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采芝村村民谢武方自办怀古展览厅 传统农具折射农业农村巨变

梅州日报 2018-09-18 11:11

谢武方在检查展品。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将于9月23日举行。届时,梅州作为全国6个分会场之一,将向全国充分展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而在丰顺县埔寨镇采芝村,72岁的村民谢武方今年自办了一个农家用具怀古展览厅,里面陈列着犁、耙、枋、风车、石磨、织布机、镐头、草镰等上千种大大小小的农具,还有鸡公碗、井水桶、煤油灯、竹编摇篮等具有浓浓乡土气息的生活用品,让人能通过简陋的生产工具更直观地感受到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前后的巨变,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本报记者林玉莹

离开家乡土地30年 难忘扛锄干活场景

谢武方1988年便离开家乡到深圳闯荡。“祖辈以农为业,我也是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虽然离开家乡土地30年,但还是忘不了扛着锄头下田干活的场景。”谢武方说,为了留住这份乡愁,他几年前就打算在家乡办一个农具展览厅,让年轻一代了解老一辈如何利用简陋的生产工具耕作。

两年前,谢武方开始在全省各地搜罗各式客家农家用具。“村民和朋友们都非常支持我,有的把自家闲置的农具无偿捐出来,有的自愿组成寻宝小分队到破旧的老屋里寻找。”谢武方指着门前一对石辘告诉记者,这对石辘是旧时榨蔗制糖的工具,重量有上千斤,之前埋在村子的水沟里,十几人齐心协力才把它扛出来。

今年初,农具展览厅开始筹办,谢武方干脆“丢”下生意不做,带着老伴回乡,打算长住下来。

面向群众免费开放

倡导勤俭节约风尚

“棕毛缝制的蓑衣是以前村民穿的原生态雨衣……”谢武方是展览厅的收集员、管理员,也是讲解员。展览厅开办之初,每天能吸引上百群众前来参观。每来一批参观者,年逾古稀的谢武方都会绘声绘色地讲解一遍,给大伙上一节生动的乡土民情课。

“木锨、木滚耙、辘轳这些农具小时候家里都有,很久没见了,感觉特别亲切,让人想起了以前农忙的日子。”前来参观的村民谢大益告诉记者,小时候到了稻谷成熟时,长辈们用镰刀一刀一刀把水稻割下来,脱粒后再将稻谷摊开在禾坪上,用耙一遍又一遍进行“翻场”,等稻谷晒干了,还要用风车筛谷、石磨碾谷。

“办这个展览厅不仅是要让孩子们认识农具,还要使孩子们了解那个艰苦的年代,继承勤俭节约的风尚。”谢武方说,展览厅全天候对群众免费开放。下一步,他还将继续扩大展览厅的规模,增加农具的品类。

新闻推荐

丰顺县丰良镇三山村全力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村庄换新颜 业兴引民归

三山村的桃花溪公园景色宜人。(吴腾江摄)●本报记者林玉莹刘野特约记者胡金辉漫步景观木桥,足下小溪流水潺潺,近处园林绿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