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镇 丰顺县坚持矛盾不上交,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

南方日报 2018-09-05 09:41

丰顺县司法局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来访人员。受访者供图

去年的一天,汤南镇村民罗先生在工作时意外死亡,死者亲属为了“讨要说法”,聚集好友前往政府单位请愿。对峙局面,一触即发。

关键时刻,丰顺县相关部门启动应急机制,抽调老练的调解员前往处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促成了调解协议的达成。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件迅速得到了解决。这是丰顺县积极探索“访调对接”新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丰顺县司法局坚持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两手抓,充分发挥党建先锋的引领作用,及时听民声、知民意、回应群众关切,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

处客潮交融之地,丰顺县行政区域面积大、人口多,民情复杂。然而,在2016年和2017年,丰顺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今年5月,丰顺县司法局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丰顺究竟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纠纷中做到合法、合情、合理化矛盾于无形的?记者为此进行了走访。

●南方日报记者马发洲通讯员胡金辉蔡昌雄

待当事人如亲人一般

5月13日,当最后一位当事人签下协议,工作人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来,今年4月13日,丰顺县206国道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载沙大货车途经丰顺县时失控侧翻,造成6死1伤。

当时,死者家属纠集了200多名“宗亲”扬言要讨回公道,丰顺县迅速启动访调对接机制,各部门迅速协调联动。丰顺县司法局在和相关部门深入研判的基础上,苦口婆心反复调解,促使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相比起纠缠、法律诉讼,调解是化解矛盾较便捷的方式。”丰顺县司法局局长徐淑斌表示,仅靠经验和方法支撑的调解是远远不够的,取得当事多方的信任是基础,关键是要“待当事人如亲人一般”。

和徐淑斌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多名基层调解员。在采访中,记者听得最多的就是“情”字。调解症结,晓之以理更得动之以情。

去年8月,8岁男孩在度假酒店游泳时溺水死亡,其父母提出巨额赔偿要求,酒店无法接受,形成了僵局。丰顺县司法局派出了调解员调处,然而当事人以为调解员是酒店的“说客”,拒绝开门调解。

为破解僵局,调解员想办法为死者父母疏导情绪,又运用法律专业知识为他们争取合理赔偿。同时,依靠当事人所在地的村委会,协助做其思想工作;邀请当事人做律师的亲戚参与,快速促成案结事了。

徐淑斌告诉记者,丰顺县构建了大调解体系,实施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结合,摸排、分析、化解基层矛盾。同时还建立了联动机制,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矛盾,便整合多方力量,联动调解。

近年来,丰顺县司法局创新调解工作机制,建立了高效联动的诉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设立律师服务岗,为前来信访的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近三年来,丰顺县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累计调解消化信访积案113件。

同时,丰顺县司法局积极打造一支“热爱调解、精通业务、会做群众工作”的人民调解“生力军”。丰顺现有人民调解员1300多人,镇村调委会298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1个,开通了化解纠纷的“快车道”,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普法宣教至田间地头

很多地方会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寄托在法律上,但不少群众“前脚刚拿判决书,后脚就去信访局”。实际上,如何让群众懂法、信法才是关键,丰顺县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

“学法守法好人生,诚实信用莫欺骗……”夜幕降临,在丰顺县城文化广场上、公园里,相继响起音乐,市民跳起了广场舞。上百名大妈伴着法治歌曲,踏着优美的步调,欢快地舞着、跳着。

这首歌曲名为《和谐神州艳阳天》,歌词内容包含食品药品安全法、婚姻法、禁毒、环保、城市管理等20多种法律法规,时间长达5分钟。这是丰顺司法局创新形式开展普法宣传的一个写照。

“这种形式很新颖,很有意义”。丰顺县市民陈女士认为,这种广场舞既寓法于乐,用畲族舞蹈汇编成了广场舞,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普法教育,又能使畲族舞蹈得以传承推广,可谓是一举两得。

近日,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联合发布“欢跃四季”百姓广场舞优秀案例,其中广东3个项目入选,丰顺县原创法治广场舞创编推广榜上有名。这是梅州市唯一一个入选项目,并获邀参加今年10月在国家体育馆举办的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

丰顺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有效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丰顺县司法局克服以往举行普法宣传晚会、宣传专栏、专题等单一的宣传方式,会同丰顺县文化馆等单位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创作法治歌曲。

“普法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徐淑斌表示,丰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七五”普法工作,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和任务指导目录,明确各单位的责任,形成普法工作合力。丰顺县通过自拍普法微电影、法治歌曲进校园、法治广场舞等创新动作,推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同时,丰顺县成立由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组成的“七五”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引导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此外,创新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完善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基地和举办法治歌曲进校园等活动,让法治观念深入学生心里。

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遍布全县的300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丰顺县将“法治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法治教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好东西”。汤坑镇埔河村村委会支部委员丘会花表示,近年来,普法工作从村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讲解“三农”政策,受到村民的认可。

化解矛盾的思路转变

在汤坑镇内岭村,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某些村民私自强行占用商铺,租赁后拒不交租,6年未向村集体交租,严重损害了村集体利益。村两委想把17间商铺统一收回招标出租,却一直未能实现。

这一情况的改变,得益于法律顾问“入村”。原来,律师陈汉昌担任该村法律顾问后,介入了该事件。通过对“钉子户”多次的思想工作,被侵占的17间店铺终得归还。如今,店铺顺利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百万元的经济收入。

“现在处理一些纠纷时方向更明、底气更足。”5年前大多数村民还觉得“律师离自己很远”;5年后,大多人已经习惯了“有纠纷打电话找律师”。以前,不少基层干部对着错综复杂的纠纷难免大叹“力不从心”,如今基层矛盾虽不少,但村干部心中底气却足了……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不仅村民欢迎律师的进驻,村干部也盼着他们来。“村民最怕被蒙在鼓里,老担心村干部侵吞资产。”一名村干部表示,律师进村居,让村民明明白白知道村务是怎么回事,村民对村干部也更加信任了。

“给群众一个明白,让村民信任,工作就好开展。”北斗镇拾荷村党支部书记陈有琼说。从2014年起,拾荷村就养成了每个季度进行“法治体检”的习惯。由律师对村规民约、村集体经济合同、项目建设等提供法律意见,为群众提供医疗保险、婚姻、土地等法律服务。

近日,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公布,拾荷村榜上有名。走进拾荷村,法治格言、廉政文化等涌入眼中,景观与法治文化巧妙融合。近年来,拾荷村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村民事纠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7%,未发生非正常死亡和群体性事件。

基层的治理思路也出现转变。相关人士介绍,以前政府在处理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要“堵”,只求纠纷矛盾不发酵。现在律师进村,群众可以找到合法申诉的出口。这是从“堵”到“疏”的观念转变。

“出现问题了,基层干部和村民都懂得去找律师,这是一种理念的改变,实际上推动了基层用法、守法。”徐淑斌表示,普法宣传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将有力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走前在列。

新闻推荐

“规”出新气象 “约”出好乡风 丰顺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丰顺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积极引导培育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袁群华摄“夫妻和睦,男女平等,尊老爱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