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巩卫”梅州在行动 政府部门猛药去疴,社会力量助推营造文明之风

南方日报 2018-07-25 11:06

将文明理念绘制成墙绘,成为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

随处可见的宣传海报,营造浓烈的“创文”“巩卫”氛围。

市民在梅县区新城办文化活动中心参加文体活动。

梅州以独特的文明理念宣传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市民行为。

菜市场里,小摊贩不再乱摆卖,而是整齐划一地在规划区内等候生意到来;无人管理小区内,业主们不再因脏乱差的居住环境而备受困扰,而是在社工的引导下积极加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行列中;大街小巷,曾经贴满小广告的墙面,如今画上了具有客家特色的文明标语……细小的变化正改变着梅州人的生活。

梅州正处于“巩卫”“创文”关键期。今年4月,梅州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7月至11月,全国爱卫办将对梅州“国家卫生城市”进行复审。时间紧,任务重。针对“顽疾”,梅州掀起了新一轮“巩卫”“创文”热潮,既猛药去疴、重拳治乱,又善用巧劲,潜移默化改变着市容市貌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陈萍张柳青通讯员郭志科摄影: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

多部门协作整治城市卫生“死角”

走进梅龙商城住宅区,路面干净整洁。花草环绕的体育公园里,宣传栏上书写着文明小区打造标准,老人带着孩子在公园锻炼身体,其乐融融。

“半年前,哪里敢想象梅龙商城也能变成这样好的环境,拥有这样好的条件。”梅龙商城是典型的“无人管理”小区。小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投入使用,近30年来,因位于商业地带、处于连接周边道路的通道、无物业无居委等原因,其路面卫生、道路交通、占道经营等情况一直饱受诟病。王安雅在此居住了近10年,她见证了这里如何从人人诟病的“脏乱差”地带变为如今的舒适小区。

王安雅说,从前梅龙商城路面随处可见生活垃圾,道路两边的商铺多为废旧物品回收处,商家将物品摆放在道路上,导致小区内通道狭窄。小区附近的龙安路,曾有一处垃圾堆积如山,为市民倒放生活垃圾之处,周边气味难闻、污水横流。

“家里苍蝇、老鼠到处跑,环境十分恶劣。因为"创卫"和如今的"创文""巩卫",小区环境才能慢慢变好。”王安雅说,2011年,小区内有了保洁员,小区道路环境也因此慢慢变好。从前杂草丛生的地带建起了体育公园,占道经营、违规搭建等情况也在数次整顿中逐渐变好。

今年初,梅龙商城经历了一次大整顿,而后经常有工作人员来督查环境卫生,并向商户、居民派发宣传资料。“从前也试过整治,一段时间后,乱丢垃圾、占道经营的情况又死灰复燃。而今看到这么好的环境,小区里"创文""巩卫"等口号让大家变得更自觉了,爱护环境成为自觉习惯。”王安雅说,不仅小区环境,梅州整个城市的卫生环境都因为“创文”“巩卫”得到了极大改善。

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不仅是“创文”“巩卫”的工作要求,也是服务民生、造福百姓的具体体现。进入“巩卫”“创文”的关键时期,梅州市举全市之力营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在建立环境卫生常态化和长效化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梅州市加大对农贸市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城市卫生“死角”的专项整治力度。相关部门组建工作小组进驻卫生堪忧的农贸市场进行管理。对于城区500多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梅江区和梅县区政府采取组建业主委员会,聘请保洁人员,购置保洁用具、垃圾容器等形式,完善“无人管理”小区的保洁机制。城综局、卫计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住建局等主要职能部门联合开展督查和暗访,并增加督查频率。

此外,食药监、卫计、工商等部门紧密配合,进一步加强小餐饮、小食品加工、小熟食档、小理发店、小旅店等重点场所的卫生和安全,加大对这些设施简陋、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七小场所”的督查和卫生宣传力度。

