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背后的梅州力量
●本报记者王丽莉
卢永昌曾连续4天坚守在施工现场
编者按
被外媒誉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于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运营,它的建设创下了7项世界之最,400多项新专利,不仅代表中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这座充满奇迹的跨海大桥的建设离不开建设者们夜以继日、殚精竭虑的努力。对于建设者来说,能够有幸参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他们的无上荣光,而这些拥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建设者们又何尝不是国人的骄傲呢?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两位梅州籍的曾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工程师卢永昌、蔡应广,了解他们为港珠澳大桥建设所付出的努力和背后的故事。
人物名片:
卢永昌:梅县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设计总工程师。
卢永昌1964年出生于梅县区桃尧镇显朝村,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曾就读于桃尧镇显朝小学,初一初二就读于大美中学,在桃尧中学上初三,1981年于松口中学高中毕业,1985年他从天津大学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毕业,进入中交四航院工作。2006年,在职取得河海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他曾参与国内的广州港南沙港区系列工程、湛江港系列工程、汕头港系列工程、华南地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系列港口工程等,以及国外“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工程、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工程、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项目、喀麦隆克里比港口项目等,主持完成了《内河液化天然气加注码头设计规范》和《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的制修订工作。
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卢永昌带领着中交四航院的技术团队主要负责两个人工岛和沉管隧道的建设。“很荣幸能有机会参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卢永昌说,虽然其间遇到了不少难题,但他收获满满,个人成长了不少。
港珠澳大桥地处外海,气象水文条件复杂,海域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分布范围广,软土层厚。东人工岛处于中华白海豚核心保护区,建设海域位于交通繁忙且复杂的珠江口,港珠澳大桥深埋沉管隧道的耐久性参数定在了120年……它的建设不仅难度系数极高,还要达到国际更严的标准,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都是史无前例的,能借鉴的经验少,甚至没有。回忆起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卢永昌坦言每次设计重大方案都花费了他和设计团队队员们巨大的心思与努力,那时他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二十个小时,从早上工作到凌晨二三点,“真的是5+2,白+黑。”据卢永昌介绍,第一节沉管安装持续时间为96个小时,反复安装了3次才最终成功。第一次和第二次沉管安装的实际偏离距离达到8至9厘米,而预计偏离距离为3至5厘米。所幸,最终他们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岛头流态复杂,水底出现了回淤。于是,现场清淤后,在第三次尝试中成功将沉管安装到位。这期间,卢永昌连续4天都坚守在施工现场,关注着沉管安装情况。“实在累得不行了就眯一会儿。”卢永昌淡然地说道,许是小时候家境比较困难,吃过不少苦,所以工作上的这些苦倒还能熬得住。
原来,卢永昌在桃尧中学念初三时,由于不符合住宿条件,每天他都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所以每天6点左右他就得起床上学。而学习之余,他还要帮家里干些农活。“有时候甚至凌晨二三点就要起床干农活。”年少时的艰苦生活磨炼了卢永昌的意志,让他学会了吃苦耐劳,也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不断激励他前行,使得三十多年来卢永昌一直在水运工作上不断努力,哪怕在水运行业困难期,哪怕在工程建设中遇到难题时,也仍旧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努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成为人们口中敬佩的“卢大师”。
“父母在不远游”,卢永昌虽然常常奔波在外,但每年他都会回家乡看望父母,并且关心关注着家乡的变化、发展。他表示,未来他也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家乡的发展,如有机会将多为家乡建设出力。
蔡应广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巧遇
人物名片:
蔡应广:大埔人,毕业于东南大学工程测量专业,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参与建设港珠澳大桥的工程师。
蔡应广是大埔县洲瑞镇赤水村人,初中就读于洲瑞中学,高中就读于进光中学。他坦言,能够参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他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巧遇。据蔡应广介绍,自2009年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开工前夕起,他便作为一名工程师参与港珠澳大桥前期核心技术攻关。港珠澳大桥采用桥隧结合的设计方案,其中隧道部分采用沉管拼装的方法进行施工。然而,港珠澳大桥所涉水域深,水流的流向以及流速均不稳定,沉管在水中很容易受水流的作用发生偏离,传统的定位技术难以满足精度要求。
记者从央广网珠海10月24日消息中看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副总工程师刘亚平曾坦言,“安装、放置沉管是海底隧道建设的难中之难,尤其是顶着40多米深的海水作业”。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全长约6.7公里,最深处位于44米深的海底。33节沉管每个标准管节长180米,最大排水量8万吨,仅仅这样一个单个标准管节比一艘巨型航母排水量还大。如何实现万吨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水深处无人对接,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刘亚平说这无异于“海底穿针”。
“一开始没有头绪,想来想去都在想传统的做法。”蔡应广说,港珠澳大桥开工前夕,关键技术攻关主要方向是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由于当时国外没有刚好正在沉管安装施工的工程,只能通过一些不完整的资料了解传统的方法,但港珠澳大桥沉管施工难度更大,传统方法存在一些不能克服的安装误差。“天天时时想一个问题,想多了就会有灵感。”后来,蔡应广想到并首次提出了“激光法沉管定位”的方法。“一开始大家还有点半信半疑,通过多次专题会的反复讨论及测量专家会议的反复论证,最终确认此方法可行,并在港珠澳大桥沉管安装测量定位中成功应用。”通过工程师们的努力,长达6.7公里的海底通道成功安装,安装结果的误差不到2厘米,比同等工程小了近10倍。
蔡应广认为,应用就是价值,“激光法沉管定位”的方法能在祖国的建设中广泛使用才是有价值的。能够参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他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巧遇,他感到自豪。未来,他将继续在测量定位技术领域不断努力。而作为走出去的客家人,蔡应广对家乡也有着深深的乡土情结,一般春节都会回家乡过年,他希望未来家乡能变得越来越美。
新闻推荐
梅州市东山系列学校举行誓师大会暨田径运动会开幕式 弘扬社会正气 争当“创文”先锋
出席嘉宾与学校博士管理团队。5000余名师生庄严宣誓。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我是优秀的东山人。我决心遵循学校"心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