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故庐迎归客 文旅小镇焕新颜 梅县区南口镇全力构建“一圩两高三小镇”发展中心线

南方日报 2018-06-20 07:54

侨乡村唤醒“沉睡”古屋,助力乡村振兴。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南口镇侨乡村被称为“客家围屋民居博物馆”。

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夏日时分,步入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绿油油的禾苗在风中摇曳,掩映在一片绿意中的白墙灰瓦,那是侨乡村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116座客家古民居依山傍水而建,各自成幢相互守望绵延数里,宛如一个天然的客家围屋民居博物馆。

而今,这座巨大的博物馆正依靠着这些见证历史的古物,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特色古民居和特色客侨文化带动了侨乡旅游业兴起,数据显示,侨乡村在未进行整体保护及规划开发之前的常年游客数仅为2000多人次,而今已超过10万人次。

“旅游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百业兴。”南口镇党委书记梁联胜说,侨乡村有知名度,有文化底蕴,我们希望把侨乡村打造成一个连接世界的窗口。目前,南口镇正围绕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发展定位,全力规划构建“一圩两高三小镇”发展中心线,充分发挥南口客侨文化特色,打造侨乡村客侨小镇、麓湖山运动小镇和葵岗村足球小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南方日报记者蓝单

通讯员刘洪桥巫惠敏曾宪君

唤醒“沉睡”古屋??

讲“活”一段历史

“韭菜割哩还会长,日头落别有月光,藤断就有篾来驳,敢搏就会有春光。”一首客家山歌道出客家人敢闯敢拼的精神。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迁徙定居再迁徙再定居的历史,为躲避战乱、灾荒,客家人经过5次大迁徙,从中原腹地翻山越岭迁徙至广东、江西、福建等南方地区,而后又为了谋生漂洋过海下南洋,所以客家地区往往华侨众多。

南口镇走出了许多华侨。据统计,该镇有旅外侨胞4.5万多人,以旅居印尼、泰国为多。以“侨乡”为名的侨乡村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男丁十六岁则出洋”是侨乡村旧时的传统。

侨乡村党支部书记潘增明介绍,全村共1.5平方公里,2800余人,而旅居海外的华侨却达4000多人,散布在全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外出华侨在事业有成后秉承客家人落叶归根的传统,往往会回到家乡买田买地建大屋,光宗耀祖,小小的侨乡村因此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客家建筑群落,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村庄,至今拥有保存完好的建于明末清初的客家古民居116座,其中客家围龙屋38座。

然而早几年间,这些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却一直在“沉睡”,单纯的作为“历史的见证”被“晾”在侨乡村的各个角落里。“华侨们其实也不常回来。”潘增明说。

为盘活“资产”,近年来,侨乡村积极探索古民居良性保护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充分挖掘整合古村丰富的人文、自然和生态资源,以“陌上故庐,客归侨乡”为主题,打造侨乡村“观围屋、享田园、尝豆干”特色旅游品牌。目前已完成4座老屋租赁工作,通过将传统建筑打造成咖啡馆、民宿等模式,增加古民居活力,并以点带面,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咖啡馆现在开了两三个月了,生意挺好的,人多的时候,店内的桌子都坐满了,还有人在排队等位。”自在楼咖啡厅的服务人员小陈说。自在楼通过改造,近百年的老房子摇身一变成为咖啡馆,让“品着咖啡耕田,听着蛙声入眠”成为侨乡村的常态。

建于1919年的东华庐在加紧“梳妆打扮”迎接新生。知名民宿精品酒店投资服务商“寒舍”今年3月份与南口镇签署民宿投资项目,计划投资1500万元,在最大限度保护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对“东华庐”进行适当改造,打造一间国际化兼具客家特色的民宿精品酒店。

“项目于今年3月中旬开工,目前装修工程已完成了大约五分之二,预计今年9月可以全面完工并开业。”寒舍(北京)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驻东华庐项目经理俞光华说,“我们每个民宿项目都是和当地资源、文化相配套的。”“寒舍”将通过“民宿+果园+自助游”的一体化旅游模式,带动当地就业和旅游品牌形象提高,盘活当地的农村资源,促进乡村发展。

古民居与现代产业的融入,让古村落在保护中开发。“我们要充分挖掘华侨的故事,植入到侨乡的发展中来,让我们的古民居进一步活化。”梁联胜认为,古民居应该是文化产品的载体,要让每一座古民居的居住者讲好华侨故事,让文化厚植在侨乡村土壤中。

抢抓“流量红利”??

