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治水“施工图” 打好碧水攻坚战 梅州出台《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动“见河长”转向“见行动”
多年来,梅州不断美化梅江两岸的环境和景观,使其成为梅城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大埔西河镇漳溪河经过整治实现华丽蝶变。刘招迎摄
从高空俯瞰,梅江似一条玉带贯穿繁华的街区。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经过治理后,汤西镇南礤村一河两岸环境优美,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胡金辉摄
日前,梅州市召开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上河长制3年“施工图”出炉,标志着梅州新一轮治水大计拉开帷幕。
根据这份“施工图”,梅州的河长制将从“见河长”全面转向“见行动”阶段,并投资近百亿元治水,到2020年底前,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文兴”。
作为广东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功能区,梅州碧水攻坚战任务重。对此,梅州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至今出台了7项河长制制度,5525名河长全覆盖市、县、镇、行政村、自然村五级,提前一年实现了全面建立河长制的目标,河长制取得初步成效。在总结此前经验的基础上,梅州再出发。在新一轮治水大计中梅州如何发力?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通讯员刘招迎
“见河长”到“见行动”5525名河长上岗治水
盛夏的傍晚,大埔西河镇漳溪河周边的村民在吃过晚饭后,习惯来到环河建立的绿道散步。看着潺潺流淌的溪水,偶有几只白鹭飞过,习习凉风伴着花香迎面扑来,村民感受到家乡生活的惬意。
居住在西河镇的村民杨伯见证了漳溪河的华丽蜕变,“漳溪河以前杂草丛生,两岸没有河堤、护岸,自从实行了河长制以来,对漳溪河进行整治,现在环境变得优美,水也变清澈了,村里人越来越喜欢到河堤边散步。”
这是梅州市推行河长制,结合新农村建设及中小河流治理,打造的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美丽景观。这样的变化并非孤例,而是在梅州各地多点开花。梅县区梅县新城大沙河唇段、梅江区白宫河段、榕江北河丰顺段、五华县琴江河横陂段等,在经历了昔日水患、河道垃圾漂浮、河岸杂草丛生等“阵痛”后,如今变成了各具特色的宜居环境景观。
记者在各地走访时,一块标注着河道名称、管护长度、管护目标等信息的河长公示牌引人注目,上面还标明了县(市、区)、镇、村级河长等职责和具体联系方式。作为村级河长,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党支部书记徐文坚告诉记者:“日常我都要在村里巡河,检查沿河环境,维护河道整洁干净,看看有没有安全隐患,水会不会有污染,垃圾会不会没清理,发现问题时,村级能解决的会组织人力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向上一级反映。”
根据要求,原则上市级河长每半年需开展一次巡河;县(市、区)级河长每半年不少于两次;镇级每月需巡河一次;村级则每月需巡河三次。可视情况增加巡河次数,巡河方式包括实地巡查、远程视频巡查等,通过巡查,层层传导压力,督促落实河长制各项任务,并且每年还会开展河长考核工作。
“自去年3月开始实施河长制后,各级各部门对治河更加重视,治水管河的责任落到各级河长肩上。”梅州市水务局河库保护管理科科长黄辉源说,目前,梅州市、县、镇、行政村、自然村五级河长体系已全面建立,共有河长5525人,提前一年实现全面建立河长制的目标,并且出台了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度、工作督察制度、河长巡查制度、工作考核办法、工作验收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等7项河长制制度。为扎实开展河湖管理保护基础工作和专项行动,接下来全市将从“见河长”全面转入“见行动”阶段。
近期,梅州市召开了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为接下来河长制工作的全面铺开编制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市级5条河流“一河一策”的实施方案,涉及全市计划实施项目130多项,计划总投资近百亿元。
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4.2亿立方米内,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梅州城区和各县(市、区)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基本得到保障;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并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污染防治考核目标要求;对于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体断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全面完成规划内的中小河流治理任务;有效遏制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现象。
开启“掌上治水”时代督促河长履职提高成效
指尖轻轻一动,“开始巡河”的声音传出,手机界面开始出现巡查系统配置的责任河流,同时显示的还有巡河时间,并可以上传现场照片,并录入巡查情况。这是大埔县于去年底投入58.2万元建设的河长制智慧平台,近期,已初步建立起这一套智慧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业务系统。
系统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开发,具备数据的录入更新、数据分析等功能,同时还有河道信息、河长制工作查看与管理、工作信息报送、信息反馈、工程进度监督以及河长综合考核等功能。
据大埔县河库保护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何开政介绍,目前该平台系统包含智慧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web端、移动端手机、微信公众号等配置已准备就绪,目前已运用微信公众号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监督、管护河流,另外,智慧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web端、移动端手机具体启动运行时间还有待确定,接下来,还将面向全县392名河长开展培训工作。
