经蠢蠢欲动,几经犹豫想要离开的心,慢慢地稳定了下来。可是,心里总觉得还少了什么东西。

泮坑于我,并不仅仅是撒播欢乐的肥沃田土,还是我工作的丰收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有两次采访是在泮坑完成的。

有一天,我们接到群众爆料,说泮坑公园的尖公式顶有个好人李叔,他做义工十年如一日。李叔就是原汽车配件厂退休干部李忠,2011年,当时已65岁的他,每天清晨五点来到泮坑风景区的尖公式顶山脚下,开始拾阶而上,用自费买来的工具清扫沿路的落叶、垃圾。这一做就是十多年。为了全程采访他,我跟随他早早来到尖公式顶山脚下。这里的山路台阶铺满了鹅卵石,每级台阶都比较陡,还没爬到半山腰,我就累得气喘吁吁。如果还要边清扫,那就更费劲了。可年过花甲的李叔,就这样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报道一见报,吸引了更多人前往泮坑徒步登山,或为偶遇李叔,也帮着他扫扫树叶。

李叔的故事,让我们这些新客家人心暖暖的。在梅州,好人好事并不少,许是多年来崇文重教,民风淳朴使然。

我们对梅州的眷恋之情日渐浓厚。而与我们有相似经历的还有另一对夫妇。2012年,我偶遇了泮坑一奇景——马帮。那是一对来自广西河池壮族的夫妇,已年过不惑。当时因泮坑大桥建设,需要将阻碍建设的高压线挪移到旁边的山上。但因为山路陡峭,汽车无法上去,便请“马帮”帮忙运输建筑砂石。夫妻俩带着六匹骡马,在泮坑山上扎营,一住就是两三个月。他们从事“马帮”12年,辗转湖南、福建、广东等地,“梅州近年来建设多,而且民风质朴人情好,待的时间就长了点,已六年了。”通过采访他们,我了解到“马帮”的生活状态,也了解到他们这些临时的外乡人,与我一样,对梅州充满了眷恋之情。

这几年工作比较繁忙,比较少去了。直到去年,我怀上二宝,和泮坑又再近了些。去年11月份,我怀孕4个月,才刚刚过了最难熬的反应期。一天傍晚,爱人载着我和大宝来到泮坑散心。将车停在明湖边,慢慢走过去,想到对岸的一家农家乐吃晚饭。印象中走了许久,爱人说,前面拐个弯就到了。可拐了一个弯又一个弯,走了许久还是没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路上行人越来越少。终于,拐了最后一个弯后,远远地就看到那家农家乐灯火通明。走进去坐了下来。极度疲惫后的歇息,像奔波许久后的安定,像久旱逢甘露,是那么美好。

等待上菜时间,我们和彭老板父子俩闲聊了起来。他们透露,在泮坑的彭姓家族从丰顺迁移至此,已有300多年了。原来他只是卖点味酵粄、肉丸汤,后来游客越来越多,80后儿子彭鑫淼便从深圳辞工回来,一家人勤勤恳恳,把农家乐做了起来。生意不算火爆,但也知足。彭鑫淼说,趁年轻,在外面闯荡几年,终归还是要回来的,何况家乡这么美。“你看,我奶奶一辈子都在这里,哪里都不愿意走。”奶奶已是94岁高龄,仍精神矍铄。我们笑问长寿的秘诀。奶奶咧开嘴笑着说:“这里空气好,每天散步。”

菜上齐了,吃着菜,我若有所悟:生活不就是这样吗,一家人齐心协力,无需飞黄腾达,留点闲暇看风景。只要守着家人,此心安处即吾乡。抬头望外面,夜晚的泮坑是那么恬静。我心里的泮坑公园,也因这户人家,变得更加丰盈起来。酒足饭饱,这时肚子里的宝宝开始了拳打脚踢……

新闻推荐

《大巴丢下91岁老人开走了》有后续 下车休息误以为大巴开走

本报讯(记者张爱飞)10月25日,本报刊出《大巴丢下91岁老人开走了》一文,昨日记者了解到,原来在堵车期间,车上两位老年游客下车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