“卫生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市容市貌、群众的生活质量。在积极推动"巩卫""创文"工作之外,我们也将形成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让良好的卫生环境成为城市的"习惯"。”梅州市爱卫办主任谢坤清说。

专业社工、志愿者凝聚文明力量

家住在江南榕树塘市经委宿舍的刘先生曾经为小区的脏乱环境困扰不已。今年4月,江南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在社区走访群众时发现了这一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后,召集了小区业主开会商讨,决定在小区成立社区家属委员会。

“我们已经开了两场会了,大家都很踊跃对小区建设提意见建议,垃圾问题、保安聘请、停车问题等,我们都在会议上一一讨论,正在逐步解决。”刘先生说。

据了解,社区家属委员会是江南街道办在创新社会治理、发动社区居民自治的创新举措之一。江南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在无物业、无人管理的小区,通过与业主沟通,引导业主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记者留意到,近年来社工的身影活跃在梅州城区的各个社区、公益活动、志愿活动当中。“我们主要根据服务辖区特点和居民的服务需要,以社区为依托、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以长者服务、家庭及青少年服务和社区发展服务为核心,响应居民群众日益凸显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孤寡独居长者关怀、亲子沟通教育、邻里关系调节和惠民政策解读、志愿者培育与发展等服务。”梅江区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欧阳瑞婷说。

如今,专业社工服务已经走进江南的各个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与“双百”社工站的社工,活跃于社区一线为居民提供社区康乐、社区学堂、幸福家庭、社区问题介入等专业社工服务,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除此之外,江南街道办的“江南壹家”志愿者协会发挥社会力量和志愿服务的纽带作用,为居民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壹心公益,众爱成家”的志愿者精神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文明建设进程。

据统计,江南壹家义工协会从2017年5月在“i志愿”平台登记注册至今,已发展7200多名志愿者,共开展志愿服务360多场,累计服务时数近3万小时,星级志愿者(服务时数达100小时以上的)有160多名。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江南街道办还率先在全市启动“益动江南”公益创投项目,将“公益慈善”与“商业智慧”理念有效结合,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居民个人力量,以公益项目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和社会资源去解决社会问题,回应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使居民对公益服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得到不断提高,社会文明新风深入人心。2017年入选公益创投的12个公益项目以6.3万元投入撬动社会资金、社会资源约45万元,累计开展活动达110多场次,服务社区群众达11000多人次。2017年“益动江南”公益创投项目被评“梅州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文化墙、童谣节营造浓厚氛围

行走在梅州大街小巷、社区医院,随处可见“巩卫”“创文”的宣传语。“百行不如一志,百晓不如一精。”客家古训等内容被做成了精美的牌子挂在行人道两旁,在华侨城住宅区,每隔一小段路就可以看到一块公益广告牌或是宣传标语,有些还独具客家特色,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

“我们利用社区道路、小学门口等的空白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和客家文化等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彩绘方式表现出来,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自觉参与到"创文"工作中来。”新城办事处宣传委员陈雪芳说,他们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提高市民对“创文”工作的知晓度、关注度、支持度和参与度。

江南团结路的沿路墙面上出现了“做细”“硬橙”“冲新”等这些梅州人再熟悉不过的客家方言词语,引得不少人特意前来观看拍照,让这面墙成为“网红墙”。“客家文化中有许多有趣的内容只有通过方言才能表现,但由于现在的年轻人说普通话比较多,传承客家话变得非常有必要。”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老师罗鑫表示。

据了解,为了营造良好的“巩卫”复审、“创文”氛围,梅州多形式、多渠道做好宣传工作。交通、城综等相关部门利用公交车、出租车的LED显示屏、公交车候车亭、城市主要街道公共广告牌等,滚动宣传“巩卫”知识。同时,梅州市各级政府、各市直单位动员广大干部和市民参与巩卫活动,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割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客家童谣在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唱响,不时传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小朋友和家长齐聚一堂,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客家童谣“盛会”。