“利用"互联网+河长制",能督促河长和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治水成效事半功倍。”黄辉源说,目前,梅州大埔县、五华县等地走在前面,正开发智慧治水系统,充分利用科技和互联网信息,创新治水模式,积极推进“智慧河长数据库”互联网+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建立起能满足河长制业务的管理系统,将河长制各项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河长制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开启“掌上治水”模式。
“河长巡查完河道,打开智慧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手机客户端,填写巡河记录。客户端同时带有定位功能,可以消除河长没到现场,随意填写巡河记录的可能性。同时,河长通过客户端反映的河道问题,后台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发送给相关职能部门。”何开政认为,推动河长制工作还需继续加快“互联网+河长制”平台建设,这将有利于督促河长履职,提升治水效率。
同时,何开政告诉记者:“目前积极探索实施"互联网+河长制",还能充分调动普通村民百姓参与治水的积极性,发动群众参与到河流治理和管护工作中来,能有效弥补单纯"河长制"的不足。”
在大埔县河长办,记者看到,光是镇、村级河长上报的河道情况材料汇报的整理已经堆满了桌面。“想要实现日常管护,常态化管理,仅靠某个部门单位,显得有心无力,村里不少干部在开展河长制工作时都反映过这样的难题。”何开政说,因此大力推广“互联网+河长制”,如能积极调动普通网友市民参与河道治理,大家齐心协力维护美丽家园,开展河长制工作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大埔县河长办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有了良好的突破,通过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监督、管护河流,“有村民已经从刚开始对河长制工作的不理解,转变成积极参与到河道治理工作中,村民们开始互相监督了,杜绝乱扔垃圾等行为。”何开政说。
生力军涌现
民间河长成治水好帮手
除了推广“互联网+河长制”外,梅州在开展河长制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出现了一股当地党政部门期待的生力军——民间河长,他们为营造全民参与的管水治水氛围,高效推动江河湖库管护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兴宁市宁江河、罗浮河沿岸,总能看到一群“民间河长”的身影,他们身穿红色马甲,背着贴有“河长制”宣传标语的背包,手提垃圾袋,捡起岸边的“白色垃圾”。沿途,他们还会把发现有涉水问题的情况,通过定位、文字及短视频方式反馈给当地河长办。他们是兴宁市阳光义工协会的成员,2017年11月,兴宁市阳光义工协会正式被兴宁市河长办聘请为“民间河长”。
阳光义工协会副会长刘英告诉记者:“该协会有800多人,自成为"民间河长"后,我们每个月基本都会发动近50名成员,通过开展徒步、骑行等活动进行巡河。目前,共组织了18次活动,已经有216人次参与,里程达200公里。”
“在巡河中,我们曾发现两起河道出现水污染的情况,分别是因堆积垃圾造成河道淤积严重、水上浮莲堵塞河道等情况,并成功找到了污染源。”刘英说,另外也发现有村民乱扔垃圾、矿泉水瓶到河道等情况,一旦发现就会及时上报,现在经过多次开展活动,发现乱扔垃圾的情况少了很多。
“如今这种结合绿色出行的巡河活动广受群众欢迎,有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现在河道比以前也有了很大变化。”刘英说。兴宁市河长办负责人陈文栋告诉记者:“下一步,兴宁河长办计划联合阳光义工协会组建志愿者工作群,发动更多群众参与监督、管护河流工作中。”
另外,今年梅州市河长办在梅州城区发动嘉城义工协会也组建了一支“民间河长”队伍。这支队伍身着黄色马甲,不定期地在城区进行巡河活动。嘉城义工协会会长曾雄辉告诉记者,他们遇到过群众在河边电鱼,也遇到过企业偷排污水进入河道的情况,一经发现他们就会及时上报给水务部门,水务部门联合其他执法部门立即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罚款处理。经过多次巡河,现在这种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如果长期坚持开展巡河工作,发挥我们作为"民间河长"的作用,相信梅州城区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曾雄辉说,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民间河长”的队伍中来。
“"民间河长"是不可小觑的正能量,有些时候光凭河长很难发现一些细致的问题,有了这些民间河长,就可以将更多的水质、水岸等问题纳入视野,有助于河长更好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黄辉源说。
链接
◎成效
新增镇级污水处理厂103座,配套管网623.84公里,新增村级污水处理设施4132个
丰顺县榕江北河丰顺段进行水质问题治理,治理后水质稳定达到3类标准
大埔县汀江青溪库区、梅潭河水质明显好转,达到Ⅲ类、Ⅱ类水标准
全市2017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
划定水源涵养林面积630.66万亩,新增湿地公园2个
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关停或搬迁畜禽养殖场838家,立案查处6宗
市级5条河流“一河一策”的实施方案正按程序报批
◎目标
到2020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4.2亿立方米内,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
到2020年,梅州城区和各县(市、区)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基本得到保障
到2020年,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
到2020年,对于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体断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
新闻推荐
梅州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缴存比例限度没有变化 最低缴存基数将上调200元
本报讯(记者杨敏)近日,梅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2018-2019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将最低缴存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