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里话农耕 砻谷窸嗦拜米煮粥 一推一拉尽显农耕智慧
张学敬正在钉砻。
第一步:备土。
第二步:做砻座。
第三步:织砻圈。
第四步:钟泥(夯土)。
第五步:炒砻钉。
第六步:钉八卦(砻齿)。
第七步:装砻芯。
“砻谷窸嗦,拜米煮粥。吾(你)食饭,涯食粥。吾造(选)锅圈,涯造锅叾。惹个(你的)锅圈会漏饭,涯个锅叾好煮粥。”一首客家童谣,勾起多少人关于砻谷的童年记忆,随着机械化推进,砻这一工具渐渐退出生活舞台,但记忆仍在,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就浓缩在这些渐渐消失的农耕工具中。
当前,正值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筹备之际,记者走进梅县区的乡村,寻访渐渐消失的农耕工具,让砻这些原始的生活用具得以“历史符号”的身份再次亮相,以激活农耕记忆,让传统农耕文化活起来。
“现在有人问起,我都知无不言,再不多说两句,以后就没人知道了。”今年57岁的张学敬是传统手艺钉砻的第四代传承人,几乎一辈子都在和砻打交道,但因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他一度将这手艺搁置了二十多年。
文/蓝单图/朱日晖
砻是昔日农家必备品
南方人以种植水稻为主粮。据传,在砻没有问世以前,当地先民用舂米方法脱去稻谷外壳,费工费时费力。
随后,客家先民凭借多年生活经验的积累,利用闽粤赣边丰富的竹、木、石资源,制作出了砻。它的构造是根据舂米摩擦脱壳原理发明的,为当时的农家必备品。它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工效,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但尽管如此,砻谷依然是一项重体力活,砻谷时,要用大力气使砻斗旋转,使谷壳脱出,常常弄得满身大汗。
砻,原理酷似石磨。砻钉排列图似八卦,有一谜语云:“黄泥打垒筑城墙,城墙里面闹洋洋;千军万马城里过,个个出来脱衣裳。”意思就是说,砻卦纵横连环,若千门万户,星如棋布。谷流从漏斗入,千军万马至谷池,伴随砻谷轰隆轰隆声,沿纵横相连,犹如迷宫一般的谷砻盘旋而出,最终脱壳成米。
“一般的家庭都会备一座砻,穷苦一点的两三家人共用一个,就像现在的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一样普通。”张学敬说。
据老一辈回忆,砻谷的“隆隆”声是上世纪60年代前在农村出生的客家儿童甜美的记忆:每当大人砻谷时,儿童们常会到砻间里玩,大人在地上放置“摸栏”(盛米的大圆竹筐),孩子们玩累了,便躺在摸栏里,伴着那均匀的“隆隆”声甜蜜酣睡。
在客家地区,流传有许多砻谷童谣。比如,谜语“黄泥坪,竹丝坪,大铳一响兵就行”,意思是砻谷声如打仗的枪铳声,而那些从砻甑内争先恐后纷纷而出的米和谷壳就像冲锋的土兵。“砻谷窸嗦!大婆踏粄。无粄分,分个拦身襟。塘里洗,井里荡,荡得一条大鱼王。头仔拿来食,尾仔拿来讨媍娘。讨个媍娘高天天,炊的米饭臭火烟;讨个媍娘矮缩缩,炊个米饭香馥馥。”意思是告诉儿童,娶妻要娶有才而且有德的,千万不可以貌取人。还有“砻谷子,窸窸嗦;做饭食,供婆婆。婆婆嫌冇菜,打烂盎罐嘴;盎罐嘴里有块肉,拿畀妹妹吃也会唱竹曲。唱嘅吗格竹?唱嘅五谷大丰熟”。供:供养;拿畀:拿给。唱竹曲:唱歌谣;吗格:什么。五谷大丰熟:五谷丰登。这里指庆祝丰收的歌谣。这些童谣足以说明砻谷这件事在客家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客家人管制砻叫钉砻,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将木片钉入砻泥是很重要的一步。张学敬一家四代钉砻,他从18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钉砻,因为从小就耳濡目染,加上实践机会多,他很快就出师了,“记得有次父亲出门,我偷偷拿着工具自己钉砻,等父亲回来看到一检查,就说我可以自己单干了。”张学敬说。
“鼎盛时期,光我所在的雁洋镇三乡小都下村就有18个钉砻师傅,那时候为了生计,常背着近50斤的工具走家串户。”张学敬说:“我当时主要在松口、雁洋,以及大埔县的几个乡镇跑,后来渐渐就少了,钉砻师傅也少了,我记得上次钉砻是1992年在大埔做的,后来二十多年没做了。直到2016年,梅州市南寿峰健康产业园的负责人向我订10座新砻,才重新又拿起了工具。”
钉一座砻要费时约半个月
张学敬做的砻有大中小之分,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约二三十元一个。钉砻的过程极其复杂,全程下来大约要花费半个月左右时间,加上以前交通不便,所以张学敬都是住在客户家里。
“钉砻整个过程大致分七个步骤:备土、做砻座、织砻圈、钟泥(夯土)、炒砻钉、钉八卦(砻齿)、装砻芯等,每个步骤都很重要,对技术的要求相当高。”张学敬介绍,钉砻这个活是集合了篾匠、木匠、泥水工等多个工种技术的职业。