7月19日,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客家童谣节”展演活动在亮胜客家艺术中心举行,此届客家童谣节的主题为“童心向党传播文明”,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众多高质量、高品味、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客家童谣作品。

此外,梅州还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动,“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创文”知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奖竞赛等。印制了《习总书记话文明》《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本知识100问》《创文知识小手册》《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向机关、学校、社区、家庭发放,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梅州市文明公约”、“梅州市民行为守则”和“创文”知识等内容,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倡导文明礼仪新风,营造浓厚的文明城市氛围,让文明创建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典型案例

“家委会”推动业主自我管理和服务

江南社区市经委宿舍由市经委(现经信局)在1988年建成,体制变革后,单位于2000年开始不再对该宿舍进行管理,而后宿舍也曾请过保安人员进行管理,但因历史遗留问题,小区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扔垃圾、财物被盗等成为常态,居住其中的32户居民苦不堪言。

“之前我们小区有人堆杂物,刚清理完又堆了过来,真的让我们很头疼。”业主刘先生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车位也越来越紧张了,这些问题困扰着住在这里的人们。

为了破解难题,社工联合社区居委工作人员及社区志愿者变身“家访员”,通过社区走访,摸清小区现有住户情况,业主对小区问题的态度及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有哪些,通过集中家访后,不仅掌握了小区问题,社工还发掘了小区内的热心居民,这为后面小区建立“家委会”奠定了基础。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业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因为这是一个住户不多的小区,还未满足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条件,因此我们通过与业主协商决定成立"家委会"。”梅江区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欧阳瑞婷说。

6月29日晚,该小区举行了“协力营造·共创家园”的小区业主座谈会,业主们积极探讨了目前小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投票选举出了3位楼栋长组建了小区“家委会”。

“家委会”的成立,有效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也为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构建和谐社区发挥积极作用。“接下来,我们还将与"家委会"成员一同探索构建幸福乐居小区联动机制,广泛发动居民,共同商定《市经委宿舍居民公约》。”欧阳瑞婷说,同时,他们还将通过纳凉议事、喝茶议事等形式,及时征求、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小区建设的积极性。

老旧市场20天“颜值”提升记

在封闭了20天后,梅县区西桥市场迎来了改造后的第一批客人。林小娟还记得她第一次踏进改造后的西桥市场时,她与同伴王阿姨感觉无比震惊。曾经的破旧门上安装了LED显示屏,滚动显示着各菜摊的菜品检测结果和"巩卫""创文"小知识,曾经的水泥地板变成了瓷砖地面,熟食档从以前的手推车式变为如今统一的客家民居风格外表,连厕所都焕然一新。“以前厕所又臭又脏,现在感觉整洁,也没有了臭味。”林小娟说。

西桥市场建造于1993年,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其中农贸市场3000多平方米,是梅县新城主要的市场。今年年初,在国家卫生城市复检中,发现西桥市场在设施建设上存在诸多未达标,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市民的购物体验。西桥市场也因此成为重点整治对象。

3月底,梅县区委、区政府定下整改方案,对西桥市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于4月16日开业。“在日夜加班施工的20日内,我们完成了主排水系统改造及供水管道改造、市场公共厕所及化粪池改造、家禽宰杀档铺及熟食档铺破旧设施更换、安装配置LED显示屏和"巩卫""创文"宣传标语、市场路面改造及场内24个摄像头安装等。”

“以前这里人声吵杂、环境恶劣,大家是为了买菜不得不到菜市场来,如今菜市场环境大变样,连人的说话声音也变小了,买菜成为了一种享受。”林小娟说。

事实上,西桥市场是梅州市对老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梅县区的西山市场、铁炉桥市场也完成了升级改造,梅江区的美苑市场、华建市场改造也在逐步推进中。

新闻推荐

朱云卿:井冈山上扬英名

朱云卿像。新华社发据新华社广州7月19日电朱云卿,1907年出生于广东梅州,1921年随叔父到印度尼西亚打工,1924年回广州,同年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