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村中阡陌纵横,每条道路的尽头都是独具特色的客家古民居,其中这几天最为热闹的当数有着“十厅九井”之称的南华又庐。经过一面藤蔓墙后,远远的就可以听到里面欢歌笑语。

6月16日,由南口镇侨乡村打造的美食品牌盛宴“自在侨乡翎芳宴”正式开席营业,南华又庐12台八仙桌上坐满了游客,容量为48人的“餐厅”全部满台。

王先生一家专门从兴宁赶来只为一品美食:“我看到朋友圈有很多人在转发,就想过来尝试下,这个客家菜和西餐的结合,还是比较新颖的。”

据介绍,“自在侨乡翎芳宴”原为翎芳魔境景山艺堂居主理人、作家王翎芳及其团队打造的一场乡村美食盛宴,梅干菜扣肉肠伴腊肉汉堡包、红醩味酵粄卧班乃迪克蛋、手撕盐焗鸡裹芝士帕尼尼、琉璃豆腐垫牛糜牧羊人派等6道由梅县传统食材制作兼具国际高端美学格调的乡村美食,搭配6种梅县特色茶品,带给大家全新的客家菜舌尖体验。

翎芳宴是侨乡村打响品牌的重要一步。“名气起来后,更要多宣传,多发声。”梁联胜认为,南口镇发展旅游要利用好这波流量红利,通过美食、美景、古居等载体,打响侨乡旅游品牌。

而这正是契合了翎芳宴的打造理念。“乡村美食不应该沉寂在乡野,而是应该升华为国际美学格调,带动乡村村民拓展视野,迎接高端游客。”王翎芳说。

“我们计划将这6道菜经营起来,作为侨乡村的产业去运营。”潘增明说,翎芳宴会放在南华又庐作为一种常态化的产品进行运营。“到时可以网上订餐,也可以电话预约。”

这是侨乡村“抢抓红利”、打造新业态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侨乡村在未进行整体保护及规划开发之前的常年游客数仅为2000多人次,如今已超过10万人次。

在精准的谋划下,乡村旅游的蓝图徐徐展开。一方面,以翎芳宴为载体,让仪式留在侨乡,以新思想、新理念助力侨乡建设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策划多种活动,如开展小溪捕鱼、翎芳宴席、手磨豆干、皮艇、读书会等,保持日常发声频率,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侨乡村补齐引客、留客、送客三要素,通过成立旅游合作社,鼓励群众资金入股,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热情。“侨乡村共有800多户居民,现已有494户居民加入了旅游合作社,共同参与到侨乡村旅游事业中来。”潘增明介绍。

“我们希望不单是引进一个企业,让企业赚钱,还要把群众带动起来,共同参与,让专业、专注之人共同经营侨乡村旅游事业,最终落脚点是让群众富裕。”梁联胜表示。

立足客侨文化??

打造生态人文旅游特色小镇

吹着微风,闻着稻香,听着蛙声,品着咖啡,感受古村落文明跳动的脉搏,领悟土地的厚重。远处,正是一座座房,一户户窗,牵引着归家游子,述说着当年的离愁。

“这正是我们南口独特的资源优势。”梁联胜认为,风景如画的客家田园风光和深厚的客侨文化是南口镇独特的发展优势。

“明年即将开通的梅汕高铁和计划今年开工的葵岗立交高速出口,将为南口镇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梁联胜表示,高铁连接到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又连接到全国。到时客侨文化可以通过这一窗口走得更远,瞄准国内,放眼整个华人世界。

梅汕高铁是梅州第一条高速铁路,北起新建的梅州西站,途经丰顺县揭阳市,南至潮州市,引入厦深高铁潮汕站,其中起点站站口就设在南口镇葵岗村。梅汕高铁预计2019年可建成通车,设计行车时速为250公里,通车后,梅州可在半小时内至潮汕,1.5小时至厦门,2.5小时至深圳,3.5小时至广州,大大缩短与潮汕揭、珠三角、海西区之间的时空距离。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在“十三五”规划中,梅县区分步推进梅县新城、葵岗高铁新城、槐岗生态文化新城、雁洋国际慢城和畲江工业新城建设,形成“五城共建”的发展新格局,促进城区、园区、产业同步发展。其中,葵岗高铁新城将围绕高铁站口,打造一个全新的经济圈。

随着梅汕高铁的建成通车,有“中国最美历史文化小镇”之称的南口镇,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将得到更好的激活,推动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升级,撬动南口的跨越发展。

