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法院以“四三二一”措施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司法更便民 社会更和谐

梅州日报 2018-07-26 11:49

近年来,梅州法院针对山区交通相对不便、群众居住相对分散的实际,以“四三二一”措施探索创新便民诉讼新举措,充分体现司法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满足山区群众司法需求,化解了大量纠纷,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据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显示,梅州在群众幸福感总体评价排序中稳居全省前列。

搭筑四类平台

排查化解矛盾

根据山区群众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司法需求不断提高的实际,梅州法院建立“四类平台”措施,以更加贴近基层、更加贴近群众的司法为民措施,引导和启发群众依法合理维权和表达诉求。

这“四类平台”措施分别为:一是伸延触角的司法便民平台。推行网上立案和网上诉讼缴费服务,实现微信、支付宝、网络支付平台实时缴费,减轻群众诉累,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在非人民法庭驻地的镇、村设立了多个时间、人员、地点固定的“三固定”巡回办案点,让山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司法服务。此外,还建立“法庭挂镇、法官挂村”机制;设置“人民法院便民提示牌”,印制“便民提示卡”。二是互动交流的释法咨询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智能服务,市中院引入智能法律咨询服务机器人“小法”,同步上线微信公众号“智能服务”板块,为群众提供专业智能法律咨询服务。推进网上申诉和视频接访工作,方便群众申诉。推进档案电子化建设,加快档案信息共享步伐,方便群众和律师查阅诉讼档案。三是针对特定纠纷的行业矛盾化解平台。在纠纷相对多发的行政机关或镇政府设置了医疗、交通事故、林业、劳动纠纷等行业巡回法庭13个,分别采取1+1(1名法官、1名书记员)、2+1(2名法院工作人员、1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2+1+1(2名法院工作人员、1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1名陪审员或特约调解员)等模式,步子前移及时化解纠纷。四是集聚社会力量的信访维稳平台。在各基层人民法院设置了法院、司法、法制、信访等部门联合参与的“诉前联调室”;建立了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共建县、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等。

启动三项工程

实现案结事了

梅州法院把强化调解、提高办案质量、及时为当事人解疑释惑,作为全力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三项工程”提升当事人对裁判的信服、对法院的信任,树立司法威信,促进服判息讼、服判息访。

第一项工程是彻底化解矛盾的“调解息讼”工程。主要是通过竞赛、考核、表彰、奖励等措施大力推动调解工作。近年来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调撤率保持在55%以上,个别法院长年保持在65%以上。第二项工程是提升裁判威信的“铁案工程”。包括经常化的业务培训、常态化的监督管理、动真格的责任追究,以案件质量提升社会公众对裁判的信服、对法院的信任。梅州法院综合监控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大部分优于省法院的指标值,审判质效排在全省法院前列。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数逐年稳步下降,2017年同比下降27.82%。第三项工程是梯级疏导化解的“截流工程”。包括强化二审案件公开开庭、推进即时答疑的当庭宣判、加强透明公正的公开听证,以此尽力解开败诉方疑惑。正如市中院院长刘思彬所说,法院多做一次工作,就给当事人多一次说话的机会,多一次与当事人拉近距离的机会,多一次解开当事人心结、进而化解矛盾的机会。

完善两个窗口

搭建便民桥梁

为切实解决群众打官司不便的问题,梅州法院积极推行上门立案、电话立案、远程立案、预约立案、假日立案、半小时立案承诺等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做到“快捷、灵活、便民、省时”,受到了山区群众的一致好评。梅州法院在全省率先专门设立速调裁决中心、诉调对接工作室,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与各级综治维稳中心、司法所等部门形成联动的调解机制。同时,全市法院按照“职能归口、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指导思想,开展了立案、信访两个文明窗口建设。明确了立案庭的八大基本职能,进一步规范了窗口设置、服务指引、便民设施、接待举止等各方面的要求,为群众提供人性化的司法服务。设置了“导诉岗”“导诉员”,引导群众进行诉讼、咨询等;开通了联接政府信访部门的网上立案信访在线服务平台;出台《司法便民工作指导意见》,规范便民工作内容和标准,把司法便民的软任务转变为硬指标,把司法为民工作落到实处。

阳光司法机制

回应群众关切

梅州法院把司法公开作为全市法院“一把手”工程,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当事人足不出户在电脑、手机上就可实现对案件流程的跟踪了解,切实保障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梅州法院通过不断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实现审判流程、执行信息、裁判文书和庭审直播四大司法公开平台全覆盖,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大力推进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常态化,倒逼法官提升庭审水平和裁判文书质量。全市法院上网生效裁判文书23581份,上网率93.37%。启用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实现法院与检察机关、刑罚执行机关之间信息互通,减刑假释办案工作全程留痕、全程公开、全程网上办案。

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方式,梅州法院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扩大司法公开的影响力,形成微博、微信、门户网站、手机网站、宣传栏5大自媒体和《与法同行》《法庭内外》《梅州法苑》3个媒体合作栏目组成的司法宣传平台。市中院官方微博“客都天平”曾入选全国“十大法院系统机构微博”。法治宣传成效显著,全市法院在市级以上媒体刊登稿件4657篇,在市级以上电视台播出电视新闻、专题1671条。

梅州法院还自觉接受监督,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全市法院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63次,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调研、观摩庭审、见证执行、参与评查案件等活动192次1788人,认真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及时改进法院工作。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全市法院347名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4832件,陪审率71.63%。同时,积极推进法官办案智能化辅助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挥司法大数据管理平台、数字图书馆等积极作用,运用“法信”等智能化办案软件,为法官办案提供智能化支持。积极配合构建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加强与公安、工商、国土等30多个单位部门沟通协作,实现办案系统互联互通、数据自助推送,推动解决“送达难”“执行难”等问题。(黄义涛)

新闻推荐

讲好梅州故事 壮大梅州好声音 “清朗网络空间,唱响客都文明”主题系列活动启动

梅州发布近日,由梅州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创文办、广东广电网络梅州分公司主办的“清朗网络空间,唱响客都文明”主题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