除技术外,钉砻原料也很重要,“砻钉要用"黄楮椆"树(学名:红锥木)做砻齿才够硬,黄楮椆是种珍稀名贵树木,很难找到。一般是把树干锯成2寸长的圆筒,用刀斧劈成宽15寸、厚0.5厘米的小木块,晒干后,拿到热锅里炒,这一环节叫"炒砻钉"。”张学敬说,砻泥要取山皮中呈金黄色的二层土(即无腐殖质黏性好的纯黄泥),筛去小石粒和杂质,白天摊在晒谷坪上晒干、捣碎、过筛,晚上盖着草席蒸焗几天才能成为备用的熟土,一座砻大约要用300斤的生泥。
砻分上下座。备好了土后,主家就要请钉砻师傅(或木匠)用木头和竹子做砻座。砻座做好后就在上面用竹篾编砻衣(圈),砻衣的经蔑要嵌入砻座的箩筐底部以求稳固。接着在下砻座内圈里夯土,直到夯打结实为止。
说到钉砻齿,张学敬特地拿出砻钉比划:“一定要一横一竖地排列,才能保证结构稳定。锤钉砻齿时要特别小心:一要平整,二要有规律按顺时针稍稍偏斜,这样推砻时便会省力很多。砻齿槽的深浅、粗细,砻齿露出的高低、宽窄都要均匀,平整统一,要不推起来会非常费力。”
新砻的效果如何,可将稻谷适量倒入上座砻的凹形中,以砻钩前端七字形下方的铁条钩住砻手一端的圆孔,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推拉,那稻谷便会徐徐脱壳,连米带糠流到下方的砻盘中。
“砻出来的米跟碾米机碾出来的米不同,是糙米,用它蒸酒,酒渣少、酒水清澈,口感醇厚。”张学敬表示,用原始方法砻出来的米比较糙,是米黄色的,而不是雪白的,谷皮中富含的营养还能保存一部分下来,对人体有益。
如今,乡村里钉砻师傅虽然所剩无几,但一些村落还保留着砻这一工具在使用。“我们家就常在每年的6月、10月砻谷,用糙米做酒吃。”张学敬说。
砻渐渐成为一个“历史符号”
据了解,砻在农业产品的加工使用上已有数百年历史,但自上世纪70年代随着碾米机的推广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手工制作“砻”的匠人也越来越少。这门传承了百年的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尴尬。
当梅县区文广新局、梅县区文化馆工作人员无意中获悉张学敬老师傅会钉砻后,立即用图文等形式收集、整理、保存现有的资料,建立科学档案,做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如今钉砻已成梅县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砻,张学敬还想捐一座砻出来做展示使用。“趁现在还能做得动,就想干点啥。我希望它可以作为一件艺术品继续存留在这个时代,让现在的人能了解到过去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砻谷筛米也已成为历史,但传统历史不能忘却,祖先父辈正是用砻谷舂米这种辛苦原始的方式养育了一代一代后人,也用这种原始方法创造了许多灿烂的乡村农耕文化。
“一些农耕用具的消失是必然的,因为现在已经用不上了,但我们做非遗工作就是要去挖掘这些在社会变革中,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传统,把它记录下来,作为老一辈的记忆,同时也作为可以讲给儿孙辈的故事。”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朱迪光说。
据介绍,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即见人见物见生活。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非遗保护命题,本质上是文化传承如何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挑战。
“像砻这样的农耕用具,最后的归属就是进博物馆,作展示用,成为一种历史符号,记录曾经的文化现象。”朱迪光说。
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今,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其中一大使命就是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凝聚着亿万农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逐渐远去,如何树立一个鲜明的农耕文化符号,是广大民众特别是亿万农民的期待。
梅县区作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会场之一,在筹备过程中就指出要加快农产品展览馆、农耕文化展示馆等的建设和布展设计,打造成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收入的亮点。在这样的背景下,砻这类农耕用具或将以“历史符号”的身份,重获新生。
新闻推荐
大埔银江镇“新政”激励连片规模种植 金针菜产业再迎发展新机遇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似金针。”眼下正值金针菜采摘季,走马大埔县银江镇,放眼望去,家家户户旁边的空地上都晒满了黄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