在这样的发展坐标下,美妙蓝图正在悄然铺开。南口镇将全力构建“一圩两高三小镇”发展中心线。

一圩是打造圩镇扩容提质区,创建南口便民利商中心区。

二高是打造商贸物流发展区。依托梅汕高铁梅州西站、长深高速公路出口这两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优势,建设商贸物流发展区,作为南口镇甚至梅县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转站。

三小镇是打造麓湖山运动小镇、葵岗村足球小镇和侨乡村客侨小镇。

“我们先把三个特色小镇打造起来,然后串珠成链,整合资源,最后辐射带动全镇发展。”梁联胜说。南口将凭借着“两高”优势,做强做大运动小镇、足球小镇、客侨小镇三产业,联动南口中心片、瑶上片、荷泗片组团发展,实现镇村共建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共赢。

冲锋的号角响起。南口镇正在打造创意南口·客归侨乡,重塑农村地区新客家形象。立足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以客家古民居、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农业观光旅游区为旅游资源主体,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特色农业发展,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度假胜地和粤东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打造成生态人文旅游特色小镇。

■对话

南口镇党委书记梁联胜: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铺就高质量发展之路

特色小镇是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实践。如今全国各地都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那么特色小镇的南口实践发展如何?南口将如何利用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解答这些疑问,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梅县区南口镇党委书记梁联胜。

南方日报:南口镇在特色小城镇建设方面有哪些规划?

梁联胜:南口镇将围绕市委构建“一区两带六组团”和区委提出的“一园区两产业”发展战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以区委部署的创建市级特色小镇为主线,发展特色小镇为核心,全力规划构建“一圩两高三小镇”发展中心线,联动创建客侨小镇,打造南口建设核心区,形成辐射带动全镇建设进入振兴发展新局面。

其中,一圩是打造圩镇扩容提质区。规划建设2.2平方公里,涉及侨乡、圩镇、益昌、仙湖等村,利用圩镇290亩城镇建设用地提升改造南口圩镇环境。包括升级改造圩镇周边交通道路,缓解现圩镇交通压力;新建新农村农贸物流市场,加强原圩镇菜市场管理;新建新型公交站场、充电桩、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完善新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等。

两高是打造商贸物流发展区。依托梅汕高铁梅州西站、长深高速公路出口这两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优势,建设商贸物流发展区,作为南口镇甚至梅县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转站。规划建设5.6平方公里,涉及葵岗、瑶燕、双桥、锦鸡等村。

三小镇是打造麓湖山运动小镇、葵岗村足球小镇和侨乡村客侨小镇。麓湖山运动小镇规划建设2.5平方公里,以山地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练习场、环湖自行车运动为特色;葵岗村足球小镇规划建设3.2平方公里,结合中甲梅县铁汉生态足球俱乐部训练基地,建成集科普、训练、体验为一体的足球传承与发展科教基地;侨乡村客侨小镇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打造时将充分利用侨乡村“特色古民居密集、海外侨胞众多、田园风光优美、交通快捷便利”等自身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南方日报:南口镇打造特色小镇的优势在哪里?其发展客侨文化小镇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梁联胜:南口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客侨文化底蕴深厚。侨乡村具有丰富的客家古民居资源,具有116座保存完整的客家古民居,是中国最典型的围龙屋古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内涵。二是交通区位条件优越。依托两高——高铁梅州西站、葵岗立交高速出口交通枢纽,交通便捷,接轨梅州三小时经济圈。三是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小镇依山傍水,内有麓湖山风景区、侨乡村等风景文化资源,适宜建设亲水临山的宜居之城和清新秀美的生态之城。

南方日报:南口镇在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中,有没有遇到难题?如何去突破?

梁联胜:南口镇在前期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投入较大资金进行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但是特色小镇建设仍在起步阶段,人才储备不够,运营理念、发展思路仍存在局限性,融资平台建设也不够完善。面对这些问题,我镇将加强宣传,让更多本土人才看到家乡发展希望,鼓励一批了解本地文化,有乡村建设热情的本地年轻人回归家乡,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另外,将引进知名旅游集团和引导当地居民共同发展旅游产业,在政府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之后,让专业、专注之人共同参与侨乡村的规划和运营。而党委政府也将加大推进力度,带领镇村干部走出去,学习其他特色小镇先进运营模式,同时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用足用活政策,保障南口特色小镇发展建设。

新闻推荐

梅县外国语富力城附属小学 顺利签约入驻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人口涌入,对学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据统计,目前梅县几乎所有城区公办小学的新生报名都出现了...

 
相关新闻